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为什么说新能源,解决了MPV最大的短板?

为什么说新能源,解决了MPV最大的短板?

xuser19468529 5.8万浏览 2024-04-23 IP属地: 北京
前几天,工信部最新一批的新车申报图曝光,不出意外的话,都会在下半年上市交付。
除了热度较高的腾势新旗舰Z9 GT、零跑新旗舰C16、以及猎装版哪吒S之外,还有两台车吸引了社长的注意。
一台,是把纯电续航从120km升级到201km的坦克500 Hi4-Z;另一台,是过几天发布、新增了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的别克GL8。
图片
这两台车用实际操作证明了,对于天生油耗高的“大块头”,拥抱电气化几乎成了最优解。
更何况从4月上半个月超过50%的新能源渗透率来看,今年还在买油车的,真的已经是少数派了!
图片
在新能源的大趋势下,以往车企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内燃机也一改驱动车辆的核心地位,转而变成了电池的能量源,给驱动电机打起了辅助。
但从产品力来看,“触电”后的别克GL8只能说是补齐了燃油车的短板。插混这边有岚图梦想家和腾势D9,纯电那边是小鹏X9和理想MEGA,都是狠角色。
而面临双重夹击的别克GL8,未来能否在和中国品牌的比拼中胜出,还是未知数。
图片
01. 先进技术,才有好的体验?
别克GL8之所以要转型电气化,销量下滑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带电”的MPV体验真的比燃油车强太多了。
图片
(昔日王者再不转型,真的要从月销2万变成无人问津了)
就比如在接送家人、商务接待等需要原地停车的时候,先实现空调自由:
图片
相比于一小时10几块钱的传统燃油MPV,一小时只要1-3度电的插混车型就显得十分友好了,还不用忍受发动机带来的噪音和尾气。
这也衍生出了电气化的第二个优势——更低的使用成本。
大多数情况下,MPV要么往返于机场高铁站,要么穿梭于城市中,走走停停中非常费油,油耗动辄都要十几个。
但混动就不一样了,在电机加持下甚至能跑出比标称更低的水平,等人的时候还能顺便充电,实际用车成本甚至不到燃油MPV的一半。
如果有1毛钱1公里的家充桩的话……
图片
传统燃油MPV还有一个痛点,就是又吵又肉,干吼不走。别看高速上总会有一台比你开得快的GL8,但除了赶时间的司机之外,几乎没人愿意坐在里面。
前段时间我出差的时候,就刚好打到了一台2.0T的燃油版GL8。不夸张地讲,哪怕我戴着降噪耳机闭目养神,都能感受到超车时司机的右脚踩了多深。
那时我就在想,这要是一台插混该有多好……电机小声的“嘤嘤嘤”可比发动机的“嗡嗡嗡”要好听多了。
图片
(老款GL8时速120巡航,发动机差不多要2500转)
既然MPV“触电”能这么香,那么别克GL8插混版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如果说这几年的大众、日产还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之上“小修小补”,那这次别克GL8的改动可以算是“大刀阔斧”了。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插混版采用了1.5T+P1P3电机+24.4kWh磷酸铁锂电池的组合,系统最大综合功率292kW,WLTC亏电油耗6.97L/100km、纯电续航108km,CLTC综合续航里程1370km:
无论是哪项参数,比燃油版GL8都是质的飞跃。
图片
(工信部的测算标准都是WLTC)
想搞清楚混动架构的秘密、深入了解各种混动之间的区别,可以戳社长这篇科普长文:混动技术到底哪家强?我们这次居然“直线超车”了!
但如果从技术水平来看,GL8插混版还真比不上中国品牌,甚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就拿同样在表里出现的岚图梦想家来说吧,电气化是否彻底的指标——WLTC纯电续航,它的184km比别克GL8的108km确实要多出不少,也是这个级别中的第一名。
而且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却比想象中还要大。
开过PHEV车型的小伙伴都知道,这种大车往往需要留出20km左右的电量,确保在亏电状态下也能有和满电接近的加速水平,电量低了就会启动发动机,给电池充电。
图片
这么一算,两者之间可用的纯电续航差了几乎一倍!烧油和充电的用车成本也会差出不少。
更大的电池,还能带来更强的持续放电能力,说人话就是不会“有电龙、没电虫”,也就能带动310kW的双电机和420kW的总输出功率。
尽管没有几个人会真的在5.9秒内完成零百加速,尤其是开一台MPV。但电四驱的脱困能力和车身稳定性,却是很多人真正需要的。这一点,我相信在雨雪天开后驱车出门的小伙伴会深有体会。
图片
当然,纯电续航增加了也不都是好处。更大的电池包会让车辆变重(260kg vs 188kg),油耗也会有所增加。
要想解决油耗高的难题,除了在底盘和车身使用铝合金进行减重、以及在结构上做偷轻之外,还有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方法——搞(发动)机!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拿出一张发动机热效率曲线图了。简单跟大家解释一下:
图片
高效区间看似很美好,但它往往是“两三千转猛加速”的工况,日常很难用到(就算用到了也会因为车速逐渐提升,而走出高效区间),常用区间的发动机效率其实并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上了混动,就肯定比燃油车省油的原因。
而要想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就只能从两个地方下手。
一是把高效区间的面积做大,并尽可能维持在高效区间运转。日系丰田本田的许多HEV车型、以及加大电池衍生出的PHEV车型,是最典型的例子;
二是在做大面积的同时提升最高效率点,并尽可能维持在那个最高点运行。注重发动机热效率(宣传热效率>43%)的中国品牌,基本都属于此列。
图片
也正是因为45.18%的业内最高热效率,才让岚图梦想家在车重落后200多kg的不利条件下,WLTC亏电油耗(6.9L/100km)依然能优于别克GL8插混版。
相比之下,用上了最新一代混动技术的丰田埃尔法HEV(2310kg的整备质量和别克GL8插混版差不多),WLTC亏电油耗是6.3L/100km。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品牌的发动机效能如今已经赶超了欧美,或许只有深耕已久的日系才有资格一战。再加上大电池带来的纯电续航和一流的平台技术,让中国的混动技术走向了世界之巅。
02. 新能源MPV,究竟安不安全?
然而别克GL8最大的劣势不止于混动系统不够出色,而是“油改电”的缺点很难在后期通过设计进行弥补。
这代GL8刚上市的时候,中保研就买了2017款的低配车进行测试。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和2019款帕萨特一样的A柱弯折、气囊接不住脸,最终只拿到了M(一般)的评价。
图片
直到现在,很多家庭用户不敢买别克GL8、转而去买丰田赛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赛那的评价是G(优秀),哪怕一丁点风险都不想让家人和朋友去承受。
哪怕时隔3年之后的2022款GL8的评分从M变成了A(良好),能看出明显在AB柱、前防撞梁等处做了大范围的补强,也很难改变大家对GL8的刻板印象。
图片
这一次升级混动系统后,别克GL8同样针对车身骨架进行了再一次加强。从网络流传出来的白车身来看,增加了不少深色部分的热成型钢比例,也在整备质量上有所体现。
社长猜测,是为了更高难度的碰撞测试所做的准备。(2024年7月1日起,C-NCAP正面100%碰撞时速会从50增加到55,侧碰时速也从50增加到了60)
图片
但在安全方面,“油改电”还是不如原生的电动架构有优势,而且差距还很大。
一方面,由于电动架构需要兼顾电池包不受挤压,车身强度要比燃油车高出好几个量级;另一方面,先天而非后天的结构设计也能合理分散受力,从而保障乘员舱的安全。
就比如极氪009,就曾经因“A柱撕裂货车尾板”一战成名;以车身硬出名的岚图梦想家,也曾经在30多米的坠崖翻车事故中保护车主安全无恙。
从官方认证来看,岚图梦想家也是唯一一台获得C-NCAP五星评价的中国新能源MPV,得分率甚至追平了不少SUV:
图片
能有如此表现,就得益于其骨架中大量应用的2000Mpa热车型钢了。
要知道,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最硬的硼钢也不过1600Mpa;核潜艇,1000Mpa;据说歼20起落架的强度,也只有1780Mpa……
而且岚图梦想家还在结构上有所创新,做出了全球首个强度2000MPa的“门框”和防撞梁,相当于把整个座舱给围了起来,能承受住140kN的顶压强度,这才有了“舍身护主”的一幕。
图片
03. 追逐更高的起点
动力和安全的基础打好了,下一步该追求的,就是“舒适的用车体验”了。
这一点,或许资历更老的传统品牌先有发言权。
如今司空见惯的充气轮胎、车载空调、车载音响、甚至是四驱系统和空气悬挂……都是传统品牌在发展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他们对所谓豪华感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别克GL8插混版,就是先推出更高端的陆尊系列,还用上了别克世纪同款的座舱设计,“冰箱、彩电、大沙发”也都有所配备。
图片
说得简单粗暴些,就是你要做工我就堆做工,你要用料我就堆用料,先把氛围感拉满再说。
但到了2024年,“用车体验”反而成了中国品牌的强项。
在庞大的市场和用户群体加持下,产品收到的反馈五花八门,其中总会有几条中肯的修改意见;而车企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又让反馈-分析-执行的流程变得无比高效。
我和不少品牌的产品经理聊过,他们最常做的主要就是三件事:
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把自家的先进技术装进车里;上市前后深入用户,寻找新的需求;联系工程部门进行改进。
图片
岚图梦想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
插混MPV车重太大,开车像开船晃晃悠悠?加钱,上空悬+CDC;
觉得不够舒适?改软件算法,让悬架阻尼软硬智能调节;
觉得操控不好?加钱,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铝底盘,人无我有;
还觉得走烂路颠?前置摄像头预扫路况,实现“主动魔毯”功能,人有我优。
产品经理内心OS:这回总不能再挑我毛病了吧?!
图片
其实在2022年岚图梦想家刚上市的时候,也有用户吐槽过“配置不够丰富”、内饰塑料感有些重、不够安静等等。但这些问题都在新岚图梦想家改款之后被一一解决了。
一二排座椅升级成了“满配”,内饰进行了仿麂皮包覆,二排电动滑轨、三排靠背角度调节、隔音隐私玻璃也都加入了进来。
就连刚才聊过的混动系统,也是经历过一轮功率、能耗、纯电续航的全面升级之后才得到的结果。
我想,这种对更高起点的追求,就是中国品牌能够战胜合资品牌的原因之一吧。
图片
04. 写在最后
除了新能源周度渗透率首次超过50%之外,更让社长欣慰的,其实是在新能源的大趋势之下,2023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首次占据半壁江山,夺回了主导权。
换言之,合资车型的品牌优势,正在被时间抹平。
图片
这背后的原因,却并不是很多人说的“合资车不思进取”,相反他们真的很努力在追。只不过中国品牌技术进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已经倒逼合资品牌转型的程度。
别克GL8这套插混系统,美国本土都没得用;最新一代丰田凯美瑞,居然用上了华为的HiCar;就连大众都放弃了自家的CARIAD,转头和小鹏在电子电气架构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
正是在电气化的浪潮中,才涌现了一批以岚图、华为和小鹏为代表的中国品牌,以或竞争、或合作的方式,给全球汽车技术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
中国品牌也正在凭借技术实力和用车体验,引领着新的潮流和风向。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xuser19468529 6730粉丝    304作品 关注 重新思考汽车
推荐作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