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中国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可能在今年年底就要结束了。
日前,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激增264%;总销量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达48%,渗透率突破52%。
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标志着吉利在新能源转型、品牌整合与技术驱动三大核心战略上取得了关键突破。
为了真正实现回归一个吉利,在业绩发布会上,吉利还宣布了收购极氪后的人事调整。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交易完成后,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另外,现任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
吉利表示,未来各品牌将通过围绕用户需求和清晰的品牌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供应链与制造、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规模化效应和体系化优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回归一个吉利。
吉利打的是集团化作战
目前华为打造的鸿蒙智行就是集中资源,然后根据各个合作车企的不同情况进行产品开发与匹配,这样操作不仅效率高,还能对症下药,也能在细分市场快速上量,这是传统车企需要学习的地方。
吉利汽车近年来的最大变革在于其“一个吉利”战略的深化。通过品牌整合与资源协同,吉利逐步从分散的多品牌运营转向聚焦核心竞争力的集团化作战模式,这和鸿蒙智选的策略也是殊途同归。
2024年《台州宣言》发布后,吉利将几何并入银河,极氪与领克合并,并整合雷达、翼真等品牌,形成“吉利汽车集团”(面向大众市场)和“极氪科技集团”(冲击高端)两大主体。这种分层定位既避免内部竞争,又通过技术共享降低成本。
例如,研发层面通过架构通用化(如GEA与SEA共享70%零部件)降低30%研发投入,采购端通过中央采购体系节省数十亿元成本。
2025年5月宣布收购极氪全部股份,标志着品牌整合进入新阶段。极氪的高端技术(如浩瀚智驾系统)与吉利的规模化制造能力结合,进一步释放协同效应。
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实现核心净利润盈亏平衡,验证了这一战略的初步成效。
多维爆发的底层逻辑是协同整合
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实现总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6.7亿元,同比增长264%。销量端表现亮眼,集团累计销售70.4万辆,同比增长4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其中,新能源车型贡献突出,吉利银河、极氪、领克三大品牌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达33.9万辆,同比增长135%,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吉利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突破,是其销量爆发的底层逻辑。
技术领域,自研神盾金砖电池覆盖超级快充(800V)、高能量密度(400V)及混动场景,支撑多品牌车型需求;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将馈电油耗降至2L时代,成为插混市场的技术标杆。
作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布局的车企,吉利推出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从入门到高端车型的5级方案,算力最低标配100TOPS,并率先应用于银河系列。星睿智算中心与AI大模型的应用,将研发效率提升20%,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
GEA智能架构打破传统限制,整合硬件、系统、生态与AI,成为新能源车型开发的“母体”。其中银河品牌依托GEA架构,实现产品快速迭代,一季度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214%,成为最快冲击百万销量的新能源品牌。
“协同整合是当前吉利控股的重要战略,吉利汽车力争实现研发层面数以10亿元的节省、采购层面节省几十亿元的目标,达到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双下降的显著效果。”吉利汽车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东辉表示。
市场不容错快速整合图一个吉利
尽管吉利已迈入高质量增长轨道,但挑战犹存。
面对价格战压力,吉利一季度毛利率15.8%,同比仅微增0.2%,显示成本管控与规模效应尚未完全对冲价格竞争。
目前虽然银河品牌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但也需在年内突破百万销量,这样才能直面比亚迪元Plus等竞品的市场份额争夺。
再加上智能驾驶与AI技术的快速演进要求持续高投入,如何平衡研发开支与盈利将成为吉利控股的长期课题。
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吉利公司通过管理层的重新架构,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决策与执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台州宣言》发布后,吉利在产品战略上已形成共识,资源战略上进一步聚焦协同,未来将继续建立统一架构,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杜绝重复投资。整合后集团将实现整体效益超5%,研发效率、管理效率及营销效率达到15%~20%。在品牌布局方面,吉利将继续强调差异化,打造四大品牌生态圈,强化在细分市场打造爆款产品的能力。”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表示。
吉利汽车的2025年开局,展现了中国车企从“规模扩张”向“技术+生态”竞争跃迁的典型路径。其成功不仅在于战略前瞻性与执行力,更在于将制造业根基与智能化浪潮深度融合,叠加管理层面的快速调整,日后统一的管理架构,可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杜绝重复投资,进而提升整个吉利的集团化作战力,这是值得传统车企需要学习的地方。
未来,若能在品牌高端化、技术壁垒构建与全球化运营中持续突破,吉利也有望真正实现从“中国的大众”到“世界的吉利”的跨越。
月16日,泰国罗勇府的现代化工厂内,一辆深蓝色车身的新能源汽车深蓝S05右舵版缓缓驶下生产线。这不仅是长安汽车全球累计生产的第2859万辆车,更标志着其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的正式投产。中泰两国政要、合作伙伴及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
璀璨如钻,驭世无双——劳斯莱斯库里南的传奇与奢华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其首款液晶调光膜“墨影瞬光”的全球首车上市媒体沟通会
标志长安汽车进一步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的跨越,“海纳百川”迈入全新阶段。
关税战停手,道朗格却要“退出中国”了
5月16日,A股指数震荡调整,而中药板块表现却很强劲,中药龙头以岭药业以5.55%的收盘涨幅高居板块涨幅榜前列。全天成交额超过10亿元,是前一个交易日的6倍多,创下近期成交量新高。种种迹象透露出,有资金正在大举买入。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海纳百川”计划迈入产业出海新阶段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对这种典型的“黑公关”行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同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不要为黑而黑,网络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试法。
每一次碰撞都是对汽车安全极致追求的实践
传承品牌深厚积淀,bZ5新车进化下线
近日,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比亚迪挡位设计的雷同内容,以R挡在前D挡在后反常规为话术进行恶意攻击。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发布声明,将对这种典型的“黑公关”行为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同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不要为黑而黑,网络是有留痕的,不要以身试法。
在5月15日正式命名的“安吉安盛”轮,载着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开启欧洲首航。
走出去,深耕海外市场——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
一汽丰田“双向奔赴”定义合资车企新典范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货车司机从业人员约3800万人,承担着全国超70%的货运量。随着公路货运的发展,驻车锂电池成为保障长途行车与驻车生活的关键装备。
攥指成拳,吉利汽车正在积蓄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用户体验升维催生了独特的“M9现象”。
大车依然好开,四驱长续航大五座拉满自由驾控体验
4月品牌终端销量排行出炉,前十除了上汽大众微长外竟全线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