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在智驾方面的步子迈得超乎想象的大。3月18日,广汽集团发布广汽智能科技品牌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迭代升级至6.0版本,并正式赋予中文名为“星灵智行”。今年内将启动国内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销售,业内首款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下线交付,2026年初推进L4自动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
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迭代升级至6.0版本,并赋予一个全新的中文名字——“星灵智行”。同时,随着智能驾驶从基于规则的分段式智驾,进入AI驱动的一段式端到端高阶智驾,ADiGO PILOT智驾系统将升级为ADiGO GSD,成为可以主动思考、逻辑透明的“驾驶者的第二大脑”。
广汽智能科技品牌“星灵智行”
广汽的三年“番禺行动”深化为“智行2027”行动计划,目标在2025年广汽产品智驾水平稳居中国第一阵营,2027年广汽产品智驾水平和研发能力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广汽三大自主品牌将被赋予不同的使命。昊铂定位为智驾引领者,旗下全系产品已标配高阶智驾,新推出产品将全系标配城区NDA(导航驾驶辅助系统)。传祺、埃安定位为智驾普及者,旗下全系产品均搭载智驾和自动泊车,主流车型全部搭载高阶智驾。
3月底广汽旗下众诚保险将为昊铂、传祺、埃安的车主推出专属的智驾保障,最高保障达300万元,进一步解决消费者对于智驾的后顾之忧。
发布会上,广汽集团宣布,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销售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乘用车。2026年广汽将加快量产上市节奏,推出更多的L3自动驾驶产品。
在L4无人驾驶领域,广汽和滴滴自动驾驶合作的具备全球化适配能力的业内首款L4无人驾驶前装量产车型将在今年内下线交付,2026年初,广汽将成为国内首家前装量产L4无人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并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构建“AI+智造+运营”L4商业生态闭环。2027年,广汽将正式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无人驾驶车型,技术走向全球市场。
在L4 Robotaxi商业化运营方面,广汽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广汽通过旗下如祺出行和战略合作伙伴小马智行,在北上广深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五个地区运营,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00圈。加上广汽L2智能驾驶服务近140万用户,积累近40亿公里海量数据。
除了Robotaxi外,在商用车板块,广汽孵化的祺迹汽车的全球首款L4 Robobus已经量产,预计今年内在广州推广部署至少100辆。
此外,广汽孵化的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推出了GOVY AirCar和GOVY AirJet两款飞行汽车,力争年内启动预定。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并率先在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今年,广汽多模态交互系统HMI 6.0将量产,实现更简便易用的流场交互体验,并实现所有主流品牌手机与智能座舱的跨端互联。2027年,广汽的产品将成为能共情的移动生活伴侣,为消费者带来全场景、全智能、生活化的情感交互。
广汽智能座舱将实现四大核心思维能力的全面进化
三个司机观点:
智能化时代,每个车企都在攀登高峰。广汽通过三年“番禺行动”深化“智行2027”行动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智能化。传统车企正在向科技企业迈进。未来,中国品牌也许将引领世界汽车智能化的浪潮。
够复古,够方正。一台08年的G55,原漆,整备好,车况超棒。整车真的闪闪发亮啊
福特或终止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
本刊记者查阅软通动力5.8号公告了解到,软通动力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此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3.7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主营业务发展,涵盖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项目、AI 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软通动力怀来智算中心(一期)建设项目、计算......
电动汽车故障率远低于燃油车,为何依然有部分车主表示不满?
日前,多家自主车企陆续公布了自家的4月销量数据。
我跟小米从来也没翻过脸,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烧机油修复后如何做到三十万公里不烧机油
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迎来里程碑式新突破
全新XC70续航突破200km,填补豪华市场空白
比亚迪“造人”加速:新能源巨头抢滩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风靡各界名流
这个五一,阿维塔的公关加了几天班。一则质疑阿维塔12风阻系数造假的消息打破了假期的平静。
“油电切换”进行时,专家共寻新时代皮卡“技术路线最优解”。
收归吉利后,极氪未来路向何方?
奔驰宝马奥迪,拿什么守住自己的豪华?
中国首冠!比亚迪海狮07EV全程见证
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2024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80%。
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协同,吉利正从 “规模增长型” 向 “价值创造型” 企业转型,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整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汽车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其高负债特征常被贴上“高风险”标签。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全球主流车企负债率普遍超过60%。这种高负债是行业发展的共性规律,还是潜藏着结构性风险?通过对比国内外车企的负债规模与构成,或许能揭开汽车产业的生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