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中国制造Model 3结构车身首次登陆重庆。通过结构车身,展示中国制造Model 3设计结构和材料,诠释特斯拉“设计以安全为先”的造车理念,向公众揭秘了这份“看不见的安全守护”。
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消费者购车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行业致力进步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电动车行业的先行者,特斯拉始终把安全作为整车设计的重中之重。通过结构车身的展示,向公众传递特斯拉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背后的逻辑。
被动安全 | 理念先行 为安全极致守护
在最新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碰撞测试中,特斯拉全系车型均获得五星碰撞安全评级。其中,Model 3不仅获得NHTSA全五星安全评级、ENCAP全五星评级,还摘得了IIHS SAFETY PICK+顶级安全大奖。在美国政府的“新车评价项目”中,Model 3车辆比其测试的任何车辆受伤概率都低。车身的刚性与结构,是衡量被动安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活动现场,特斯拉展出了中国制造Model 3车身机构。
中国制造Model 3车身结构
Model 3车身采用钢铝混合材质车身框架,可承受更大撞击力,激光焊、电阻焊、铆接、涂胶等多种先进连接工艺也进一步提升了车身的强度。此外,Model 3车头及乘客舱的数个H形防撞结构,可有效降低车辆碰撞事故中车辆变形的风险。乘客舱采用安全的笼型结构,其结构具备多条碰撞传递路径,可对应所有侧面碰撞。
在此基础上,特斯拉还对A柱和B柱等防撞部位进行了补强设计。A柱左右内板及加强板均采用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的热成型材料,钣金料厚均高于同类车型,补强后的A柱能有效减少偏置碰撞过程中车门框架的变形量,使Model 3在IIHS正面40%碰撞测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而在B柱补强设计上,特斯拉除了在B柱上部增加加强板,另外将边梁内两层加强板用一体成型设计,可对应至少4.5倍以上的整备质量重力,这让Model 3在NHTSA、ENCAP和IIHS的侧面碰撞测试成绩非常出色。
一切严苛碰撞测验的目标,都是为了打造出更安全产品。区别于传统能源车型,纯电动车在安全设计上除了要保障乘员的安全外,同样注重电池的防护。一方面,Model 3电池包内两根纵梁对传统传力纵梁进行替代,保证了碰撞力的有效传递及电池安全。在车身中部主要的变形吸能区,门槛更是采用内贯通的加强梁,在发生侧碰或者柱碰时,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乘客和电池不受挤压,将碰撞风险降到最低。
Model 3门槛梁
另一方面,1700Mpa的左右贯通辊压横梁,进一步提升车身结构强度,可有效避免碰撞、挤压对电池的损害,并大大降低挤压乘员舱的风险。
Model 3横梁(马氏体钢)
值得一提的是,Model 3 车身材料布置为前钢后铝,电机布置在后部,后端采用轻量化铝制零件,可以平衡电机的重量,在保证有效溃缩吸能和乘员保护的前提下,更好的实现了近50:50的前后轴荷分配,以提供更优的操控性能。
从特斯拉整体的被动安全体系中,可以看到特斯拉对于被动安全技术的充分运用,以及对驾乘者的极致守护。正是得益于特斯拉“设计以安全为先”的造车理念,在一系列碰撞测试中,特斯拉全系车型才能够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主动安全 | 智慧赋能 为安全再添防线
不只是被动安全,随着用户安全出行意识的增强,可靠的主动安全性能正变得越来越受关注,而特斯拉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领导者,其在主动安全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特斯拉公布2021年第一季度车辆安全报告中,数据显示:在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参与下的驾驶过程中,平均每674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会出现一起交通事故。而美国NHTSA数据显示,全美道路交通中平均每78万公里即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让行车安全水平达到全美平均水平的8.66倍。
特斯拉在主动安全方面有着超高安全性,这主要体现在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目前所有的特斯拉车型都标配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该功能可帮助用户将驾驶化繁为简,有效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
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以计算机视觉为基础,车身遍布先进的传感器以及摄像头,构建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主动安全系统,能预知风险、提前预判,实施转向、加速和制动等决策,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避免侧面碰撞方面,特斯拉侧撞预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Model 3为例,当 Model 3并入的临近车道中探测到车辆时,Autopilot便会触发侧撞预防功能(转向干预),并保障车辆自动转向行驶到一个更安全的位置。
随着自动驾驶功能的不断进化与完善,特斯拉车辆可以通过OTA空中软件更新而持续升级。未来,升级后的车辆将能在几乎所有情况下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安全至上,是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场一骑绝尘的重要因素,也是Model 3成为全球最畅销轿车的根本原因。在特斯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汽车安全的奥秘,更看到了对于消费者的深切关怀。使安全更极致,让用户更放心,特斯拉以全方位的安全品质,让我们相信电动汽车的未来将不再遥远。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