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虽然汽车市场遭遇了芯片短缺、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产业链上下游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但新能源车市依旧保持着强势爆发的态势,市场渗透率一直在节节攀升。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从过去的纯电一家独大,进化到了纯电、插混、油混、增程式电动等百花齐放的盛世局面。而这种盛世局面却也让真正需要买车的用户在选车上犯难了。


这不一个名叫《一“拆”到底 | “Lab测试”新能源车贺岁大横评》的节目横空出世,揭露了新能源汽车光鲜的一面,年前搞大事情,在十台车型中经过72小时激烈投票选择了微信、知乎、微博三个平台累计票数最高的三台车型进行拆解,作为后起之秀的星越L(参数|询价) Hip也很有幸被选中,没想到的是投票排名第一的BYD唐做工竟然这么差,真替BYD担忧。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期直播节目的拆解结果。

在整车安全方面,比亚迪唐DM-i(参数|询价)电池车身一体化CTB技术是整车最大亮点,电池包地板-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但内部填注不少导热、密封等胶体,后期拆解难度大。车身覆盖件均为钢制材料,采用冷轧钢板冲压成型的方式制作。在焊接工艺上,比亚迪唐(参数|询价) DM-i采用了点焊的工艺。


吉利星越L Hi·P增加了Apras焊接工艺,Apras焊接工艺的优点在于焊点平整,常见于豪华车身上,采用Apras焊接工艺让车辆碰撞时,车身强度更高,不容易撕裂;前防撞梁也是采用铝合金材质,长度为1276mm,是绝大多数车型中最长的,覆盖率也最高的。从拆解中发现,吉利星越L Hi·P副车架有明显类似沃尔沃的碰撞主动脱落设计,前后安装点在剪除后可动力总成一起下移,可以有效降低动力总成对乘员舱的侵入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正面碰撞下传递路径上的载荷,降低碰撞波形及车身侵入量。
吉利星越L Hi·P对整车安全性的考虑是非常周到全面的,类似于副车架主动脱落、三合一高集成电源管理模块位于车身中后部设计规避追尾碰撞、低压电瓶后置避免大部分前碰撞造成断电风险等设计细节。


可以看出吉利星越L Hi·P更偏向于从车型开发之初,去着手设计整车的安全性能,对整车安全设计的把握更为老到成熟。吉利的确传承了沃尔沃的安全基因,没那么多花里胡哨,还是把用户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良心企业!
作为后起之秀,吉利的混动技术虽然名气还不如DM-i那么响亮,但是技术方面丝毫不落下风。星越L 增程电动版搭载的超级平板电池,电量高达41.2kWh,因为采用了高能量密度加低内阻电芯的设计模式,实现了电芯的超高能量密度,超过167Wh/kg的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说是挤压全行业,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且标配的“双电机串联锁定”,能做到增程电动,最高可以实现1250km的续航。作为对比,比亚迪旗下唐DM-i的电池能量密度为130Wh/kg。


总的来说星越L Hi·P将根据用户不同的出行场景,提供纯电、增程、混动三种动力模式,真正做到全场景覆盖,对新能源的所有幻想那不是分分钟拿下。最后再说一句:星越LHI·P所带来的性能体验与续航里程表现以及真材实料,是BYD唐所不能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