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阶段性结果来看,华为凭借ADS 2.0及鸿蒙座舱两大“技术支点”构建起智能化核心优势。但与此同时,华为深知高端智能的“核心定义”更是强关联行车安全及舒适驾乘。因此,作为整车安全保障及动力输出的动力域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在华为的“智能汽车技术版图”中,智能动力域将会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构成智能汽车“新三大件”,这也正是华为智能汽车配套解决方案的三大核心。
基于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为阿维塔提供持续深度的技术赋能,阿维塔拥有高智能、高智驾、高性能的产品优势。其中“高性能”则为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得益独创的技术开发,拥有高爆发、强输出的动力水准。而为兼顾行车安全性及舒适稳定性,华为基于智能电驱系统针对智能软件算法进行全新开发,即为华为 DriveONE iTRACK,并率先首发搭载在阿维塔双旗舰产品上,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双车型自1月31日起陆续通过OTA升级搭载华为DriveONE iTRACK。
相较于华为第二代扭矩控制系统解决方案(DATS),阿维塔使用的华为DriveONE iTRACK是第三代解决方案,针对过减速带、环氧路面和冰雪路面进行了专项优化。面对减速带场景,不论加速、减速还是滑行通过华为DriveONE iTRACK能够快速发挥作用,震动幅度减少50%,颠簸时间缩短40%。驾乘舒适性翻倍。面对环氧路面等低附着地面,华为DriveONE iTRACK能够实现微秒级感知,毫秒级调节,有效抑制车辆打滑,让车辆行驶更加平顺安全。
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搭载的iTRACK功能,基于响应速度更快的架构,通过超精细路况感知技术和扭矩实时调节技术,实现电驱动更智能的运行,针对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做了定制化优化匹配,更好的配合阿维塔底盘技术提供用户更极致的驾乘体验。
聚焦到应用场景,当车辆在驶经颠簸烂路或压过减速带等高频痛点场景时,由于轮胎在压过“障碍”时呈现腾空状态,正扭矩作用在轮胎上,进而导致轮胎与地面产生冲击余震回传至驾驶舱带来顿挫感。而应对积雪道路及环氧地库等湿滑路面典型低附着力道路场景下,由于低摩擦系数的影响,当车辆动力攀升过快极易导致轮胎空转,此时轮速差过大,从而导致车辆的轮滑空转损耗动力,以及打滑现象所导致车身行驶姿态不稳定。当车速过快时,甚至会产生车辆侧滑,从而导致车辆侧翻或碰撞的事故风险,危及驾乘安全。
针对以上高频痛点场景,为了寻求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佳平衡,大部分车企厂商所采取的办法是利用轮速传感器来检测轮胎状态,此时车辆动力总成控制器通过工况数据的分析对动力域发出指令,从而实现动力输出自适应调节。但传统轮速传感器存在探测精度低,判断打滑慢;扭矩路径长,控制频率低的缺点,从而导致车轮轮速波动大,冲击较严重,车轮有明显空转现象,起步体验差;并且大部分车辆动力系统对于扭矩的控制调节无法做到毫秒级响应,因此在无法彻底根治以上难点痛点,极为影响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
华为 DriveONE iTRACK通过动力域的智能升级,对车辆感知性能、动力控制的技术优化,并融合动力域针对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的融合智能控制,解决传统方案动力域的技术局限性。
华为为阿维塔开发的华为 DriveONE iTRACK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加持,可实现1秒10000次的微秒级路况感知和1秒1000次的毫秒级的扭矩调节,对比传统架构控制链路更短,闭环速度提升10倍,做到提前预判,瞬时响应,其技术原理有三大特性。
一、创新性的闭环架构,实现更加快速的动力闭环控制;
二、可以做到1秒10000次的微妙级超精细实时路况感知技术;
三、可以做到1秒1000次的毫秒级扭矩实时调节技术,有效降低过减速带的冲击和坑洼路面的颠簸 。
应对以上所提及的过减速带、坑洼路面;雪地、冻雨等极端天气;地下车库等易滑路面,三种典型高频痛点场景。在华为 DriveONE iTRACK介入工作后,阿维塔可实现减速带滑行回馈更丝滑,轮端转速波动降低30%;低附路面滑行回馈更平顺,工况效率提升3%,低附路面驱动打滑抑制,前后轮速差降低40%。
华为 DriveONE iTRACK对比传统方案,能够让阿维塔在全场景、全天候、高实时的复杂极限场景下,最大限度提升车辆极限,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此保障安稳舒适的驾乘质感。为了印证极端工况下华为 DriveONE iTRACK的技术优势,阿维塔通过一系列冰雪挑战彰显出遥遥领先的智驾能力和坚实可靠的机械素质。
其中,冰上姿态赛主要考验车辆在附着力低于0.25的冰雪路面下,通过车身姿态、动力输出的评测标准考核车辆的行驶优劣性。激活华为 DriveONE iTRACK后的阿维塔11通过毫秒级的扭矩控制,在全扭矩输出650N·m的工况下,做到冰面行驶轮胎不打滑、车身不偏移、底盘不颠簸,以完美的行驶姿态通过考验。
从技术核心来解释,华为 DriveONE iTRACK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环境、极限场景、严苛工况下,依旧保障车辆驾乘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核心因素在于“智能逻辑”的重新定义,抛开传统方案的技术思维,让车辆的整车控制系统从“被动触发”进阶至“主动智能”。
与此同时,华为 DriveONE iTRACK并不是所谓的硬件叠加,而是基于智能软件算法不断迭代升级,让车辆拥有可持续成长的数字化能力,而这也是华为在智能化领域所构建的核心技术壁垒。坚持不造车的华为将自身定位为“智能汽车零部件增量供应商”的角色,为车企赋能。而像阿维塔这样的新兴品牌也借势华为深度地技术赋能,依托于华为业界领先的“智造”能力,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站稳竞争高位。
De Tomaso P72是机械灵魂与现代设计兼备的顶级跑车,这台大玩具能吸引您吗?
零跑这个品牌一直被称为价格屠夫,看完零跑B10,你不得不认可这个说法。9.98万起,顶配也才12.98万,但产品力是真的强。
官宣确定了!小米YU7将于5月22日发布,或在6-7月正式上市
小米YU7发布日期官宣,5月22日晚7点发布。
欢迎来到收集控的世界!三个小彩蛋告诉你示界06的法式浪漫细节! 中国电动×法式驾控的浪漫融合,520 大家一起看「示界」
宝骏享境PHEV,12万级插混轿车,标配荷兰KONI软硬可调减震
沃尔沃全新改款中大型轿车S90,新车内外焕新,动力保持不变。
#纯电版奔驰大G#
探店2025款帕萨特Pro,焕新后的帕萨特Pro配置大幅升级,终端优惠大,新增1.5T版,一口价16.99万起,百公里油耗不到6L。一口价20.99万的龙运版和星空龙运版后排配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还有16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
吉利银河M9曝光:六座布局,冲击高端SUV市场能行么?
随着多孩家庭数量的增多以及全家自驾出行的热潮,大型SUV正逐步成为家用化的首选,这也让2025年大型新能源SUV的市场竞争逐步白热化,而领克900与腾势N9凭借各自鲜明的产品哲学在国产品牌阵营中脱颖而出
比亚迪近期上市了一款纯电中型轿车,定位与比亚迪秦L EV接近,但是起售价不到10万,为啥这么便宜?
车界速报-全新智己L6正式上市、奇瑞风云 A9 更名风云A9L
道朗格“重组”,真不能怪特朗普?
36项升级真香!新老司机齐上阵,试驾体验2025款捷途旅行者!
大·敢不同 领克900上市品鉴会暨集体交车仪式圆满举行
10.38万起,定位纯电中型轿车 比亚迪e7正式上市
比亚迪闪耀戛纳电影节:中国崛起,全球共振
11.98万开走合资SUV顶流——现代途胜L,国产车还香吗?
5月13日,奇瑞汽车以 “底线” 为主题,在芜湖奇瑞碰撞安全试验室举办品牌之夜,正式发布基于全新E0X平台打造的首款C级智慧新旗舰——风云A9L。新车车长超过5米,车宽近2米,轴距超3米,以“532越级尺寸”和百万级豪华工艺,有望成为中国品牌C级轿车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