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上海方面提议上海大众与一汽同时生产奥迪100,次年双方各组装了100台奥迪100。这开启了上海与奥迪的第一次结缘,也算是上汽、一汽与奥迪三方的第一次合作。
短暂的缘分之后,是上汽集团合资高端化梦想的惆怅,后来的凯迪拉克显然不足以满足上汽的胃口。终于,在产品和渠道方面做出妥协之后,时隔36年奥迪重回上海。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一汽奥迪与上汽奥迪同台亮相,南北奥迪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一汽奥迪在中国有着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主流产品的丰富程度,才是对奥迪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都是上汽奥迪无法比拟的。比如从上汽奥迪首款车型A7L来看,其实早在上汽大众辉昂落地时就拥有了MLB EVO平台,完全有能力制造A5以及A7。而A5面临的市场显然更年轻激进,选择A5怎样看都比A7要更合理。但是A5对A4的影响太大了,显然不符合一汽奥迪的利益,选择A7入手自然也是妥协的产物。
最终上汽奥迪A7L的实车我们也看到了,原生车型的溜背轿跑设计几乎被一个正统三厢车的造型所取代,超过5米的车长以及超过3米的轴距,熟悉的中国式加长味道,产品定位也变为了“性能行政座驾”。
从A7L身上就能看出,上汽奥迪或将利用源自小众细分市场的产品,加上国内特色元素,生产更多中国特供车型。这样既能规避与一汽奥迪正面竞争,还能在形式上填补奥迪在国内的产品空白。根据此前的报道,上汽奥迪未来还将推出国产紧凑型纯电动SUV、中型SUV以及中大型SUV各一款,它们对应的或许就是奥迪Q4 e-tron、奥迪Q6和奥迪Q8。
当然,上汽奥迪能做到的还不仅如此,要知道在大众时期,传统的全球车型也主要是由一汽大众负责,比如速腾、迈腾、高尔夫等等,它们在“血统”上更无可挑剔。但是上汽大众生生在PQ34的基础上创造了朗逸的神话;没有运动A级车的招牌?那我就自创一个凌渡;没有欧版帕萨特的身份证?那就另辟蹊径用美版的设计······
总之,上汽在特供车方面可谓有着独门武功。参考上汽大众,目前手握MQB、MLB、以及电动车平台MEB的上汽奥迪可以做的文章有太多。现在就看上汽用什么理由可以搞到奥迪与保时捷研发的PPE高端电动车平台。毕竟一汽奥迪已经借着这次机会暗渡陈仓拿下了PPE,并将于2024年正式投产。
最初上汽奥迪规划爆出的时候,反对声音最强烈的,便是一汽奥迪现有的渠道网点,所以如何安抚它们也是上汽奥迪最终落地的重点。而目前的解决方案,是上汽奥迪的产品将由现有的一汽奥迪投资人网络进行销售相关服务及售后服务。简单的说,上汽奥迪虽然成立了,但渠道还是原来的渠道。
当然,此举并不是说上汽奥迪就一门心思造车,造车之外的事就不理了。实际上,上汽奥迪已经着手将传统4S经销模式下的销售、信息反馈,与零配件、售后服务相剥离。
在销售板块,上汽奥迪已经明确要推行新的“代理制”销售体系。即经销商角色转变为服务商,产品的所有权仍是厂家,经销商不需要批发压货,利润则来自中间的佣金。在新制度下,所有经销商想要销售新车,就必须建立城市展厅,目前初期是要在80个城市建设200家左右的城市展厅。而这种模式就像极了当下很多造车新势力的玩法。
虽说这种新的经销商伙伴招募将在现有的奥迪投资人网络中展开,但想要销售上汽奥迪车型,还需要在城市核心区域开设展厅,原有渠道仍然负责售后服务功能。对于上汽奥迪来说,轻资产起步,减少资金压力。对于一汽奥迪来说,售后业务有增无减,新车销售可以量力而行。对客户就更没有违和感了,在它们看来这都是一个奥迪。
除了销售方面,上汽奥迪还将通过打造APP为基础的生态,从线上社区直接接触客户群体。通过之前的官宣,上汽奥迪也明确了致力于改变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方式,打通市场营销、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壁垒,打造更加便捷、可信赖且专属的实体电商生态体验。这种类似造车新势力的直营模式将加大上汽奥迪对销售渠道的把控,梳理价格体系,并且牢牢掌握客户的信息反馈。
而且我们再看远一点,传统4S模式中的零配件、售后服务两个板块,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趋势下,还会有特别大的潜力吗?基于新能源车型的产品特性,传统售后业务势必受到压缩,虽然这或许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已经足够说服新生的上汽奥迪,将这个板块拿出去做筹码了。
自2018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但这并不适用于豪华车市场。即使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仍然刷新历史新高,来到310万辆。据奥迪估计,到2030年中国豪华车市场有望达到450万辆的规模。
不过在如此大的增量前景下,奥迪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遇到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从30多年前打入中国市场以来,奥迪率先享受到了最早进入中国的豪华品牌红利。加上奥迪一度是官车和高级的象征,在一代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打下了深厚的口碑基础。
然而,以官车形象开拓市场的奥迪,在2014年迎来了中国最严公车改革制度。同时,后发制人的奔驰与宝马都在效仿奥迪,大力推进国产化进程,缩短与奥迪的差距。一年后,奥迪在中国市场首次出现同比下滑,这也成为上汽奥迪诞生的导火索,奥迪急需在中国找到新的突破口。
虽然在2020年,奥迪全年销量726,228辆,同比增长5.4%。但是奔驰、宝马销量分别达到774,382、777,379,同比增长更是达到11.7%和7.4%,无论销量还是增速都要高过奥迪。在宝马以3000台优势险胜奔驰拿下头把交椅的大战中,奥迪已然成为背景板,掉至第三位。
重回辉煌是奥迪的当务之急,而“双品牌战略”在中国市场已经上演过多次,成为最有效的增长途径之一。上汽通过奥迪可以增强在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力,抓住豪车增长的机遇。奥迪也需要在保护现有基本面的情况下,将奥迪带回BBA的领头羊位置。
总之,上汽的加入对于奥迪来说,对其在华总量只会有增无减。30多年前,奥迪已经通过一汽赢了一次。30多年后,奥迪准备通过上汽再赢一次。2021年Q1,奥迪在华销量超过20.7万辆,创历史最佳开年销量纪录,这对于奥迪来说应该是个好兆头。
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掀起全球“零碳风暴”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江苏企业如何抢占“智改数转”先机?2025年5月27日,由江苏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AI加速企业数智化——2025企业AI应用落地暨用友江苏30年数智创新峰会”将在南京凯宾斯基酒店盛大举行。这场汇聚政策解读、技术前沿、实践案例的年度盛会......
刚从北京归来,我便收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不久前,我们驾车出游,在等待红绿灯时遭遇了一起追尾事故。尽管当时心情沉重,但考虑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我没有对对方司机过于苛责。对方司机也表现得非常诚恳,承认全责,并表示自己拥有100万的商业险,让我们放心修理车辆。
为什么新能源车的轮胎比燃油车的轮胎更贵,它贵在哪了,和燃油车的轮胎又有什么差异,就着这波话题,咱们今天来聊聊电车的轮胎。
丰田为什么称为世界第一车企?原因非常多,但其中一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著名的达喀尔拉力赛,丰田常年霸榜。这也成就了丰田越野车跑遍天下的高光地位。通过高强度赛事优化产品,这是做了多少模拟也抓不到的数据。造车,尤其是越野车,经验确实太重要了。这也许就是参加环塔赛事的意义。
在超级内卷的中国车市,有一个企业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样子,它就是被股民称之为“宁王”的宁德时代。不管在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在2024年的全球市占率都超过了36%,当属全球电池龙头大厂。
从2023年开始,每到过完年之后,比亚迪都会迎来一波集体新品发布,而且价格都会有所降低。曾经的冠军版、荣耀版更是引领了整年的汽车行业动向,这种赶着友商走的感觉,确实节奏很紧张,但是也能看出来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引导者的姿态。
驾驰润滑油产品全面升级,途虎养车联合SGS保障产品品质
在汽车领域,新款车型的发布往往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它不仅代表了车企的最新技术成果,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出行选择。而当一款车型的升级涵盖了外观、内饰、智能座舱、动力性能等多个方面,那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了,它就是蔚来。 5 月 16 日,蔚来汽车宣布新 ES6 和新......
本田调整电动化策略,油电混动车成主力
这个520太甜了!比亚迪秦L EV给众人一个甜蜜之夜
哈弗大狗烧机油的原因和解决烧机油办法
一汽丰田在逆风局中,成为MPV,密码大抵如此!
小米造车带着 “性价比” 和 “米粉情怀” 的光环,一开始挺唬人,可谁能想到,一场信任危机下来,连二手车市场都跟着 “抖三抖”,直接把小米的 “护城河” 给干漏了。
蔚来充换电一体站|阜阳界首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上线
本田削减研发成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处于“黑暗时刻”的小米,迎来一束光。
近日,一段福特烈马车顶断裂的视频在网络不断发酵。视频中显示,福特烈马车顶夹层裸露的蜂窝状材料因外观酷似“牛皮纸”,被网友质疑存在安全隐患。
2025年的环塔拉力赛,长城汽车以量产车哈弗、坦克、长城炮3个品牌,共计10辆赛车出征赛事。我要强调一下,量产车是指用的是原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就是说和我们家用的哈弗、坦克、长城炮是一样的产品。你说这狠不狠,换句话说,我们日常开的长城产品是经得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种变态路况考研的......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全球化布局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