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车才能通过上汽大众的“终极考核”?是零下三十度仍能轻松推开的车门,是高温暴晒后车内依旧清爽的空气,还是跑过十万公里还像刚提车时一样扎实的底盘……这些藏在日常使用里的细节,恰恰是“品质”最生动的注脚。
当我们走进上汽大众的研发与验证试验室,才真正读懂“品质”二字远不止于表面,这里的每一台设备、每一次测试,都在诉说一个朴素的道理:好车从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被工程师们带着近乎苛刻的坚持,一点点“磨”出来、“炼”出来的。
但对于中国车市每年新增的千万级新手车主而言,要让他们真正读懂这种关于质量与安全的 “隐性共识”,并非易事。或许也正因如此,不少车企近年纷纷投身“概念竞赛”:术语越造越新潮,标准越喊越夸张,新车上市动辄标榜“千万公里路试”,用数字代替扎实的说明。
在日前举办的上汽大新一期众品质开放日活动中,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教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1000万甚至1500万公里,如果指一辆车(的设计行驶里程),既不可能,也没必要。1000万公里肯定不是作为验证汽车可靠性、耐久性的品质指标来设定的。
所以,当我们熟悉的质量指标变成了模糊的“营销词”,消费者又该如何判断?
品质,其实是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好的
当你在短视频上刷到车企把样车放在阳光模拟试验室“暴晒”、在雨淋密封性试验台上经历“水刑”、在四通道振动平台上反复颠簸时,一定会恍然大悟,每辆车的耐用性和品质好坏,其实都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
区别在于这家车企是不是用心了,或者说,消费者在这家车企心中的“砝码”到底有多重。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表示,汽车工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大批量生产;二是涉及生命安全。既是大批量,又与用户生命相关的产品,质量要放在重要的地位,需要有一整套质量保证。
对上汽大众来说,安全是上汽大众的底线,也是法宝和DNA。
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说,我们可能并不了解一辆车出厂前会经历什么样的质检流程,但2800多万上汽大众车主一定会记得上汽大众的车用得住、问题少、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事实上,这种上汽大众车“开不坏”的产品品质标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并不是靠广告和营销堆出来的,而是上汽大众的工程师站在用户最容易忽视的角落,把所有潜在问题都提前想了一遍。
或者说,把能趟的雷都趟了一遍。
好的品质,也是要被“折腾”出来的
车门会不会出现异响?下雨天会不会渗水?开关门顺不顺手?胶条是不是早早老化了……
这些听起来琐碎却真实的质量问题,正是这次上汽大众品质开放日活动中,记者直击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没有广告词、没有滤镜的试验场,品质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在各种极限工况“折腾”出来的。
在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看来,定义一款车能否进入市场,上汽大众有“一杆秤”。
一头挂着上汽大众对消费者的承诺,另一头是上汽大众一直践行并坚守的品质、质量和安全理念。而这杆秤称量的信心,来自上汽大众稳定的试验资源和完备的开发与验证体系。
在阳光模拟试验室里,车辆会经历一场为期25天的极限曝晒。这不是普通的紫外线灯,而是可以模拟吐鲁番和海南的极端光照环境,每一束光、每一度温差都在验证塑料件是否会变形、密封条是否会老化、皮质内饰是否会褪色。
在门盖强度试验室里,车门要被强制开关10万次,相当于正常30年使用频率。试验过程中还要经历-30℃至80℃的交替考验。这个时候,你会突然意识到,上汽大众的车之所以“十年如新”,是因为早就经过了无数次严苛挑战。
来到四通道液压振动平台上,整车要模拟各种烂路、坑洼、颠簸场景,连续运行四周,相当于完成30万公里的强度挑战。很多人说上汽大众的车结实,而这里的工程师还要验证的,是这份“结实”到底能扛多久。
在雨淋密封性试验台上,上汽大众模拟了22种常见涉水场景:暴雨停放、高速暴雨、自助洗车、高压水枪直喷……甚至还要加上倾斜车身、负压模拟等极端挑战。这些远超现实环境的考验,只为确保每一根密封条、每一个排水孔都在现实中顶得住。
这不仅仅是一个车辆生产过程,它更关乎品牌与用户之间的长期信任。虽然大部分消费者看不到这些背后的测试和工作,但每一次的使用体验,无论是顺畅驾驶还是持久耐用,都在默默证明这种品质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体系要提速,底线不能退
在如今这个高速创新不再以年为单位衡量进展,而是以月为进度条,像百米冲刺一样拼立项、拼投产速度的时代,谁能压缩周期、快速迭代,谁就有机会先抢到风口。
在本次品质开放日中,陶海龙告诉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中国正引领汽车工业潮流,上汽大众一定会积极拥抱这样的变化,也深度参与其中。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会推出很多新能源、智能化的产品,无论是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插混/增程产品都会走向市场。
当然,这意味着效率变得很重要。在这方面,上汽大众早已把原本54个月的整车研发周期压缩到了24到36个月,整体效率提升超过30%。但最关键的是,这份提速并不是靠砍流程省出来的,而是靠体系能力把效率提了上去。
问题看似复杂,但其实并不繁琐,关键是坚定的决心和执行的恒心。
换言之,由之前的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顺序测试,到如今的“提速不减质”,通过增加测试资源、优化流程,实现了效率提升。比如,一个典型的案例是MEB平台前副车架,原本一个台架4个零件,总时长8周,现在两个台架同时运行各2件,总时长缩减至4周。
当然,追求效率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开发流程都要压缩时间。上汽大众很清楚,真正关系到一辆车“开不坏”的地方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反而要“慢工出细活”。
比如,行业中常见的耐久测试大多只做3万公里,而上汽大众直接做到了10万公里,模拟强度相当于30万公里的实际驾驶。而且,在极端气候条件的可靠性测试也要跑满3万公里,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些测试的每一项,都是对品质底线的再三确认。
除此之外,上汽大众的车还要遵循的各类验证标准,加起来将近8000项,其中包括1500项中国标准、2360项大众标准,还有来自DIN/ISO/VDA国际标准的3850项要求,这些标准要求的都是工程师对“最坏可能性”的提前假设和验证。
这其实也印证了国务院特别津贴获得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宋健说的一句话:“很多零部件要确保能起到合理的作用,需要在整车上进行充分的测试。研发一款车必须经过完整的开发和验证流程,对整车进行标定、对参数进行匹配,可能消费者看不见,但很重要。”
岚图完成收购武汉云峰工厂,Free+热销、全新知音量产在即
新央企助力深蓝汽车,技术平权与全球布局加速推进
试一试开起来很“懂事”的昂科威PLUS!
来呼和浩特还能怎么玩?除了大草原,这次我从城市边界玩到历史深处,全程高能→治愈→上头!卡丁车、水上冲浪、小资潮流街区、杏花谷、非遗体验......呼市真的被严重低估!谁说北方城市无聊?夏天来呼市,安排这条路线就对了!
别克“1元”贷,“双君双昂”轻松提!
近日,北京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引发城市内涝及山区洪涝灾害,给市民出行和车辆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在此危急时刻,北京现代迅速行动,秉持“用户至上”的理念,特别推出“真质现代 服务于您”专项关怀活动,为受灾车主提供8大暖心权益,以实际行动守护车主平安。
离开阿尼玛卿神山,我们继续向玉树进发! 不得不说,这一段路实在是太美了,随便都能出片!
当我们借助无人机上到这里时, 发现前面已然无路,这就是冰川下的坝子了!
日前,知嘹汽车从中国乘联会获取到了2025年6月份第4周B级车销量排行榜。根据公布的榜单来看,燃油B级车市场的整体表现还是比较突出,以比亚迪秦L、凯美瑞、帕萨特为代表的燃油B级车,其销量表现均突破了6千辆以上。而像是比亚迪海豹06新能源、特斯拉Model 3,也是纷纷进入了榜单前......
7月30日,比亚迪王朝系列最年轻IP——元UP正式推出301KM领航型,售价7.48万元。
中国长安挂牌
吉利缤越「我们的篮球」第4季
选B级家轿看看这辆啊,德系品质早就有口皆碑了,今年还拿下了中保研测评三大项G+
最近汽车圈这出戏,可比谍战片还刺激。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随手一转某平台的辅助驾驶评测,配了句“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话里话外的意思,懂的都懂——就这?一句话把行业里那点“皇帝的新衣”式的尴尬扒得明明白白。
吴艳妮坐镇,奔腾小马捌壹岛的快乐,这不就来了!
近日,北京地区遭遇强降雨侵袭,京郊多地受灾严重。为助力灾区重建,宝马中国与华晨宝马积极行动,再度彰显企业担当,为受灾地区送去温暖与希望。
【E汽车】猪猪侠座驾降临!闪电红超萌小车,限量发售!
安全、空间、智能都有了,增程纯电双动力,EZ-6入门不到10万
一汽奥迪客户关爱在行动——致敬马娇女士公益热忱
“安全双侠”空降长沙!2025安全公益玩出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