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东风风行:规划失焦、交付泡沫与质量隐忧下的困局

东风风行:规划失焦、交付泡沫与质量隐忧下的困局

汽车点评车叔 2078浏览 2025-02-27 IP属地: 未知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中,东风风行曾以“MPV制造专家”的身份占据一席之地。然而,近年来其市场表现却日渐疲软:销量持续下滑、质量问题频发、战略转型乏力。从2016年巅峰时期的年销26万辆,到2022年勉强守住12.23万辆的“防线”,东风风行的衰退轨迹清晰可见。尽管其频繁通过“批量交付”事件营造繁荣表象,并在新能源领域高调布局,但深究其发展规划、交付逻辑与产品质量,却能发现多重隐患。本文试图从这三个维度切入,剖析东风风行“口号响亮、根基薄弱”的深层危机。
激进的电动化目标与羸弱的技术根基
东风风行的战略规划始终伴随着“口号先行、落地滞后”的矛盾。2022年11月,东风风行宣布“三年内实现100%电动化,五年内停产燃油车”,并提出到2030年投入200亿元布局新能源的宏大计划。然而,这一战略的可行性却饱受质疑。
2024年,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长波表示,东风风行已经在2024年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所有产品都已经实现了电动化。但东风风行2023年的销量目标中,燃油车仍占11万辆(总目标18万辆)。其燃油车主销车型如风行T5 EVO、风行游艇,因发动机故障、电瓶漏电等问题屡遭投诉,市场口碑持续恶化。与此同时,其新能源车型的表现同样堪忧:2023年交付以色列的400辆风行雷霆纯电动车,虽被包装为“里程碑”,却未提及后续订单的可持续性;更严重的是,有用户曝出东风风行S50 EV在事故中安全气囊未弹出,导致驾驶员重伤,暴露出其新能源车安全性能的缺陷。
而在2024年,东风柳汽全年累计销量118668辆,同比下滑1.7%。其中,乘用车板块累计销量83272辆,同比下滑2.8%,商用车板块累计销量35396辆,同比微增0.8%。今年1月份,东风柳汽销量6468辆, 同比下滑48.3%。其中,乘用车板块销量5167辆, 同比下滑39.2%,商用车板块销量1301辆,同比下滑67.5%。
东风风行的新能源车型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是在去年失速的主要因素。以2024年推出的星海V9为例,其宣称搭载“马赫双擎混动系统”,但实际参数、性价比与同级竞品相比并无优势;而星海S7虽定位“中型纯电轿车”,但整体缺乏记忆点,11.98万元的入门版看似价格够低,但只有三个气囊,而且还没有定速巡航、360度全景影像、语音识别控制系统、手机无线充电等配置。更值得警惕的是,东风风行的产品开发逻辑似乎仍停留在“换壳改款”层面。例如,主打年轻化的风行T5 EVO,被网友质疑实为风行T5L的“换壳车型”,沿用沈阳航天三菱1.5T发动机,本质仍是“新瓶装旧酒”。这种缺乏原创技术的策略,难以在智能化与电动化双驱动的市场中突围。
东风风行的战略目标常因市场波动而摇摆。2023年,其一边高喊“光合未来”新能源战略,一边却又将资源倾注于CNG(压缩天然气)车型的推广,如向天水市交付50辆菱智PLUS CNG车型。尽管CNG车型在特定区域市场具有一定成本优势,但其技术路线与电动化目标显然存在冲突。这种“既要又要”的投机心态,暴露出企业顶层设计的混乱。
正如林长波所言,“汽车行业已从卷产品到卷老板”,但东风风行的战略摇摆恰恰证明,缺乏技术底气的“老板讲故事”无法替代扎实的产品力。
交付泡沫:大客户订单撑起的虚假繁荣
东风风行近年频繁以“批量交付”事件吸引眼球,但这些交付多集中于政府采购或特定项目,掩盖了其在私人消费市场的乏力——这与林长波强调的“从销售拉动向客户运营转变”战略背道而驰。
2022年至2024年,东风风行多次通过政府合作项目刷存在感:向武汉市两会连续15年提供40辆服务用车;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交付四款旗舰车型;向天水市交付50辆定制客运车。这些订单虽能短期提振销量,却难以反映真实市场需求。
林长波曾高调宣布“未来三到五年在海外再造一个东风柳汽”,但现实却是:2023年以色列400辆雷霆电动车交付后,再无后续订单披露;其宣称的“海外渠道从120家扩展至200家”计划,在2024年仅新增20余家(总渠道140家),远未达到预期。更关键的是,其海外布局仍停留在整车出口阶段,与林长波承诺的“本地化组装、产业链搭建”相距甚远。
在私人消费市场,东风风行的存在感日益稀薄。新能源领域,星海V9虽以“全球车型”为噱头,但19.99万-27.99万元的定价区间直面比亚迪腾势D9、传祺E8等强敌,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质量危机:品控失守与信任崩塌
产品质量问题是东风风行难以回避的“阿喀琉斯之踵”。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其品控能力的薄弱已严重侵蚀品牌信誉。
以风行T5 EVO为例,车质网投诉显示,该车型在涡轮增压器故障、车灯进水、无法启动方面都有相关质量问题投诉,尤其是涉及装配质量问题的车灯进水,作为一个老牌自主车企,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属不应该。
质量问题频发的背后,是东风风行售后服务的力不从心。有车主投诉称,车辆出现问题后,4S店常以“通病”“需厂家技术支持”为由拖延处理,导致维权周期漫长。此外,其“五年或20万公里超长质保”承诺(如东风风行T5车型)看似诚意十足,实则暗藏免责条款,部分关键零部件未被覆盖,例如发动机只有三年或六万公里的质保期,进一步加剧用户信任危机。
车叔总结
东风风行的困境,是中国车市淘汰赛的缩影。其激进却空洞的电动化口号、品控体系的失守,共同构成了一幅“未老先衰”的图景。当比亚迪、吉利等头部品牌以技术迭代与生态构建构筑护城河时,东风风行仍困于“营销换壳”的短期思维中。若不能从根本上重构技术研发体系、严控产品质量、重塑用户信任,其所谓的“光合未来”战略,恐将沦为一场镜花水月的自我安慰。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留给东风风行的时间,或许真的不多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8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