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曾宪勇
出品 | 勇砺商业评论 阿桶观察
9月26日,上海。
夜幕如墨,黄浦江畔的霓虹尚未完全褪去,一场足以颠覆世人对 “汽车发布会” 想象的盛会,已在上海的核心腹地悄然酝酿。
“如果一个品牌缺少了文化底蕴,很难构成品牌,可能就是一个牌子,或者就是一个铭牌。”此时此刻,站在高台上的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踌躇满志。
短短十天前,9月16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完成工商变更,正式更名为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岚图汽车准备迎接香港上市的“规定性动作”。
而今夜注定不会宁静,一场岚图汽车与众多明星艺人共同呈现的T台秀即将在这里上演。
T台秀只是硬币的一面,更光鲜的一面则是岚图汽车即将在盛典现场炫丽亮出的岚图“三旗舰”——2026款岚图梦想家、岚图泰山及岚图追光L。其中,“新时代旗舰SUV”岚图泰山今夜将正式发布命名,迎来全球首秀,成为当晚瞩目的焦点。
其实,你很难定义这场盛会的性质,它汇聚了非遗文化、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的特征,吸引了经济、文化、艺术、时尚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共襄盛举。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清华美院、同济大学、浙大等高校的工业设计专家也赫然在列,知名导演刘雨霖,建筑师庄子玉,钢琴艺术家张浩天等跨界先锋,演员胡军、段奕宏、李小冉等知名人士同台亮相。
“‘岚图泰山’这名字起得好,给人一种一步到位的意思。我开过很多车,今天我见到岚图泰山,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豪华车!大气有气场靠得住,又融合了中华底蕴,我觉得岚图泰山一定能成!”胡军说道。
当清华美院的专家指着岚图LOGO与礼服刺绣的呼应处不禁感叹,“这是把中式审美刻进了细节里。”在笔者看来,所谓东方美学,从来不是元素的堆砌,而是像鲲鹏从水中孕育一般,让文化的根脉自然生长在科技的土壤里。
当“鲲游于虚,乘风而起”的吟诵声在会场响起时,台下嘉宾的呼吸似乎都慢了半拍。不是传统的灯光秀开场,而是一袭缀着银线的原创高定礼服率先登场,模特步履轻盈如游鱼,裙摆扫过地面的弧度,竟与不远处静静陈列的岚图FREE+车身线条完美呼应。
低饱和的雾蓝与金属光泽交织,像极了《逍遥游》里 “北冥有鱼” 的意境——FREE +的硬朗轮廓是鲲的脊骨,知音的流畅曲线是鲲的鳍尾,而服装上虚实交错的剪裁,恰是都市人渴望自由又追寻秩序的生活隐喻。
当鎏金紫色的幕布缓缓落下,岚图泰山如沉睡的东方巨兽般苏醒时,全场的掌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那不是简单的 “好看”,而是一种让人屏住呼吸的气场——车身线条如泰山山脉般雄浑,却又带着 “浸润万物” 的温润;内饰以 “正心、修身、齐家” 为念,每一处木纹装饰都像从山水画卷中拓印而来。
在 "时代风尚之夜" 的T台秀上,岚图泰山与融入马尾绣工艺的高定礼服同台亮相,非遗传承人与汽车设计师跨界合作,将岚图 LOGO巧妙织入衣襟,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共生共荣。
“扶摇直上,阔境天下” 篇章开启的瞬间,全场的目光都被舞台中央的非遗传承人吸引——她手中的马尾绣银针翻飞,将岚图LOGO一点点织进米白色的衣襟,每一针都带着千年技艺的温度。用马尾绣的细腻针脚,把工业品牌标识变成了传统工艺的一部分。
当模特身着马面裙,与岚图泰山并肩走过T台时,时空仿佛突然折叠。你会突然明白北京冬奥礼服设计师王逢陈说的 “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用当代语言让传统活在当下”——原来马尾绣不用只藏在博物馆里,它可以与汽车一起,成为时尚舞台的主角。
这一晚,现场的人们目睹了非遗刺绣与新能源汽车800V超混技术共舞,岚图汽车以“天地鲲鹏,万象新生”为引,将东方美学的魂与现代工业的骨熔于一炉,这场“时代风尚之夜”早已超越了产品发布的范畴——它更像一场流动的文化史诗,让每一寸金属车漆都浸透着中式审美的底气,让每一束舞台灯光都照亮着中国创造的锋芒。
正如同济大学工业设计教授所言:“中式美学的精髓在于留白与意境,岚图的设计恰如其分地做到了这一点。”
岚图泰山的外观设计,就像一场 “东方意境的工业表达”。车身比例暗合中国古建筑 “天圆地方” 的营造法式,长轴距带来的舒展姿态,宛如书法中 “横如千里阵云”的开阔感。最妙的是 “击水三千”贯穿式大灯,设计师把甲骨文 “水” 字拆成了灯组的光影语言:开灯时,LED 光源如流水般次第亮起,既呼应了 “鲲鹏自水中孕育” 的神话,又用现代科技让三千年前的文字 “活” 了过来。
岚图要把中式美学之“魂”,揉进汽车设计的每一寸肌理里。
岚图梦想家的宽体车身如鹏鸟展翅,追光L的流线型设计似行云流水,而马面裙的廓形恰好成为二者的 “美学注脚”——它告诉我们,豪华从不是西方的专属名词,当马尾绣的细腻遇见汽车工业的精密,当马面裙的庄重碰撞新能源技术的前沿,中国品牌早已走出了 “模仿” 的阶段,开始以原创设计引领世界风尚。
不要以为岚图的这场“时代风尚之夜”只是一场“文化时尚秀”,在笔者看来,实际上,岚图所打造的时尚感与技术底蕴密不可分。
要是只谈美学不谈技术,那岚图的中式设计难免会显得 “虚有其表”。但岚图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它用硬核科技当 “骨架”,撑起了中式美学的 “血肉”——就像写毛笔字,没有好笔,再好的墨也难写出风骨。
技术与美学的深度融合,则是这条路径的关键支撑。岚图的实践证明,脱离技术的美学是空洞的,缺乏美学的技术是冰冷的。
岚图自主研发的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为美学设计提供了最大化的创作空间。这个架构把动力电池藏在车底,不仅让车身侧面线条能像 “鲲鹏御风” 般流畅,还降低了风阻系数。
这种 “好看又实用” 的设计,既满足了 "鲲鹏御风而型" 的美学表达,又提升了续航能力。这在岚图追光L上更明显:短前后悬、长轴距的比例,既让车身看起来像 “行云流水” 般优雅,又让车内空间多了30%,后排乘客跷二郎腿都绰绰有余。这哪是在做技术,分明是在践行 “技术服务于美学,美学兼顾实用性” 的硬道理。
这种技术赋能在岚图追光L车型上更为显著,短前后悬、长轴距的创新比例,既实现了 "行云流水" 的视觉效果,又让车内空间利用率提升30%,完美诠释了"技术服务于美学,美学兼顾实用性"的设计逻辑。
技术和美学需要 “深度绑定”。岚图的"岚海动力"技术平台不仅实现了超1400km的超长综合续航,更通过静音技术营造出静谧的乘坐体验——开着车跑高速,车内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这种 “宁静感”,不就是中式美学里 “淡泊致远” 的意境吗?而智能魔毯空气悬架在颠簸路面自动调节的功能,恰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势而为"的智慧。这种融合不是技术与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让技术成为感知美学的媒介,让美学成为技术的价值升华。
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说得好:“真正的中式豪华,是技术实力与文化内涵的同频共振。”这句话,在岚图泰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科技哲学家吴国盛说 “好的技术创新总是与人文需求同频共振”,岚图的创新,就是把 “用户想要的美学体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
岚图的“时代风尚之夜”或许给予人们一些启示——汽车不该只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应是流动的文化载体。汽车不该只是技术的堆砌,而应是美学与实用的共生。中国品牌的未来,必然是技术自强与文化自信的 “双翼齐飞”。
那么,今夜,当中国美学遇见现代科技,当东方哲学碰撞汽车工业,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由中国品牌定义 “豪华”,由中国设计引领 “风尚” 的时代。
以前提起中国汽车,很多人想到的还是 “性价比”“低端”。但岚图偏要打破这个标签,它用“美学设计+智能技术”的双轮驱动,把中国智造的 “含金量”,从“参数表” 提到了“文化价值”的新高度。
岚图很懂新时代消费者的心思:他们买的不是“车”,是“生活方式”,是 “文化认同”。演员胡军在现场说得实在:“岚图的车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当代力量,开这样的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表达”。当用户觉得 “这车懂我”,品牌才算真正成功。
而经济学家管清友在“时代风尚之夜”上更是点破了这一点。他表示,“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文化认同成为高端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曾直言,“好的设计是将文化基因转化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桥梁”。
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再到 “中国美造”,岚图泰山的全球首发,就像一个新的起点。让中式美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 “流行色”。
就此一役,或许宣告着,中国汽车的“美学时代”真的来了。中国汽车不再是“技术追随者”,而是“文化引领者”。
正如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在“时代风尚之夜”上说的:“我们的目标不是打造一款完美的车,而是通过车传递一种自信的生活方式,让中国设计走向世界”。
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再到 "中国美造",岚图泰山的全球首发不仅是一款旗舰车型的亮相,更是一个时代的宣言。
在笔者看来,岚图的这一次尝试,也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了一个“醒”——在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标配”的今天,包括文化美学在内的一些更有内涵的因素才是形成品牌差异化的 “王牌”。所谓 “美学时代”, 并非否定技术的重要性,而是要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温度的平衡,让汽车成为传递文化价值的载体。(曾宪勇)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