12月3日,比亚迪发布销量快报,根据内容显示,11月比亚迪共售出53943辆车,同比增长30.63%。其中,新能源领域表现喜人,共售出26690辆,同比大增137.9%;燃油车版块,11月销量为27253辆,同比下跌9.3%。
从上述内容来看,有升有降,似乎“喜忧参半”。但事实上,这应该是比亚迪最希望呈现的状态:新能源板块的大幅提升,并逐渐形成与燃油车版块“分庭抗礼”的态势,同时带动了总体销量的上升。
比亚迪11月的销量情形,很有未来该有的样子。
当仁不让,比亚迪汉成为最走量的单一车型,以10105辆的成绩,收获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比如,汉月销破万,成为20万级以上自主品牌中大型轿车“首开先河”者,这其中甚至还包括过往众多“冲高”的燃油车型在内。更遑论,汉还是一款整体销量占比非常低的新能源车型;
又如,汉月销破万,是在上市5个月时间内,以每月30%以上的增速,达成目标。包括特别会讲故事的众多造车新势力在内,汉强劲的市场表现,把他们都抛在了身后。
诚然,比亚迪汉7月破千,11月破万,以“直线拉升”的方式,回应了质疑。但新的问题又“甚嚣尘上”:汉的强劲势头能否延续,有没有“高开低走”的可能?
还是直截了当一点的好,对上述的“质疑”,实际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比亚迪的品牌能不能维系汉的价格?
其二,以“理工直男”形象示人的比亚迪,能不能做好关于汉的后期产销维护?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两个方面,做一些简要地阐述。
一,比亚迪的品牌能不能维系汉的价格?
按照常规,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比亚迪的品牌建设谈起。但这确实是一个太过于“老生常谈”的话题,无论是写还是读,都很难激发兴趣。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11月,除了汉的惊艳之外,比亚迪2021款唐销量为3972辆,同比上涨26%,汉唐联手创下14077辆的成绩,占总销量的26.1%。在比亚迪在售19款车型中,售价20万级,甚至30万级以上车辆的实际销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这在自主品牌中绝无仅有,在合资品牌中也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这个数据并非比亚迪在刚刚过去的11月“妙手偶得之”。
姑且引入实例来说明上述问题。
据比亚迪公开财报数据,2020年1—6月,比亚迪实现营收605.03亿元,其中汽车业务占比53.01%,即汽车业务营收为320.73亿元;2020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共售出158628辆,由此,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得出比亚迪汽车平均单价为20.22万元。
平均单价20.22万元是一个什么概念?
奔驰、宝马约为33万元,奥迪约为30万元,沃尔沃、凯迪拉克约为27万元,主流合资品牌为12—16万元区间,主流自主品牌为7—9元区间。
或许,在你眼中“平淡无奇”的比亚迪,竟然在悄无声息中卖出了一个“准豪华”品牌的价格。
当然,为了更严谨,我们把比亚迪商用车的销售情况做一个估算,然后从汽车业务的总营收中予以剔除,从而得到一个更接近真实的价格。
2020年1—6月,比亚迪商用车共售出3228辆,其中客车销量为2881辆,占比近90%。仅以客车的售价为参照,得到一个近似值即可。
据资料显示,比亚迪客车销量最好的是公交专用车比亚迪K9,其售价约为250万元/辆,所以,2020年上半年比亚迪商用车营收约为80.7亿元。那么,乘用车板块营收大致就为240.03亿元,参考这个数值,可以得比亚迪乘用车平均售价约为15.4万元。
“15.4万元”,妥妥的进入了合资品牌的平均售价区间。这个结果或许会让许多人始料未及,但事实上是,从2015年开始,比亚迪仅用1年左右时间,陆续停产了包括F0、L3、G3等在内的10多款老旧、廉价车型,仅仅象征性的保留了曾经的“王者之作”F3。
从2013年售价20万元级的王朝系列之比亚迪秦DM上市之后,2015年,比亚迪紧推售价直逼30万元的唐DM。至此,比亚迪以新能源造车为契机,成功完成产品向上的转型。而旗舰轿车汉作为比亚迪产品向新的扛鼎之作,以22—28万元的售价区间,则完全在逻辑范围之内。
我们不知道的,不一定没发生。
比亚迪品牌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早在5年前,就已经确立。未来,全新的比亚迪汽车产品会再次拔高售价吗?当然不是,科技的力量一定是普惠大众,超级混动技术DM-i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来。
二,以“理工直男”形象示人的比亚迪,能不能做好关于汉的后期产销维护?
这个问题实际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产”,其二是“销”。
关于“产”的关键词,可归纳为“稳中有升”。
“升”是指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产能提升,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9年3月重庆弗迪电池工厂投产开始,截止2020年底,比亚迪已建成8条刀片电池生产线,年产能达到20GWH以上。
除了汉的交付期大大缩短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号说明刀片电池的产能完全解决了需求侧的问题,2021款比亚迪唐EV新增车型于12月上市,配置升级,且搭载刀片电池。如果,汉的需求问题不能很好解决,比亚迪又何必做两头不讨好的事情呢?
“稳”则和近期爆发的芯片短缺问题息息相关。12月4日,南北大众被曝出停产消息,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不足”。其中,特别是高端半导体芯片短缺,导致中高端以上车型的生产受限。
比亚迪则明确表示,目前所提到的半导体相关产品在汽车行业短缺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有赖于比亚迪完备的产业链,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且比亚迪半导体也正在积极推进市场化。
尽管芯片短缺从手机“闹”到汽车,比亚迪十数年的未雨绸缪,完全可以在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把命运“稳稳”掌握在自己手上。
关于“销”的关键词,可归纳为“亡羊补牢”。
或许比亚迪“理工直男”的形象更多源于比亚迪产品的销售端。多年来,形成“只会做产品,不会做生意”的刻板印象。
2020年9月,北京车展,比亚迪发布全新《服务公约》,以比亚迪用户买车、用车的全生命周期为核心,提出“消费自由、备件纯正”两大主张,以及“诚信经营、承诺兑现;价格透明、消费自由;服务专业、体贴周到;交付标准、购车无忧”四大承诺。
因为汉高热的销售势头,可能“诱发”伤害用户的不良销售行为出现,“沉渣泛起”之际,比亚迪当机立断,澄清一池清水。
2020年11月19日,广州车展,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汪青峰公开表示,对于汉唐等高端产品来说,未来需要持续往深度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匹配20万甚至达到50万级的服务和体验,这个产品才可能走得更长远。
用超值服务匹配汉,成为比亚迪未来必然要开启的重要课题。
不能说做服务就一定比做产品容易,但一贯专注的比亚迪只要发现问题所在,总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写在最后的话:
12月5日,据官方消息,比亚迪面向深圳地区汉EV用户推出APA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升级服务。预计于12月20日,该项服务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作为比亚迪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一旦完成OTA,汉的智能化表现将更加符合用户预期。
11月,就在汉实现销量破万的11月,汉又收获超万户订单,叠加之前尚有近3万订单量没有完成交付,汉还有约4万辆既定生产任务需要完成,可以肯定,12月,汉的销量答案是12000辆以上。
比亚迪汉就是这样在成长,在压力与动力之间,在自我完善与突破自我之间,从开始被质疑到最终被肯定……这何尝不是行进中的“中国智造”最真实的一段剪影。
世运“竹梦” 吉利同行 成都世运会火炬用车发布
比亚迪开启狂飙模式!6月销量逆天上半年业绩惊人!半年狂卖214万辆
.
五十万买Model Y?特斯拉印度首家展厅开业!支付70%关税?
沃尔沃上半年利润下跌29%,销量全球下滑,谈何自救?
别克至境 L7 官图发布,打响反击战第一枪?
凡尔赛C5 X参加2025中汽夏测,模拟真实用车场景,见证硬核实力
十多万的“真C级”,6分钟看懂奇瑞风云A9L值得买吗?
2026款哈弗大狗正式上市,当年现象级爆款,现在更值了
实力霸榜!比亚迪上半年狂卖214万辆,国内海外双线飘红!
风云 A9L:用B级车的钱,买“56E”都馋的配置,合资车慌不慌?
看惯了四轮今天我们来看看两轮——小牛NXT/FXT Ultra电动自行车,不得不说动力强劲丝滑,续航100公里以上,售价为11999元,在北京还有1个半月的销售时间,全国其他地区还有4个半月的销售时间,心动的要赶紧行动啦~
25万级最强华为纯电SUV,全新岚图知音正式亮相
国民SUV带你清爽出行!问界新M7一招制敌,竟藏了这些避暑彩蛋
比亚迪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带来全新用车体验,互联更便捷
近日,权威咨询机构杰兰路发布《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报告,一组数据迅速成为行业焦点:在8200多名真实用户的反馈中,问界品牌以显著优势蝉联“品牌发展信心指数”榜首,旗舰之作问界M9更以85.2的NPS(净推荐值)高分,同时摘得中大型及以上SUV细分市场及全车......
王朝+海洋双剑合璧!比亚迪197.2万辆创品牌半年销量新纪录
再这么卷下去,汽车行业真的要完蛋了…
各国车企,谁主沉浮
近日,极氪正式宣布第30万台猎装车下线,把一个销量只有6万的小众市场带成主流,极氪究竟靠什么实现的?今天我们就边吃边聊极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