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15晚会都会聚焦各行各业的消费者权益问题,而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行业向来是晚会的“重灾区”。
汽车作为一家人的出行工具,质量安全关乎全家人的生命安全,对于安全问题我们也绝对是零容忍的态度。临近315晚会,本篇文章就预测一下哪家品牌会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上榜。
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最新召回信息,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时捷”)、捷豹路虎(宁波)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豹路虎”)、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泰兰蒂斯”)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保时捷911装配错误导致安全隐患
保时捷此次召回的车型是2023年2月16日至2023年7月19日期间生产的911系列汽车,共计190辆。
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由于装配错误,后排安全带扣部分固定在铝隔音垫上,可能会造成紧固螺母松动,在发生碰撞时,导致安全带扣螺栓连接失效,从而增加后排乘客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保时捷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委托授权经销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检查安全带扣螺栓连接,修复隔音垫,必要时重新拧紧螺栓。
此次保时捷的态度还算诚恳,相比此前曝光的“转向柱”事件,保时捷明显学乖了。前两年保时捷就在国内交付的一批新车中,将“电动转向柱”改为“手动转向柱”且没有在排产、发运等前期环节告知车主,已经涉嫌欺骗消费者。如今主动召回安全隐患车辆也是表明了态度的转变。
虽然主动召回,态度值得肯定,但其作为超豪华品牌,保时捷在质量安全方面却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问题,出现装配错误这样的低级失误实属不应该,要知道此次召回的911系列售价在百万以上,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也让消费者对保时捷的超豪华品质存疑。
目前保时捷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转型缓慢,国内消费者已经找到了更多保时捷“平替”,希望保时捷可以重视安全质量问题,否则保时捷在中国就只能讲品牌历史的故事了。
路虎卫士安装不到位致安全隐患
捷豹路虎召回的车辆是自2020年3月2日至2024年7月2日生产的部分进口2020-2025款路虎卫士汽车,共计54辆。
召回的原因是在售后市场安装的凸起式车身进气口因零件尺寸公差问题可能安装不到位,导致使用过程中脱落,影响其他交通参与者,存在安全隐患。
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凸起式车身进气口下部的安装方式进行改进,确保零件正确固定在车身上。
作为传统豪华品牌,捷豹路虎在性能与设计上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但说到质量,捷豹路虎车主都是一肚子苦水,质量问题实在是太多了,除了此次召回的安装问题以外,许多卫士车主也反映了卫士存在电子原件、车身漏水、车灯积水等其他质量问题。
一位车主表示,自己2022年12月购买路虎卫士90,使用两年,两万公里,地库停的多,也没爬山更没涉水,只是城市代步,全程4S保养!2024.8.8日进店保养,因当天我们当地下雨没太在意,回到家发现后备箱进水,又和4S反应,没有得到回应,第二日发现中控屏不亮,联系4S托到4S拆解才发现底盘进水,所有电器原件泡水!控制模块损坏!
经过4S店,厂家技术确认非人为问题,属于制造是车身结构胶密封有漏洞没有密封到位。
4S店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只是维修,该车主无奈的表示,这车价格算高的了,没想到质量这么差,自己是买到真路虎了。
也有许多车主反应,自己的卫士电气故障和蓄电池过低,无法启动车辆。4S店回应是发电机和电瓶中间有个电子元件坏了,维修就需要更换配件,等待周期就要至少一星期,严重影响用车。还有车主因为这个问题被困在了路上,只能等待救援。
捷豹路虎近年来销量不断下滑,一方面是自主品牌电动化冲击,另一方面也是其在质量上不争气,喜欢捷豹路虎品牌的消费者看到这样的质量后也是望而却步,选择了其他品牌。所以质量问题不解决,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也很难迎来突破。
斯泰兰蒂斯制动问题致安全隐患
斯泰兰蒂斯召回的车辆是自2025年3月17日起,召回2019年5月29日至2019年11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朱丽叶、斯坦维汽车,共计303辆。
召回问题是由于制造过程偏差,制动踏板和制动助力器的紧固螺栓连接可能出现松动,导致制动踏板行程变长。极端情况下螺栓连接可能松脱,制动性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是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检查并按规范要求重新组装紧固螺栓,以消除安全隐患。
和捷豹路虎一样,阿尔法罗密欧作为意大利进口品牌,也是消费者心中的“爱不起”品牌,质量问题一直是这个品牌的通病。许多车主就反应自己的车车机无故乱码、燃油模块故障等问题,只能期待自己的车毛病少一点。
一位Guilia 2017款豪华版的上海车主就表示,自己2018年5月购买 ,目前87000公里,在高速行驶中发动机瞬间熄火,目前检测结果是燃油模块故障配件需等待3个月。我要投诉 第一,模块损坏属于个案还是通病,目前上海有几十辆同样问题的车辆在等待维修。第二,配件需要等待那么久,目前无法用车的损失如何解决。
一位Stelvio斯坦维车主表示,原车自带水箱用了3年出现漏水现象,必须要跟换改款的水箱才行,谁知才换没多久abs 泵又坏了,去修理厂人家告知,是因为雨挡排水是往abs 泵那里排的导致进水,我真是无语了还有这操作,换一个又要几大千,关键还过了质保期,只能自己掏钱。真是无语死了。
保时捷、捷豹路虎、阿尔法罗密欧作为豪华品牌,性能与设计让其享受着品牌溢价,本应给到消费者豪华品牌应有的品质,但这些品牌却在质量安全上让消费者担忧,实属不应该。
即便是未能登上315晚会,也希望这些品牌能以此为戒,在安全质量上作出表率,不然在电动化大潮之下,不注重品牌质量,被中国消费者抛弃也是迟早的事。
银河星耀8上市在即“减配”换低入门价?
在企业的财务体检中,资产负债率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衡量经营风险,亦能体现资本运作效率。其公式简单(总负债/总资产×100%),但背后的逻辑却需结合多维视角综合判断,既要摆脱“非高即坏”的偏见,也要警惕隐性风险。
2025年5月,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让其再次成为了车圈顶流,但这次不是因为性能炸裂,而是因为一场关于装饰还是功能的争论。直到近日,小米汽车的官方回应,承认碳纤维开孔设计“主要为了造型复刻”,仅附带辅助散热功能,彻底撕掉了“空气动力学”的标签。这场风波看似是营......
做了很多年的各位二手车老板,你们会签二手车销售合同么?
2025年5月7日,阿维塔科技宣布,阿维塔12 2025款焕新升舱,推出纯电和增程双动力,共6个车型版本,官方指导价为26.99-42.99万元,权益与功能配置全维升级,权益后到手价为25.99-41.99万元(限时权益自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新增岱红内饰配色、2款......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华为与江淮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以“陆地游艇”之姿亮相,其展台前密集的西装身影中不乏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奔驰的高管团队。
插混好还是增程好? 不同观点激战中国皮卡消费趋势研讨沙龙
汽车“铝换钢”逐渐成为常态,用钢材会影响车辆性能吗?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8日,领克汽车旗下全新旗舰力作领克900正式上市,推出1.5T Halo、1.5T Ultra、2.0T Ultra 、2.0T探索版四大配置,限时售价28.99万元至39.69万元。
2025年4月29日,中原证券(601375.SH)正式宣布,张秋云女士接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原董事长鲁智礼卸任后继续担任董事。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这家河南省最大券商的领导班子完成新老交替,未来战略方向备受市场关注。
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同时华为预告了该款电脑将于5月19日发布。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在活动上宣布,华为终端全面迈入鸿蒙时代。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个计划得到实施
岚图全面进入L3级智能时代,它是如何为用户安全兜底的?
2025年上海车展,智驾不再是车企宣传重点,也少了雷总这样的话题人物,车展已经回归到了认真讲产品、技术、战略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那些强势的自主品牌以外,本届上海车展也是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分水岭之战”。
日前,我国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石头科技(688169)对外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净利润首次跌破10亿元创十年新低,多品牌承压转型待解。
大型SUV车身长度一般都超过5米,车辆的转弯半径通常比较大,导致驾驶难度高、灵活性较差,开起来非常笨重。在面对出地库、窄路掉头等日常场景,都要反复倒车调整,还很容易剐蹭,对新手小白很不友好,所以“转弯半径”是买大型SUV时的必看参数。
中国车市的竞争史无前例,那么各家车企的财务状况又怎么样呢?中国车企和国际车企相比较,谁的日子更好过一些呢?
蒙迪欧2.0T,6秒级的零百加速,喝92号油,在没有金融补贴的前提下,价格已经到了15.98万,而且终端实际大概14.5万左右就能拿下,现在买是不是很划算?
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 2024 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 60% 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 80%。 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投资与研发投入。放眼全球,国内外主流车企总负债处于较高水平,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总负债也越高。因此全球头部车企总负债普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