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长安启源CD701身上,我们看到了数智新汽车的未来

从长安启源CD701身上,我们看到了数智新汽车的未来

汽车商业评论 3.3万浏览 2023-10-27 IP属地: 北京

从长安启源CD701身上,我们看到了数智新汽车的未来

撰文 / 吴   静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你能想象有一天你的爱车能像“变形金刚”那样自由变形吗?

你能想象有一天你开着你的爱车去露营,他不仅能成为你的保镖侦测周围环境,还可以“饿”了自己去充电吗?

你能想象有一天你的爱车不需要人手动控制,利用脑电就可以实现人车交互,当你“想”开天窗的时候,不用任何物理操作,天窗就能为你自动打开吗?

……

基于SDA架构打造的长安启源E0系列首款产品CD701,已经将上述设想变成现实或即将变成现实。

图片

明年即将量产的数智新汽车-长安启源CD701可实现SUV、皮卡双形态切换。在SUV形态下,座舱和尾箱将车子分成两个独立的封闭空间。通过打开滑动后穹顶,CD701可变化为皮卡形态,形成类似皮卡的后厢,后尾门放平之后,内侧可以直接坐两个人,让后厢在旅行途中成为一个可移动的观景阳台。

不仅如此,从CD701开始,汽车真正从一个出行工具蜕变为一个智能机器人,它不仅聪明懂你,还不被定制,可进化。

从CD701身上,我们可以真切看到新汽车的未来。但有所不同的是,谈及新汽车,当别人还停留在畅想阶段时,长安汽车已经将让梦想照进现实。

如何打造汽车界的“变形金刚”

“面对‘变形汽车’这个概念,整个工程团队是懵的。在量产车领域,这从未有过先例。”CD701高级项目经理陈强坦承。在打造汽车界“变形金刚” 的这条路上,长安汽车技术团队遭遇了多重挑战。

“可变形汽车”的产品化过程是一个在技术上需要反复探索、取舍与融合的过程。“我们摆脱了原有标准,规范的束缚,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地自我挑战,不断的技术创新,攻坚了滑动后穹顶技术,完成了SUV模式与变形模式的自动切换,同时车内空间隔断的设置,也实现了座舱与后舱空间的隔离与联通,多种空间和功能的组合,真正做到了‘体态可变形,空间可拓展’”。陈强分享道。

在开发过程中,长安汽车针对滑动后穹顶技术,形成了50余项发明专利。

图片

CD701开发设计总师陈宇表示,单是CD701在后舱车顶尾门区域,长安汽车就构思了30多种技术组合。比如,针对车顶,技术团队研究了举升开启、旋转开启、滑动开启等多种方式。针对尾门,技术团队也研究了天地门、对开门、门中门等多种变形方式。

最终,技术团队选择了现在的后舱穹顶向前滑动+背门升降玻璃+电动平翻尾门的技术组合,因为这能最大程度地尊重用户在日常用车环境下的取物便利性,同时兼顾造型风格。

传统汽车开发是先有造型再开发,而在开发新汽车CD701时,长安汽车采用的是循环迭代的造型设计,通过用户调研、市场研究不断迭代。

图片

CD701项目总监王珂在回忆产品的设计初衷时坦言,“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具备可以开放的可能性的产品,这是我们做工程解决方案时的一个出发点。可以让它和外界打通,可以去做一些可接触,和外界进行融合的想法”。

王珂表示,团队当时做了大量工程的解决方案,还曾经想过把车停在路边,或者可不可以让车底直接举起来,出去旅游时,让车辆变成一个平台楼阁、亭子一样的感觉。“当时做了很多方案,但这些方案、想法和目前国内的法规政策有些冲突,后来逐渐收敛后CD701成了当下的模样。”

值得一提的是,CD701的变形功能已开展超100余项严苛的专项验证,覆盖零部件级、系统级到整车级。比如尾门及天窗联动功能,在高温、低温、常温环境下累计2.5万次的反复开闭台架实验,多轮次整车风阻风噪、异响、振动、行驶稳定性测试,淋雨实验及问题优化,最终确保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新汽车的变形功能。

突破想象,变革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长安汽车深知,真正的新汽车一定能够随你而变。

SDA如何缔造新汽车

真正的新汽车除了随心而变,更重要的是智慧和懂你。

CD701还具备传统汽车不具备的场景可编排、硬件可插拔、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四大特点。

比如当外出露营时,用户可以根据环境空间以及听觉体验等感知偏好自由编排守护范围及警示方式,一键开启后,CD701可以通过全环境融合感知技术实时灵敏监测,监测范围最远可达180米,并且在夜晚视觉受限、大雨大雾等极端环境下也能灵敏感知。

为什么CD701真正蜕变为汽车机器人,可以实现诸多传统汽车无法实现的功能?

这一切需归功于智能平台SDA架构。

SDA架构一共分为6层,它让抽象的出行场景,变为可落地的执行平台。其中机械层、能量层、电子电气架构层构是L1~L3层,决定了机器人的过硬素质,奠定了汽车的传感、控制与执行能力。

图片

L1层是机械层,它是“数智新汽车”的“四肢与躯干”。SDA采用的是全电控系统,支持L3+无人驾驶,同时,长安汽车也储备了线控底盘开发技术,在车身方面,采用一体化压铸和CVT等技术打造了长安新一代高刚性安全车身,碰撞可达五星安全要求。

L2层是能源层,它是“数智新汽车”的“心脏”。SDA采用的是全新一代“超集”动力系统,融合了碳化硅、直流升压、微核脉冲加热等领先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超级快充,充电5分钟即可续航150km,最高纯电续航可达900km。

L3层是电子电气架构层,它是“数智新汽车”的“大脑”和“神经网络”。在这一层,长安汽车构建了行业领先的“中央+环网”电子电气架构。它就像人一样有大脑、小脑和躯干,大脑就是中央计算机,有负责情商的体验计算机单元,负责智商的智驾计算机单元。小脑就是区域控制器,躯干就是个各种传感执行器。

图片

在区域控制器方面,长安汽车打造了网络管理、智能配电与域控集成一体化的区域控制器,它不再是传统的网关,而是进化为有智力的小脑,负责整车运动控制,环网具备网络节点自适应、故障自诊断、自恢复的能力。这也让CD701在同级产品中更具 “智慧含金量”。

操作系统层、整车功能应用层、云端大数据层是L4~L6层,决定了机器人的情商、智商水平,算力、算法和数据是它成长的基石。

L4层是操作系统层,它是“数智新汽车”的“心智”。长安汽车联合产业伙伴,自主打造的智能驾驶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由虚拟化引擎、性能域、实时域、抽象层、中间件等组成,构建了“硬件共享、软硬解耦、软软分离”的软件底座,为智能驾驶提供稳定保障。

L5层是整车功能应用层,它是“数智新汽车”的“技能”单元。基于端云一体的原子化服务与可编程能力,通过将整车传感、执行能力的抽象,把车窗、车灯、空调、音响等控制调节功能,做成一个又一个标准的原子化服务,结合图形化编排工具,实现全车控制积木化、服务编程可视化,同时将这些原子化服务能力和可视化编排工具开放给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而使新功能开发效率提升30%以上。

L6层是云端大数据层,它是“数智新汽车”的“知识”单元。长安汽车构建A I采标训仿测自动化数据产线,让算法成长实现智能自进化,让车越开越聪明。

为了让CD701真正融入用户的生活,长安汽车还打通了人、车、家三大入口,打造1+N+X的智能汽车硬生态平台。目前主要规划了智能设备管理平台、智慧坞/X—PORT、娱乐屏/Padlink三大产品,满足各类用户不同时期的场景化需求。

写在最后:

当下,针对“软件定义汽车”的具体实践方案的SDA平台架构已经成为长安汽车引领数智未来的底气。

SDA架构是围绕新汽车的一场底层变革,SDA的诞生,真正将汽车和新汽车区分为两个时代的物种。CD701无论从形态、功能、配置等方面来看,都已经完全被重新定义,能真正听懂主人的意图,场景完全由自己主导。

从长安启源CD701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数智新汽车的未来,也看到了未来人与汽车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465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