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华阳奥通汽车经销商退网,转而销售问界,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像华阳奥通这样的原豪华品牌经销商卖新势力车型,在近几个月并不少见。现在在华阳奥通的门口已经张贴公告表示,即日起不再进行一汽奥迪品牌的经销业务,同时承诺继续提供保养维修服务。
但是华阳奥迪此举影响远非表面上那么平静,也并不只是经销商更换销售品牌这么简单。“汽扯扒谈”了解到,实际上华阳奥通并非主动退网,而是一汽奥迪直接将华阳奥迪和另一外一家同样转投问界的郑州中升汇迪直接“清退”,并在内部经销商沟通群中对此事说明中,痛斥两家经销商“先斩后奏”行为。
显然新势力不仅抢占豪华品牌车型市场份额,现在也在经销商网络方面也展开“争夺”,二这将成为明年车市豪华品牌与新势力之间新的“暗战”。
背信弃义还是顺势而为
北京华阳奥通和郑州中升汇迪退网,在奥迪经销商内部也引发强烈震动。因为两家经销商都属于A级经销商。其中北京华阳奥通成立12年之久,不仅是北京最大的奥迪经销商,并拥有奥迪城市展厅和一汽奥迪培训中心;而郑州中升汇迪曾经是一汽奥迪全网TOP3的店。这样两家售后过亿的经销商,都转投新势力问界,对奥迪经销商网络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
针对两家奥迪经销商退网,一汽奥迪专门在一个与经销商沟通的群里做出了说明,内容如下:
“各位老总,最近有两个店退网跟大家通报一下,首先是郑州中升汇迪,未经品牌方同意自行决定转成华为,拆除logo开始土建装修,经销商想把奥迪展厅转到二手车展厅,该店曾是全网TOP3的店,运营能力很强;第二是北京华阳奥通,原来的店是‘奥迪天地’,投资巨大,品牌在去年已同意资产活化,把1号楼租给其他品牌,3号楼租给酒店,把新车、二手车、品牌培训中心集中到2号楼,但新车展厅建成没多久投资人希望把新车展厅再次活化给其他品牌,这个店也同样是售后亿元,人员团队非常优秀。
两个投资人都想保留奥迪授权,但迁到一个差一些的地址,把原址拿出来做新势力品牌,且未批先建,这两个店我们只能执行‘经销商协议’的约定,予以退网。这两个案例也通报给大家,希望大家了解品牌方的态度。
同时,也请大家做一个审慎的测算,一是该新势力品牌在商业世界上如此狼性的对待竞争,也一定会如此狼性的对待内外伙伴,有几个做新势力品牌盈利的?哪怕是目前最大的品牌。二是按照规划他的网点布局很短时间如此大发展,各位如果后进入是否能盈利?三是奥迪让大家持续相对稳定的盈利36年,新品牌能让你盈利多久?中升集团作为上市公司,有自己特定的压力和估值的考虑,非上市公司首先还是要考虑单店的盈利性。还是建议大家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从说明里文字像是一篇声讨檄文,可以看出一汽奥迪对于曾经的标杆经销商不顾及多年双方的盈利合作,在遇到困境时转投其他品牌的做法,不仅是愤怒,更感觉背刺后的痛心。
而从说明可以看出,两家经销商并非主动退网,而是希望将与一汽奥迪共同打造的奥迪展厅用来销售问界品牌,而将奥迪车型的销售展示,挪到其他“角落”。按照一汽奥迪的说法,两家经销商都是“先咱后奏”直接开干,这对于一汽奥迪无论在经营协议要求上,还是在“面子”上,都是接受不了的,所以一汽奥迪直接“清退”两家经销商,防止有其他经销商有类似的想法。
一位接近豪华品牌经销商人士对“汽扯扒谈”表示,在此次事件中,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站在厂家和经销商角度,各自的行为都有道理。近一两年受价格战影响,豪华品牌车型市场竞争激烈,经销商在销售方面赔钱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由于传统4S店经营模式影响,资金链存在很高断裂风险。这个时候经销商转投销售盈利更高,资金占用更少的新势力品牌,无可厚非。虽然当初豪华品牌车企对于经销商建设也有投入和扶持,但是经销商赚钱的同时,也为车企提供丰厚利润,因此双方谈不上对谁亏欠。
但另一方面,一汽奥迪提到经销商转去做新势力品牌,并不能保证盈利,也并非危言耸听。毕竟新势力品牌体量较小,车型销量有限。即便是销量“塔尖”的理想,今年销量预期也是一再下调,最终年销量在50万辆左右,与BBA销量相比仍有差距。所以新势力品牌车型销量有很大波动性,特别是与BBA庞大的市场保有量相比,为经销商带来售后维修保养差距更加巨大,所以多数经销商仍然保持观望。但以后在豪华品牌经销商展厅内,直接摆放新势力车型的“脚踏两船”行为,可能会面临被豪华品牌厂商严格处理。
问界真的是更好的选择?
从赛力斯的业绩报告来看,问界车型的利润着实让人羡慕,特别是M9车型,与BBA卖一辆赔一辆形成鲜明对比。而根据了解,北京最大的AITO用户中心,一个月佣金收入就高达上千万。而且问界传播声量大,背靠华为技术和管理扶持,带来很多营销效应,这对于处在困境中的豪华品牌经销商具有非常大吸引力。
比如声明里提到的郑州中升汇迪,是中升集团内的一家经销商。中升集团是全国性汽车经销商之一,截至6月底,在全国拥有419家经销店,其中269家为豪华品牌,150家为中高端品牌。与其他经销商集团一样,中升集团在上半年也陷入销量增长,但是利润几乎腰折的经营困境中。因此中升集团与赛力斯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分两批将旗下48家豪华品牌4S店进行品牌变更,包含40家AITO用户中心和8家鸿蒙智行用户中心。而这也带动中升集团上市公司股价短期内翻倍提升。
而一位从豪华品牌转投问界的销售人员表示,与其说是豪华品牌经销商转投问界,还不如说是豪华品牌车企把经销商推向了问界。曾经风光无限的豪华品牌经销商,现在按时发工资都困难,服务水平下滑得很快。还要面对车企不断下达的任务要求、质押大量资金。而在转到问界后,工作内容和收入关联更清晰也更直接。
那么问界是经销商更好的选择吗?从近几个月销量来看,即便在金九银十,问界销量也并不见明显增长。而在最新一周的交付量排行中,问界已经排到第5位,与只有一款车型的小米差距拉近。所以随着转投问界经销商数量逐渐增多,单店盈利似乎并不是那么乐观。而且目前问界售后维修保养业务量也并不大。
一位豪华品牌经销商店总与“汽扯扒谈”交流中表示,目前还没有想要转投新势力的想法。显然豪华品牌车企也意识到了经销商流失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安抚经销商也做了一些政策调整。所以近一个月,BBA销量回升很快。如果转投新势力的话,确实会优先考虑问界。因为相比其他新势力,问界各方面更为成熟,产品方面也更有潜力。除了M9,将推出的问界M8关注度很高,如果之后M7换新平台把实力提升上来,问界起码在几年内不会愁销量问题,这对于经销商而言已经足够了。有时并没法想的那么长远,先保证活下去最重要。
2025年以来,有关人形机器人的消息不断,无论是马斯克公布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预期量产目标,还是英伟达宣布推出“世界基础模型”NVIDIA Cosmos,推动人形机器人落地进程,以及近期国际科技巨头公司发布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情况,均体现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加速态势。
稳油 加电 谋出海,一汽-大众2025全速起航
来光顾“机器人小卖部”,机器人店员服务的怎么样呢?
2024Co客大会惊喜不断 安聪慧“官宣”全新大型高端插混SUV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汽车价格愈发亲民。回首过往,几年前不少车型购置时价格要十几万元,而如今,得益于各类政策补贴,十万元以内就能将其收入囊中。从整体市场表现来看,汽车销量呈现出良好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
经销商逼宫、被曝裁员、更换掌门人,还有多地经销商关店,这就是保时捷的2024年……
随着国家“低空经济”政策的发布,飞行汽车成了汽车市场的“新风口”,各大车企也瞄准了这个全新赛道开始布局。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汽车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比亚迪出口43.3万辆,同比增长71.8%,增速位列中国汽车品牌第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出口佳绩。
沃尔沃全球副总裁、亚太区CEO袁小林在2025新春致辞中用“2024年,不出意外的难。”这句话作为开篇,想必去年在车圈摸爬滚打的各位对“难”这个字都有着高度的共鸣。车圈如此之难,那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们熟悉的沃尔沃在袁小林的带领下整体表现如何?是不是同样过的很艰难,想必是一......
比亚迪重奖举报黑媒体线索者,打击黑公关,提升奖励上限至500万。起诉自媒体博主胜诉获赔201万。呼吁媒体人提供线索,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崛起。
奥迪,在进步中选择了“躺平”
近日,蔚来乐道品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原因竟是其被曝出强制要求销售人员购买自家汽车的消息。
Model Y焕新,激发了自主品牌的好胜心
宝骏×芭莎艺术联合举办2025年首场艺术展
2025年的北京现代,在双方股东注资80亿元之后,有新的发力。
宝骏享境颜值实力派全网首发!宝骏×芭莎艺术联合举办2025年首场艺术展
励新,驭变向前——第九届福建车市品牌盛典暨汽车人之夜“繁花”绽放
日本汽车进口协会1月9日公布了2024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中国比亚迪同比增长54%,达到2223辆,首次超过了丰田(2038辆)。这是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销量首次超越本土品牌,标志着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汽车出海迈出了新步伐。
辣椒汽车·热点关注:豪华品牌向来以沉稳著称,并具有令人尊敬的绅士风度。今年新年伊始,宝马和奔驰两大豪品牌巨头,似乎没有先前的风度了,开始公开上演2024年度销量冠军排名抢夺战。结果,奔驰只戴了三天冠军帽,就遭宝马打脸,并在宝马的数据面前,反而头上多了一顶“吹牛作假”的大帽子。
国补/地补+两万元现金红包,深蓝能否卷赢春节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