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轮胎也成了新能源刺客?

轮胎也成了新能源刺客?

汽车公社 1274浏览 2025-08-29 IP属地: 未知

这对新鲜出炉的锻造大轮毂,属于刚刚上市的小鹏新一代P7车型的可选配置,直径达到了21寸,轮辐结构基于品牌logo专门设计和优化。特别是外露的橙色刹车卡钳,几乎就是现如今车主们梦寐以求的造型。


 245/40 R21 + 275/35 R21,颜值是需要代价的


换作是一个月前,笔者大概率会毫无心理负担地欣赏一番的同时,再拍几张照片然后发个好友圈赞上一句。


至于现在,首先想到的必定是“贵”这个字。在调动情绪努力去欣赏之前,脑子里大抵上会先琢磨一阵,用这种胎换的时候得花多少钱之类……


01

买得起车,换不起胎


大概是7月中下旬的时候,笔者同楼那位不爱奔驰爱领克的小杨(详情请见《选择坦克和小米,他们竟有这样的故事》),突然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


“这下好了,整礼拜饭钱被这片破铁给扬了!”


文字下面是两张配图。一张是掌心里托着一片锐利的金属残片,看着有一截小指指节那么长。另一张则是他那台领克03被起重架抬起,图中看得出左前轮被拆了下来。


瞧着是胎被扎了?


“一次搞坏了两个?”当时我就是在那条动态下面随手一问。


“没啊,就左前轮。揦了条口子,没法补了。”


 轮毂呢,属于好马配好鞍那种组合,现在的审美是追进尽可能“合理”地大,同时配上“面条”一样细的胎


“那怎么一个礼拜的饭钱?记得你说过自己在吃上面从来不省,每周能花个一千好几百?”


“对啊,马牌高性能运动轮胎嘛,贵!老哥你那车,轮胎好像也不便宜哦……”


小杨回的这一句,让我感觉到些微的恍惚。就好比你自信算无遗策的事情,突然被发现存在一个严重的纰漏。而更要命的是,这个纰漏也并非此前不了解也不掌握的所谓冷知识。


 不管固特异还是马牌,这款胎都不便宜,除非你选择一些较小的品牌


笔者随即打开天猫APP,搜索continental,找到德国马牌官方旗舰店。进入店铺主页后,输入关键词“255”“40”“R21”,按下搜索。反馈信息中有七条完全符合要求。


在细看这七款产品价格的同时,嘴里不受控制地发出了“嘶”的感叹音,因为标价最低一款是1712.67元,最高的一款则定了个3757.85元的价格。而且,上述都还是“券后价格”。


也许是天猫定价更高?怀着一丝侥幸和疑惑,我又打开了车辆APP端商城页面。但结果大差不差——对应车型和轮毂尺寸只有一款,每条定价1879元。算上四张50元,限每条轮胎用一张的优惠券,比天猫官方旗舰店的报价还要贵一些。


 如果不乐意这个价,可以选小品牌


这也就意味着,等到现在这台车需要换胎的时候,一次需要支出将近七千元。“好家伙,我踩坑了?”笔者当时真的感觉到脑袋里“咯噔”一下。


而我还清楚地记得,2020年末,某次开市客超市购物时顺带换了车胎,总共花费也就两千五多点?打开付款历史记录,花了点时间翻出五年前的消费记录后确认自己记性还算不错。


当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其实轮胎成本大增这事么,从道理上来说也算是合理的。毕竟上一台车是高尔夫,作为一款经典A级两厢轿车,轮胎用的是225/45R17规格的这种“大路货”。


 你不能到了掏钱的时候,才嫌弃大轮毂的贵


当然这也意味着,当初张罗换车的过程中,显然是存在一些纰漏的。提前预料到了新车将在保险费上有大幅度上调,考虑到了智能新能源不能随便找店维护和维修的问题,但唯独却漏过了这个轮胎“刺客”。


然而正如上面说的,换新能源汽车后必须承担额外的轮胎更换成本这一点,实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2

贵,并非没有道理


新能源汽车虽然后缀仍旧是“汽车”,但因为动力来源以及基本特性,导致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有着太多的差异。这就对轮胎这种汽车最古老的组成部分,提出了诸多全新挑战——


为延长续航里程需降低轮胎能量损耗,实现更低的滚动阻力;


车身重量增大对轮胎结构强度有了更大的要求,同时对耐磨性要求也大幅度增长;


低噪音电动机取代燃油发动机使得胎噪更显著,静音技术成刚需;


大扭矩输出,要求轮胎提升抓地力。


这种在现有条件下既要有要还要的叠加,势必使得轮胎制造商为了实现技术要求,转而必须采用大量新材料与新技术。


 汽车的新能源话带来众多的优点,同时也有不少问题。横竖别指望啥事都只占好处


例如新能源汽车普遍更大的质量,使得适配轮胎不但需要用到碳纤维胎壁来强化结构,并且需要辅以新一代涂层材料来提高耐磨性。而低噪要求对应的是新的静音棉材料,甚至是米其林专门的“消音舱”设计。至于为了面对电动机的高启动瞬时扭矩,最直接的办法便是使用更宽的胎来获得更好的抓地力,但是宽胎的加工成本相对更高而且良品率也偏低。


最终,上述这些“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循环综合到一起,导致各种新能源汽车适配轮胎的成本一路高涨,综合起来较之同等级燃油车胎高出约三至四成左右。


而近年来越来越盛行的环保风也开始刮到轮胎行业,进一步提升了轮胎的成本。


环保材料(如回收渔网、溶聚丁苯橡胶)的大量运用,导致新材料轮胎加工难度增大,进一步拉高了轮胎的出厂价格。而智能传感器、自修复层等组件需精密嵌入,使得生产良率显著降低。


 也有些新能源用的轮胎很便宜,比如外号“坦克30”的这个。嫌配件/耗材贵,可以买个便宜的车


此外,在目前新材料技术大幅度发展的前提下,为破解轮胎“不可能三角”(滚阻、抗湿滑、耐磨性难),众多企业其中也包括国际巨头正在积极投入,而智能轮胎算法开发需联合博世等技术巨头,这些也从研发环节导致成本高企。


简而言之,上述一切综合到一起最终反馈到市场层面,结果就是终端轮胎价格的不断高涨。


03

新能源时代的首批赢家


“确实,目前这样的大环境,如此‘内卷’的状况,整个(汽车)产业,大多数企业的日子都好过不了。就我们所知,特别是不少零部件企业可以说是处于水深火热状态,一众老牌Tier1可以说或多或少,都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这番话是笔者去年7月参加米其林活动时,与活动组织方交流时得到的信息。不要认为只是些片汤话,因为还有下半段:“当然就(我们)企业的视角来看,当前新能源车型以及驱动技术的爆发,虽然使得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导致研发等环节压力骤增,但整体趋势(对我们来说)是极大利好的。”


 米其林等老牌轮胎巨头,能有今日的“江湖地位”,自然不是只靠的资历


总结下来就是,无论是汽车的新能源化,还是当前国内汽车产业“内卷”的总体趋势,都给轮胎企业带来不断地商机。


而类似的表述,当年10月笔者受邀,参加大陆集团中国技术日媒体开放活动时,也曾听组织方负责接待的市场部人员聊起过动力总成、底盘与安全、车身电子等事业部,目前面临国内新对手咄咄进逼局面下的艰难,“所以集团8月初正式宣布计划剥离汽车事业部门了,以后集团专心作‘马牌’,这才是大陆利润的根本。”


单纯以市场以及利润表现而言,将各路“轮胎厂”定义为汽车产业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首个赢家”,是一种符合事实的陈述。



全球轮胎销量从2020年16.6亿条增至2024年的19.3亿条,年均复合增长率3.9%,预计2029年达23.3亿条。市场规模从2020年1750亿美元增至2025年约2800亿美元,年均增速5.8%。


而国内市场的增长更为令人侧目。轮胎产量从2023年9.88亿条增至2024年11.87亿条(占全球增长的半数以上),出口量占比升至57.6%(2024年出口6.81亿条)。至于今年,市场规模预计将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强。


但与整车品牌乃至上游零部件领域,传统巨头被各方新晋玩家不断挤压的画面有所不同的是,米其林、大陆、普利司通、固异特、邓禄普等传统大品牌仍稳居榜单前列,市场份额并未如同整车品牌或者零部件企业那样,普遍性遭到新晋玩家的严峻挑战。



当然,后起之秀仍然是有的。比如赛轮轮胎在2024年全球轮胎top榜单中,已经成功挤入第十位。



因为“换个胎大几千”以及察觉自己计划漏洞而产生的不安感,在个把礼拜之后逐渐平复。


事后平心而论,这种心态着实大可不必,毕竟笔者这种自有私桩的新一代插混新能源车主,其车辆全寿命综合使用成本无论怎么高估,都是远远要低于同等级燃油车型的。


至于保险费大涨、换胎成本暴增,以至于维护与保养高度绑定品牌专属渠道,还有那种长期看仿佛鬼故事的动力电池老化更换成本,所有这些往高了估满打满算加一起,还是要比一台同等级油车要低,而且是低很多。毕竟,仅仅谷电每度三毛多这一项省下来的成本,实在是太过巨大了。


而纠结的本质,更像是典型的“利不十”问题。然而我们都知道,绝大部分变革所带来的进步,都不可能在全领域每一个方面,都起到正向效果。


 作为前任车主,并没有看不起传统燃油车的意思。但正如前面说得,一项复杂的变革,你不能只支持对自己有好处的那一部分,然后将其余都视作问题


实际上,如果没有现在的这场新能源变革,高尔夫之后的下一台车,会是什么呢?迈腾或者帕萨特,或者换个途观L?反正是,遵循国人换车惯例,起码得往上一级,选台B级/中型燃油车。


如果按照那样的路线,这215/55R17或者235/45R18的胎,成本倒是真没差什么。只不过,EA211换成EA888,1.4T变成2.0T,油耗成本又得加个两三成。这还没算上保养的费用。而如果不坚持大众,选个日系、美系车,情况恐怕也是大差不差的。


坦率地讲,目前相当一部分新能源车所使用的车胎,直接改进自燃油时代的各类高性能/豪华车。之所以会觉得贵,是因为在过去,几乎不可能会有三十万以下的车型配备这样的轮胎。


 慢慢来吧!


汽车并非普通商品,购买之前全面了解清楚,特别是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凡发现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就这坑那坑的抱怨,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


毕竟在以前,这不是多数车主会接触到的问题。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991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