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工信部明面“清旧账”,实为立新规!

工信部明面“清旧账”,实为立新规!

百姓评车 718浏览 2025-07-11 IP属地: 未知

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初审情况的公示》(下称《公示》)。开展了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

工信部明面“清旧账”,实为立新规!

《公示》显示,多家车企在2016-2020年间的补助资金申请与实际核定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比亚迪和奇瑞的核减金额均超过1.4亿元。其他车企,北京新能源5年核减9700万元,

东风汽车4年核减超3700万元。

工信部此举更深层的意义是,在外界传达一个信号——完善数据平台监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也就是说,以后的监管将会更加精准,各家车企们要谨慎行事。

补贴的时代背景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纯电动车占比67.98%(40.9万辆),插电混动车占比32.02%(9.8万辆)。彼时还处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阶段,政策、市场和技术均处于快速变革期,出现了典型的“政策驱动”特征,同时也暴露了粗放增长模式下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部分车型电池组“缺斤少两”,或虚标续航里程,公告参数与实际差异较大;部分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将车辆销售给自家租赁公司,领取补贴后车辆闲置。很多企业造车的最大动力是“为了补贴”,而非市场需求。

工信部明面“清旧账”,实为立新规!

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乱象,有关部门抬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对于中小车企而言,审查条款的增多意味着需在研发能力提升方面加大投入,过去简单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这些新规定的要求。此外,新规中还推行了企业诚信自律承诺制度,加强了生产的一致性管理。这一点尤为重要,稍后要考的。

在补贴标准上,有关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乘用车以纯电动续航行驶里程(R)为标准,具体补贴如下:纯电动乘用车100km≤R<150km每车2.5万、150km≤R<250km每车4.5万、R≥250km每车5.5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R≥50km每车补贴3万元。

相比2013年-2015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纯电动乘用车的续驶里程由大于等于80km提升至100km,补贴减少0.5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补贴减少0.5万元。

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补贴政策,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辆,插电混动3.15万元/辆,与国家补贴合计不超过车价60%;充电补贴,纯电动乘用车额外补贴5000元/辆。

以上,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代背景。

和价格战有关系

这一次,工信部旧话重提,把《公示》又翻了出来。这和前不久的多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对车市恶性价格战进行管控有着直接的联系。

工信部明面“清旧账”,实为立新规!

2025年5月末,中国汽车市场掀起新一轮降价潮,头部车企率先发起价格攻势后,行业迅速形成连锁反应,引发全行业参与者的跟进。工信部表示将加大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

随后,工信部、商务部以及发改委密集约谈了多家车企一把手开会,要求这些企业不参与没有底线的价格厮杀。同时,他们还被要求上交利润报表。此外,工信部还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此前的抽查是企业提供“特供检测车”,是有可作弊的空间的,现在则是从生产线到4S店随机封样,避免企业“特供检测车”;违规企业将面临“三重处罚”:公开通报(舆论震慑)、暂停产品《公告》(禁止销售)、暂停新产品申报(限制新品上市)。

这个一致性检查就和刚才说的“一致性管理”对上号了。这里,我们不能简单下结论说此前的管理是有问题,而是说随着新车新技术的进步,现在的车辆生产和设计无论是在供应商还是技术上都更加复杂,而此前的市场情况则是相对简单。也就是说时代变了,市场环境也变了,产品更加先进了,所以现在的检测规则也要提升。

工信部明面“清旧账”,实为立新规!

此次工信部开展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表面上清算陈年旧账,实则还是震慑现在的价格战。

2020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为6.2%,2023年降至5.0%,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跌至3.9%,创十年新低。同期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5.6%。客观地说,恶性价格战已经给中国汽车行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冲击。我们试想一下,行业内超过94%的利润总量都被少数几家企业给拿走了,剩下的不到6%的利润被市场绝大部分车企分享。只有几家大厂凭借几十年积累,勉强维持微利,其他数量巨大的非头部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这种情况无论用什么样的市场规律都解释不了。

工信部此次动作,反映出主管部门正在更进一步的“精准监管”,在保障行业可持续政策发展的大框架范围内,让市场进行充分的自由竞争,淘汰低效产能,推动技术升级。

百姓评车

工信部此次清算审核,看似是对历史账目的梳理,实则是对当前行业乱象的精准警示。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粗放增长时代终结,合规与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920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