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最近这款所谓的2.0T“涡轮减压”发动机,听起来离经叛道,但实际上却是应对排放规则的低成本解决办法了。
这好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的人们听起来是胡说八道,其实现在我们觉得他说得有点道理。
用了涡轮为什么功率还是没自吸高
2.0排量加涡轮增压,马力就只有156匹。
并不是说宝马技术力量不够,或者说发动机本身素质就偏差,B48系列的发动机可以算是广泛地运用在宝马旗下的其他车上的。
从1系到7系都是有装配的:730Li上面265匹马力,和竞争对手比起来毫不逊色。
新推出的这款,装配在320i上面的发动机,的确是属于系列里面的超低功率型号了。
这款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表现,甚至还不如193马力的1.5T“地球梦”。
丰田178匹马力的2.0L自吸,其实就是宝马刻意调教下的成果了。
这款发动机本就是为了替代原本318i上面的1.5T发动机研制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省油和优化排放。
所以说,动力水平只需调教到和之前的1.5T差不多就可以了。
宝马为什么用上了“涡轮减压”
技术上更容易达成国6
宝马之所以要大费周章地把2.0T发动机的功率调低,不直接用更小排量或者自然吸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史上最严格的国6标准”了。
真的是老师逼得严了,学生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
为了更合理地适应检测车子的油耗和排放,国6舍弃了80年代老掉牙的NEDC测试标准,改了。
基于真实驾驶数据的欧洲最新WLTC测试标准。
那么,相对于NEDC,WLTC标准测试的工况复杂多了,发动机处于高负荷工况的时候,也是明显更长的。
就好比说NEDC是视频网站上144P清晰度的影片,车子的真实油耗和排放水平,就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影子,不太准的。
但是WLTC的测试,就好比4K超高清的大片了,任何一点点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是不是?
通过缩小排量来优化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表现的手段,到了WLTC这行不通了。
就好比说,牛顿的经典力学,大家都去学的,对不对?
但是用到微观层面,它就不顶用了,必须要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才能解释了。
主要就是因为刚才说的,WLTC这个测试标准,高负荷工况上面的比例增加了非常多,老套路都完全行不通。
那么,在高负荷工况下,发动机内部会产生更多的热量。
有论文《国VI WLTC工况对汽油机排放和排温的影响》里面讲 。
做了个记录实验:同一台车子,用NEDC来这么测,排气温度914℃;用WLTC,温度飙升到992℃了。
超过了大多数车子上三元催化器950℃的耐受温度了。
为了保护三元催化器不被烧毁,发动机有套保护机制的,就是在过热的时候多喷油,加浓油气混合物。
通过降低汽油的燃烧效率和燃油蒸发,来降低燃烧室的温度,给发烧的病人涂酒精,道理差不多的。
副作用就是油耗变高了,而且污染排放也会比正常的工况高不少了。
相对于1.5T、3缸小排量发动机来说,2.0T超低功率版本,虽然动力是没多少提升了。
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拥有更大的扭矩,加浓保护上限是要比1.5T高不少的,就不容易过热。
那么,在原来的NEDC测试标准里,这个优势并不明显,但用新标准一来,2.0T超低功率发动机高加浓保护上限的优势,马上就明显体现出来了。
实际油耗和排放表现比原来的3缸1.5T还要好不少。
好比就是一个跑步运动员,一个是一个普通人,大家都是可以跑步,对吧?
但如果要比谁跑得快,运动员的潜力肯定比普通人要强得多。
成本更低
当然了,不是说宝马不能把1.5T的3缸机,做到符合国6标准,实际上他们已经做到了,旗下120i已经是国6了。
让宝马做出这个决定,还有1个原因就是:成本。
把原来小排量发动机做到国6排放标准需要经过改进ECU电控单元、改进燃烧室内结构构造、改进燃油系统密封性、重新标定驱动系统,等等各种各样的手段。
而且研发完成之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可靠性验证,都是钱。
这里拿大众举个例子,国外媒体有报道数据:大众为了让旗下车型满足WLTC测试标准,累计投入多少?36亿欧元!
拿底子和上限更好的2.0T发动机来弯道超车,就能用更少的改动和成本,来达到国6这个目标。
就好比说,教一个从来没学过音乐的普通人学会弹吉他。
和教一个已经能看乐谱了,懂点乐理的、有基础的人,让他会弹吉他的话,难度和普通人完全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卖车的时候,你还可以这么说一说:我是4缸机,我是2.0的。又省钱又赚吆喝,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其实也是在减少的,虽然听起来用4缸机和3缸1.5比,不是多1缸吗?
但实际上,宝马自从用了模块化发动机以后,不同缸数发动机之间的零件共享率是达到了60%的。
3缸和4缸,虽然缸数不同,实际生产成本没有我们想象中相差得那么大。
而且宝马1.5T的B38TU发动机,没有开发适配3系的纵置版本,只有横的,单独为3系开发纵置版本,那不就又是钱嘛?
反过来看,2.0T的B48TU,本身就是为纵置后驱平台开发的,又不需要单独再挪1条生产线,生产所谓的特供版本。
大规模生产的角度来看,资源易整合,生产又通用,而且还是纵置的,2.0T就比1.5T就更省钱了。
好比说是饭店做菜,做2份红烧肉,反而是比做1份红烧肉和1份青菜总成本还是要低的。
因为前者1锅就可以做完了,后者得分2次。
你为了防止窜味,中间还要洗个锅,用户还要等,搞了不好骂骂,他要退个单,时间成本还更高了。
“涡轮增压”其实是最优解
所以总的来说,宝马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举动,反而是多种条件限制约束下的最优解。
不光是宝马,奥迪也在琢磨这个事情,而且还更早。
家用车到底多少排量才算够用
那么,156匹马力的动力,日常到底够不够用?这怎么讲?
家用车到底多少动力才算叫做够用?多大的排量才叫做够用?
明明同排量的发动机,为什么不同款的,马力可以相差几百匹?
同样品牌2.0T,低功率、高功率到底有什么区别?
网上面不是有说的,低功率刷一刷就成高功率了,傻子才买高功率呢!厂家难道没有想到吗?
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有没有破解的方案?
关键词:动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动力」你就能知道了。
我这个公众号,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劳斯莱斯闪灵以纯电姿态登场,传承百年豪华基因,细节处尽显匠心。水晶切割灯组、一体冲压车身、手工打磨漆面,搭配星空顶与定制内饰,诠释极致优雅。驾驶质感如丝绸般丝滑,静谧与澎湃并存,尽显百年豪华品牌非凡魅力。
凭借月销稳定1万辆+的表现,宝马3系依旧是今年上半年最受欢迎的中型轿车之一。那么它为何能保持稳定的市场表现?圈哥就带你“壹探究竟”!
从成都东安湖出发,一路驶向金堂海泉弯,城市快速路、高速和碎石浅滩相继登场,这段试驾路线像是为坦克400量身定制的“通关副本”。看似张扬的“机甲外壳”下,它的开起来却安静、理性、有逻辑。说到底,它不仅仅是一台靠颜值出圈的潮玩车,更是个把场景适配做到细致入微的“技术宅”。
新政策朋友们! 7月购买昂科威Plus又有新优惠了!
6年的爱与心血,唯一一台国产版polestarXC60 T8怎样炼成的?
林荫道闪电侠!开贴膜GTX跑山,15万电车竟有保时捷的快乐?
从城市逃离奔赴长白山,驾驶奔腾悦意07属实很吸睛,低价高配展现了东北车企的实在,风景很好,车也不错~
皮卡市场观察:吉利雷达6月横扫五省 燃油霸主商用炮失守
不是V8买不起 而是电车更有性价比 炫酷和操控这款车都有了
比亚迪引领智能泊车新时代,L4级技术开启无忧出行
沉浸式体验方程豹钛3的“天神之眼C”驾驶辅助系统! 在上海城市高快路线上,模拟真实消费者场景: 面对繁忙车流、频繁加塞和隧道导航,全程零接管
大车开出小车感,腾势N9是怎么办到的?
岚图FREE+会在7月12日上市,大家都十分期待它的价格。上市前,我试驾了新车,功能、氛围营造、底盘动态给我印象深刻,对手们迎来硬骨头了。
7800买台中型车?远赴山东提比亚迪F6,初代车型再加一!
40℃高温暴击!古镇街头的“流动红宝石”如何让路人集体回头?
比亚迪引领智能泊车新时代,L4级技术开启无忧停车体验
长安汽车作为一家央企,目前旗下品牌有长安、长安欧尚、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而且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长安汽车集团出品的车型大多都比较亲民,那这无疑也就很好地契合了普通老百姓的购车需求。在下半年,长安还将推3款新的轿车,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3款车的价格可能仍会很亲民,至此也就不......
说实话,今年数码圈的直屏火了,小直屏也火了,以前做小屏手机的还都是冷门机,记忆中,就苹果和小米在做,可以选择的旗舰小直屏手机特别少,而且还有个现象,因为现在的全面屏普及了,好多手机厂商甚至把正常手机尺寸的直屏机也宣传为小直屏,小直屏到底怎么定义,我觉得,屏幕尺寸最好还是控制在6.......
好好的毕业季,顺其自然就需要帮年轻人选一些心仪的座驾,考虑到有些人很喜欢GT还有敞篷,那么一辆公路车的日常代步舒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我还考虑到了新手上手难易的问题,精挑细选出来了这台法拉利Roma Spider,希望你们喜欢
宝子们,大家庭选车看过来!乐道L90实车到店,号称“大空间旗舰SUV”,带大家看看它凭啥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