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车印记 1209浏览 2025-07-15 IP属地: 未知

近日,一汽奥迪Q6L e-tron在中汽中心·天津碰撞试验室迎来了一场突破常规的全链路安全试炼。此次由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严苛测试,以创新的TOP Safety整车安全挑战、TOP Electric电池安全挑战组成的全链路安全试炼,通过远超行业标准的碰撞测试,全方位验证了奥迪在新能源时代的全域安全实力,旨在以深厚的德系安全基因,重塑电动汽车安全标杆。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一汽奥迪携手中汽中心打造“TOP Safety 整车安全挑战”

全链路试炼,挑战安全极限

安全为先,是豪华汽车品牌的底色。作为本次“TOP Safety整车安全挑战”的核心环节,一汽奥迪Q6L e-tron直面了一场模拟复杂城市道路风险的极限安全挑战。挑战场景设定在一个T字路口:车辆行驶过程中,突遇前方横穿马路的儿童假人,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成功识别并紧急制动刹停,未发生碰撞。随后一辆重达3吨(模拟城市常见物流货车重量)的失控货车,以50km/h的速度从侧面垂直方向撞向Q6L e-tron左侧车身第二排区域。巨大的撞击力瞬间使得车辆发生旋转,右侧第二排位置与刚性柱体(模拟路侧坚固的灯杆)发生碰撞,形成难度极高的“货车侧撞+固定柱体夹击”的连环碰撞测试。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成功识别儿童假人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一汽奥迪Q6L e-tron 碰撞前处于货车与刚性柱体之间

相较于国标对于侧面碰撞的标准(0.95吨移动壁障车、50km/h碰撞速度),此次安全挑战使用了3吨货车以50km/h进行撞击,碰撞势能可达国标的3倍水平。结合随后发生的柱碰测试,连续的两次强烈碰撞中间没有缓冲,难度大大飙升。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货车侧面碰撞与刚性柱体碰撞叠加的连环碰撞

出色碰撞结果,彰显全域安全

碰撞能量是衡量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更高的能量意味着对车身结构与吸能设计提出了近乎极限的挑战。优秀的工程设计,正是通过科学引导车身在可控范围内有序溃缩,将致命的碰撞动能高效转化为可承受的变形能。能否在电光火石间最大程度地化解冲击,是评价车辆安全性能的核心标尺。一汽奥迪Q6L e-tron直面这一远超国标的3倍能量考验,正是对其结构安全与能量管理能力的有效验证。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碰撞后一汽奥迪Q6L e-tron车身结构完整,A、B、C、D柱均未发生结构性失效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右侧柱碰位置被侵入量较小,乘员舱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结果显示,一汽奥迪Q6L e-tron车身结构完整,A、B、C、D柱均未发生结构性失效,两次挤压下乘员舱依然保持足够的生存空间。安全带正常预紧点爆,侧气囊、侧气帘及中央气囊正常展开,全车假人伤害值均处于优秀水平。电池组在遭遇“夹心式冲击”后几乎无变形、无位移,经受住几何形变与短路风险双重考验,未发生冒烟、起火、爆炸或电解液泄漏。高压系统在毫秒级内完成高压断电,有效避免短路造成热失控风险。通过科学的走线,有效的结构保护,以及冗余的功能设计,保障极限场景下低压电正常工作。

半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红色应急拉手正常弹出,前排车门可正常打开,电动座椅可调节;车窗自动下降,保障车内空气流动。碰撞后双闪及时开启,E-CALL及时启动并接通人工。从坚若磐石的乘员舱结构,到周全可靠的碰撞后救援机制等,每一个安全细节都交出了高分答卷。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侧气囊与中央气囊正常打开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半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红色应急拉手及时弹出

高规格安全体系,实现全方位保护

一汽奥迪Q6L e-tron在本次“TOP Safety整车安全挑战”的成功表现,正是源于其专属的“赛车级”笼式安全车身以及丰富的安全配置,为广大客户构筑了全链路的安全。车身高强度钢+铝合金材质占比83%,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占比34%,最大抗拉强度达到2150MPa,整车扭转刚度更是达到46150N·m/Deg。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一汽奥迪Q6L e-tron 拥有“刚柔并济”的高强度安全车身

出色的车身材料只是基础,碰撞安全是一项高度系统化的精密工程,绝非依靠材料的简单堆砌,需要“刚柔并济”,在需要高强度支撑、抵御变形的关键区域使用最坚硬的材料;在吸收和溃缩能量的缓冲区,则要选用相对“柔软”的材料。哪里该“硬”,哪里该“软”,都经过精确计算与匹配。

无论是侧碰还是柱碰,碰撞都是直接作用在二排薄弱区域,一汽奥迪Q6L e-tron通过加强车顶纵梁设计,将碰撞力传导到A、C柱。配合最高2150Mpa超高强度的热成型钢用料,显著提升车身刚性。此外,后排座椅底架内置高强度支撑桁架,与中央通道加强筋联动,进一步防止乘员舱横向塌缩。电池组安装区域超高强度钢覆盖率近100%,配合4横3纵布局能够更好化解侧碰的撞击力。多种工艺共同构成强化车身结构,不仅让乘员舱在严苛的碰撞下结构完整,更有效保证电池安全。

此外,一汽奥迪Q6L e-tron提供主副双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中央气囊、前后排头部安全气帘共7个,并提供后排侧气囊选装气囊2个。其中,头部气帘具有6s保压设计,能进一步防止对乘员,尤其是防止对后排安全座椅上的儿童造成二次伤害。作为百年造车专家,奥迪凭借深厚的造车经验,不仅在车身材料使用、结构设计上表现出众,更通过丰富的主动及被动安全配置,实现极致安全性能。

严苛的开发&验证标准,铸就全场景安全底气

一汽奥迪Q6L e-tron拥有严苛的安全开发及验证标准,经历了76次碰撞,301次行人保护实验,16次静态强度实验等,覆盖各类常见的真实用车场景及极端场景。其中,严苛程度远超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车顶抗压测试标准,使得一汽奥迪Q6L e-tron车顶最高可承重达10吨,相当于4.5台一汽奥迪Q6L e-tron的重量。

奥迪始终将安全视为生命,在全球拥有220名安全专家,每年进行1,000多次复杂碰撞测试,约20,000次虚拟事故模拟,不断致力于开发新的安全功能,确保对车内驾乘人员实现全方位、全场景保护。

“战损”电池面临严苛考验,第二轮安全挑战即将开启

此次极限试炼,一汽奥迪Q6L e-tron凭借极致安全的车身结构,成功挑战超行业标准的严苛测试,不仅彰显奥迪在新能源时代的全域安全实力,更重新锚定了电动汽车安全的标杆高度。后续一汽奥迪还将对此次碰撞后车的“战损”电池,进行第二轮严苛的“TOP Electric电池安全挑战”测试,更多表现敬请期待。

一汽奥迪Q6L e-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印记 11.8万粉丝    3232作品 关注 路上没留下痕迹,但车已经驶过……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