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玩亏100亿,外加连续不断的安全事故,让善于辩解的李斌也放下了姿态。前几天,公司宣布召回4803辆ES8,随后,蔚来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被爆离职。
当前,作为赴美上市华资新造车势力的第一家,股价为2.55美元/股,而10个月前的发行价却是6.26美元。
一个万众瞩目的高富帅扬帆起航的故事,发展到今天,似乎就剩一句“浪子何日回头”了。
从易车这个港口出发的李斌,最善于借用舆论的势力为品牌推广做到事半功倍;而如今也正是因为这个“事半功倍”让蔚来帝国处在风口浪尖。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严格来说,甘蔗没有两头甜、拔苗也无法助长,就像“物美价廉”这个词一样,“事半功倍”的事情也是不存在的。凡是指望“事半功倍”的人,都是不想一步一个脚印,只想走捷径的人。
新势力造车公司一个接一个风风火火问世的盛况历历在目,一辆车没卖出去就能IPO上市也给了他们玩世不恭的勇气。
他们中的每一个创始人,都曾扬言要将传统汽车打趴下。而面对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甚至上百年的传统车企,我就想问一句:蔚来们,想超越传统巨头,你们凭什么?
凭什么?凭中国市场好说话。
毫无疑问,我泱泱大国。对万事万物的包容性非常高。近20年,大部分海外汽车品牌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购买力,无论你把车造成怎样,都能卖出去。无论你在本国已经死了几回,来中国保你起死回生蒸蒸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中国新能源补贴和政策的鼓励,几年间窜出200多家新造车企业,仿佛只要你把电池装在四个轮子上,再配两张沙发,就可以赚大钱了。
李斌把蔚来汽车描绘得再高大上,它依然和其他新造车企业没有两样,中国消费者太多了,总有愿意尝鲜的人,只要新造的车有销量了,你们就失去了对汽车工业最基本的敬畏。
什么是敬畏?传统汽车公司研发一辆新车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做全所有环境、所有使用状态下的耐久性、安全性试验。即便如此,都不敢保证量产车就可以万无一失。
至少所有传统车企都明白一件事情:汽车是要载着人类行万里路的,纵然性能、科技、人机交互都是卖点,但最重要的依然是安全和可靠性。
很遗憾,从蔚来发展初期至今,我们感受不到这家企业有把可靠性和安全性放在重要位置的意思。
蔚来以及部分蔚来粉丝也会为自己辩解:新生事物总要有这个过程的,我们已经在不断改进了。
和他们表达的一样,我们也感觉到蔚来ES8这样的产品根本就不像是完成品,既然如此为何又要急急忙忙卖给消费者,让他们当小白鼠?因为,资本在背后催:快呀,快呀,到了上市发售的节点了。
但是,这样做的结局就有可能彻底断送这个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蔚来ES8被曝光3次自燃事件,重新定义了豪华电动车的“热情”。紧接着6月27日,蔚来承认模组电池包设计缺陷导致了自燃发生,并计划召回近5000辆ES8。
去年12月16日,一辆蔚来ES8以20多公里的时速撞到灯柱,以常识判断,这也就是做做漆,最多再去做个小钣金。人家ES8可不,前脸直接全毁,感觉像是完全没有受力结构,令人怀疑到底有没有做过碰撞试验?关键是,动静闹这么大,车内的安全气囊并未弹开……
还是去年,4月份,一辆测试阶段的ES8以20至30公里/小时之间的时速追尾公交车,车头也是稀里哗啦。看来测试就看出的问题,量产后根本是置若罔闻啊。
而从去年开始交付新车到现在,有无数用户都抱怨系统死机问题。有车主甚至在“蔚来”app里开骂。第1589号车主的原话是:谁再买蔚来,谁是孙子!
刚提的车,车载机器人半夜嗨歌,后视镜不能动、车门开不了、系统也经常死机。停车吃个饭,预约了充电。没想到半小时后充电小哥告知车辆故障,停在了交通要道动弹不得。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去年10月份,还有车主在蔚来app投诉,系统死机,孩子锁在车里,门把手弹不出来,锁车重新操作还是弹不出。后来按车钥匙也打不开。费了半天劲大声喊话让孩子从车内开门才得以脱身。这车里要是个婴儿,可就惨了。
去年,还有从北京东单东方广场蔚来体验中心试驾体验的用户,开出停车场刚要拐上长安街就遇到系统故障摊在马路上,任由蔚来技术人员焦头烂额地处理,那台车就是尴尬无比地瘫痪在自家体验中心门外繁华的长安街路口,迎来众人的围观与媒体的报道。
还有车主吐槽官称续航里程缩水严重的事情。官称355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实际只有200公里出头,还有车主上高速测试,结果续航只有170公里左右。有这样吐槽的车主不在少数。
刚开始,李斌团队的回复多以“用户驾驶行为不当”搪塞,但当越来越多用户反应续航里程短的时候,总不能说每个人都不会开车吧。
李斌和技术团队又会讲出各种理由,不外乎官称里程是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样的驾驶方式测得的云云。无力的狡辩只会让用户更加反感。
更有专业测评媒体人放出话:ES8是目前为止他开过的故障率最高、故障出现频率最高,且故障种类最多,花样最多的车,没有之一。(来自以38XX为名的某车评人)
很显然,打头阵的产品如此自黑的能力,恐怕是让蔚来团队烦透了心。然而当初想着“事半功倍”的时候,怎么没想到,研发做一半就上市,需谨慎啊!
我们试着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汽车品牌,把车造成这样,放诸欧美市场,能活多久?或者换个方式提问,在这样的局面下,这个国家和消费者还会给这个品牌多少解释的空间?答案不言自明。
但在中国市场,把车造成这样能成为车界网红,能月销上千台,能支持企业推出第二款车型(ES6),能允许创始人各种解释,能迎来一些媒体所认为的“有勇气”的赞扬。
这个市场的容错性该有多强?强到让一款几乎不是成品的汽车获得上市销售许可,强到不惜让消费者冒着生命危险去积累数据和试错。
这样的包容就像溺爱孩子的妈妈一样,无法为社会“制造”一个有着合格价值观的人;同样,这样的包容也无法让国内像蔚来这样包装外表的汽车公司生产出比肩国际的汽车;这样的包容(那谁,说你呢,北汽新能源你也好好听听)也无法实现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弯道超车”。
就算是曾经名扬四海的传统汽车巨臂,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恶果:
· 对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捷豹路虎,如今虎落平阳无人问津了。
· 打着法拉利第二旗号,却无甚亮点的玛莎拉蒂碌碌无为了。
· 发明人字齿轮且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雪铁龙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 混迹于一线豪华品牌,仗着牌子硬试着在核心部件简配,指望以此获取更大利润的奥迪,慢慢被奔驰宝马抛离。
· 就算是豪华品牌一哥的奔驰,经历如此负面缠绕之后,不也被宝马干翻在地了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百年的传统车企如今都不好混,新造车公司哪来的勇气在产品质量上如此漫不经心?
蔚来们,这个市场看似好说话,但它是个“笑面虎”呀!
日前,在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宣布享界“寰宇之星”新车标正式发布。此次,新车以六边形为骨架,并延续了鸿蒙智行的家族基因,且通过白银比例与 G3 曲率重构视觉节奏,让硬朗轮廓多了份东方特有的“留白” 意境。
广菲克宣告破产,这三款Jeep车你还记得吗?
如果15万元买一台纯电车,市场上的选择还真不少,但是这个价格买一台合资大5座纯电SUV,新款别克E5可能就是唯一解了。新别克E5官方一口价是14.99-16.99万元,相较老款降低了2万元左右,不过新车在设计、用料、配置、以及续航等方面都有升级,整体的性价比会更高。如果注重合资品......
2025年已经过半,回首这半年汽车圈发生了太多太多故事,先是个别车企一己之力给智能驾驶加上了“辅助”,然后是国家叫停了价格战,反内卷,还有就是车圈的60天账期等等,上半年的一系列政策调控也是希望汽车行业能够回归良性竞争,这么多年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能开倒车。
销冠享界,为啥破圈了?
比亚迪“天神之眼B”完成关键升级,新增的ETC通行功能成为一大亮点。通过不断进行海量数据学习和快速迭代优化,能够做到自动识别通道属性,精准渲染收费站环境;智能规划最优路径,哪怕前方闸机占用,也能像老司机一样从容绕行;拟人化控速、自动识别阻拦杆状态,让每一次进出站都如行云流水。
汽车
合资销量回暖,东风本田做对了什么?
近日,“悦享自成”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盛大举行。在此次活动上,享界发布了全新车标,与用户一起,开启“享界样,就界样”的豪华新征程。
奇瑞风云A9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超级置换抢购价为13.99万元-19.79万元,定位全球真C级旗舰轿车。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首辆乘用车在巴西正式下线
2024年6月,享界S9以单月交付4154辆的成绩,一举登顶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揭示了中国高端智造在用户主义浪潮下的新格局。7月8日的“悦享自成”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这场变革背后的深层逻辑。
7月8日,“悦享自成”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如期举行。而在此前的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单月交付4154辆,稳坐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这份成绩与星享之夜的种种亮点相互印证,展现出享界在用户心中的坚实地位。
解锁五重感官暴击!这真的是30万级家用SUV?
2025年6月,享界品牌旗下豪华新能源轿车S9以单月交付4154辆的成绩,强势问鼎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月度销量榜首。这一亮眼表现不仅刷新了品牌纪录,更标志着中国品牌在高端轿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产品实力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比亚迪100万辆智驾车型即将OTA,并宣称为L4级泊车功能推出了不用走保险流程的“兜底”......智驾要变天,再不努力,新势力就要被超了。
广汽菲克
6月轿车销量丨小米SU7下滑,秦PLUS重回前三,合资B级车很猛
又一家车企没挺住!广汽菲克官宣破产
年初回归GT赛事的时候,就是奔着争夺China GT年度冠军去的。因此我拥有了可能是全场最好的车队和最好的Am车手搭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想躺着赢比赛。 如果胜利纯靠队友带飞,那到手的奖杯只会提醒我今天的耻辱。因此,我要靠自己的实力,抬头挺胸的登上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