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老话题新热议,2035 年内燃机是否应彻底退出?

老话题新热议,2035 年内燃机是否应彻底退出?

西游社 12浏览 2024-04-05 IP属地: 内蒙古

对2025年淘汰内燃机,欧洲汽车行业和政界,有不同的声音。

内燃机是否应该复兴,已经在欧洲政界和产业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即将到来的6月7日欧洲大选中,由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领导的欧洲进步党正在以 "技术中立 "为竞选目标,而该党的部分成员希望彻底推翻内燃机禁令。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正在寻求连任。关于逐步淘汰内燃机的辩论,将是6月7日欧洲大选竞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内燃机,重启?

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齐普策(Oliver Zipse)最近表示,迄今为止欧盟立法规定的2035年内燃机彻底退出,为时尚早:”如果不考虑客户的市场行为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就无法采取这样的退出方案"。因此,齐普策呼吁改革现行欧盟立法。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也呼吁 "冷静审视所有因素,审查是否存在任何不足,以及如何消除这些不足"。同时,关键问题还在于,碳减排时间表是否与碳排放目标相匹配。

支持2035年零排放目标的汽车厂家,Stellantis算一个。 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表示支持 2035 年这一欧盟既定的燃油车退出日期。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 Blume)也明确表示:"我希望看到政策清晰度,并结束无休止的讨论。我们确保了最大的灵活性,同时又不会忽视我们的目标——向电动汽车的过渡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议会计划最早将于2026年,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复查。德国汽车协会(VDA)主席 Hildegard Müller说:"关于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2026年欧盟对法规的复查...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02

碳减排评估规则,应该如何优化?

自2020年起,欧盟对每辆新注册汽车的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限制为95克/百公里;2025年,该排放限制将降至93.6克/百公里;2030年降至49.5 克/百公里,而在2035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即事实上淘汰内燃机。

然而,目前的欧盟碳排放规则,有许多例外情况和需要复杂的计算。

虽然宝马公司在减少碳排放方面表现出色,2023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比目标值少了26.4克,但齐普策仍希望对行业现行法规进行改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汽车碳排放法规的改革,最早也要到2026年才可能进行。届时,一种方法是将新车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包括在内,而不仅仅是驾驶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将特别影响到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家。因为中国制造的汽车仍主要使用燃煤发电,并千里迢迢从中国运输进口。

德国联邦交通部也认为,"欧盟委员会有义务在 2025 年底前提出汽车排放生命周期评估方法"。

不过,计划中的审查实际上并不是要完全放弃2035年的零排放目标。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环保组织 "运输与环境 "的执行董事威廉-托茨(William Todts)说:"欧盟委员会必须保证投资安全。我们不希望对现行法律进行重大修改。如果要进行审查,将更多地关注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生产供应链。”

与大众首席执行官奥博穆一样,奥迪全球总裁多尔纳(Gernot Döllner)也不认为内燃机会在欧洲实现复兴。"

03

高科技内燃机将长期存在?

另一方面,奔驰最近却放弃了曾经明确的电动化路线:"我们根本不知道,最后一个内燃机会是什么时候。“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康林松表示。

三月初,奔驰刚刚调整了集团电动汽车发展方向。康林松最新的预计是到2026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比例将达到 50%。因此梅赛德斯奔驰的电动化转型速度,将可能比预测的慢得多。

“保持战术上的灵活性...我们也认识到,市场的发展是多方位的。电动汽车从早期采用者向大众市场过渡的时间,比预期的要长。”原因还有很多,比如不少消费者不愿,或不能为购买汽车花更多的前,而纯电汽车比内燃机汽车贵得多。还有相当多的消费者在等待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也让人可能无所适从。

康林松表示:"我们刚刚完成了新一轮规划,研究了未来几年,我们将针对哪个细分市场推出哪种电动车型。我们的目标是为各种情况做好准备。同时,公司有能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同时销售电气化高科技内燃机。”

然而,奔驰也不能放弃电动汽车,甚至不能犹豫不决。例如,梅赛德斯将在 2022 至 2026 年间为未来车型投资约 600 亿欧元。与智能手机一样,很难预测客户何时会别无选择地购买这种产品。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点,对公司来说可能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奔驰下一代紧凑型汽车,如新CLA也很快会推出。该车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将达到750公里,由于采用了800伏架构,可在15分钟内充电约400公里。

结束语

虽然减少碳排放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确定方向,但2035年内燃机是否彻底退出,是否会多种驱动形式共存,包括混动,氢能源,生物燃料等,仍存在多种可能性。

欧盟的市场政策,是否会更趋于实用主义和保护主义,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西游社 2086粉丝    356作品 关注 推动中国汽车走出去!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