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始终是豪华车的代名词,在国内车市的始终保持领跑地位,而路虎品牌则不尽然,在国内目前定位只能算是二线豪华品牌阵营,销量还比较靠下,认可度和BBA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尤其是现阶段路虎品牌地位和影响力直线下滑,极光和发现运动版裸车价格早就都跌破了30万,降幅近10万,力度远超Q5L。星脉等车型也靠着降价来增加热度和话题,销量和口碑都不如当年,潜在受众又是如何和不差钱挂钩?

其实道理很简单,不管是十年前还是现如今,路虎的用户群体虽然有变化,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不差钱。十年前刚入华的路虎品牌定位是超越BBA,比肩保时捷的超一线豪华品牌,英国皇室专用车等标签让路虎品牌豪华特性格外有吸引力,而路虎品牌车型本身的高颜值以及在硬派越野领域的实力,这些独一无二的产品特性,又切实的打动了消费者。
以极光为例,一款实用性其实并不高的轻奢小车,至少不如Q5L更适合家用出行,在当时进口车型售价60多万,限量版三门维多利亚车型价格直逼百万,依旧有不少人加价购买,一车难求,当时买得起路虎的人是绝对的不差钱,而且大部分车主也是绝对比开奥迪Q5L的人有钱。

现如今虽然极光等车型因为国产或者口碑等外界因素影响,价格一降再降,但是买得起它的人依旧是不差钱的人,原因很简单,看看路虎旗下车型的保值率就明白了,不差钱的人才能忍受它不出色的保值率,才能在转手时接受这些可能存在的损失。

而买得起BBA的人不一定就是有钱人,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里肯定不囊括S级和7系等旗舰型产品,就中低端车型来说,买得起BBA的真不一定有开路虎的人有钱。

先不说一些入门级车型拉低了品牌入门门槛,就说一些经典标杆车型,比如在豪华中型SUV领域,奥迪的Q5L或者是奔驰GLC都是40万左右不错的选择,可能颜值不如路虎极光,也可能越野能力不如发现运动版,但是胜在品牌影响力出色,认可度高,相对来说选择的人就多,销量高保有量高,从而带动的车型保值率也很出色。

但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潜在受众其实对车型的“容错率”接受度很低,尽可能的选择一些不会“出错”的车型,变动更小,损失更低,就算转手出售折旧率和损失也更低。这么看你还能说开Q5L的就比开路虎的有钱吗?那可不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