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英伟达遭反垄断调查,国产智驾芯片加速进入风口期

英伟达遭反垄断调查,国产智驾芯片加速进入风口期

汽车网评 1979浏览 2024-12-10 IP属地: 未知

针对我国芯片领域的限制正逐步加强,面对这样的局面,有观点认为我们正在被动挨打。然而就在12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全球科技巨头英伟达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依法决定立案调查,这一出乎意料的行动,无疑是一次关键的反击。



众所周知,英伟达最出名的就是做显卡芯片,过去显卡的功能也就打打游戏、搞搞图形相关工作罢了。但后来,由于GPU独特的技术原理,人们发现GPU还挺适合用来做比特币“挖矿”,之后又发现AI领域又能大显身手,于是如今的英伟达逐渐成为AI界不可多得的芯片巨头。


而如今国内大行其道的高阶智驾技术,事实上也大量采用了英伟达的车载智驾芯片,几乎被视为智驾芯片领域的标杆。其中英伟达的Orin X智驾芯片使用得较为普遍,单颗芯片的算力达到了254TOPS,很多车企出于提升算力、提升安全冗余的考虑,甚至采用了双Orin X的方案,算力提升至508TOPS。



这时候,不少人开始有些担忧,此时开展反垄断调查英伟达,难道不怕芯片被“断供”吗?事实上,在此前调查行动之前,相关从业者早已面临被“断供”的风险,面对一次又一次限制措施,自然也不可能再存在被友好对待的幻想。


而正因为在如此重压之下,中国芯片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在芯片领域,我们确实存在差距,但正因为相关从业者能正视这段差距,才没有放弃“投降”的念头,反而激发起追赶超越的决心。


回归正题,在车载智驾芯片领域,各大车企和相关供应商其实早就开始行动,并且陆续展现出研发成果,以应对被“断供”的可能。其中,辉羲智能早在今年10月份发布的光至R1智驾芯片,不仅采用了7nm制造工艺,还集成了450亿个晶体管,算力将大于500TOPS,性能方面接近英伟达的双Orin X方案。同时官方还透露,相关的智驾方案将在明年量产并首发。



而另一颗同样具备7nm制造工艺的“星辰一号”(AD1000),目前也已成功点亮,该芯片由芯擎科技打造,属于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公司,NPU算力高达512TOPS,并且实现多芯片协同,算力最高可提升至2048TOPS 。按照计划,该芯片将在2025年实现量产,2026年将大规模上车应用。



至于将高阶智驾作为核心技术的造车新势力,同样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今年8月份,小鹏汽车发布了首颗自研的AI芯片——小鹏图灵芯片,官方透露1颗即可实现L3+智能辅助驾驶,2颗则可以实现L4自动驾驶体验。而蔚来汽车研发的神玑NX9031,则采用车规5nm制造工艺。目前,这两款芯片已流片成功,而量身定造自然也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能更好发挥出相应的技术性能。



当然,这里举的例子仅仅是众多智驾芯片中的一部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各大具备车规级芯片研发制造能力的科技企业,预计会将目光集中在智驾芯片这一领域,甚至可以催生出一批全新的芯片企业。此外,华为整套先进成熟的智驾方案对于车企来说也是比较不错的选项,目前也有不少车企已经与华为合作。


因此在国内智驾技术领域,英伟达不是唯一的选项,随着各大相关企业和技术的发展,替代方案将会越来越多,选择也将更多元化,甚至能产生更优选项。相关部门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实际上只是发出了一个信号,芯片领域的限制,反而让芯片行业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强化竞争的环境,这才是真实意义上的反垄断措施。



汽车网评:不管是外行还是内行,芯片的研发与制造的难度都是有目共睹,但国内相关行业依旧有不少充满理想的企业和从业者,为了拿下这颗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努力。在高阶智驾领域,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已形成实力优势,即使遇到芯片限制的障碍,也并未能阻挡这一发展势头。可以预见,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将越来越强。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网评 1.6万粉丝    1.1万作品 关注 购车、用车、汽车界的八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