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汽车情报 4251浏览 2024-06-11 IP属地: 河南

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中国新能源车市的一路狂飙,尤其是插电混动技术的革命性发展,让中国车市走上了燃油车被加速替代的快车道。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这四年间,国内插混车型的渗透率分别为1.1%、2.6%、6.3%和11.1%,足足涨了10个百分点。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自2021年开始,指数才真正呈现陡峭式上升,这背后的驱动力无疑是比亚迪于当年1月推出的第四代DM技术。

因其可油可电,亏电下低至3.8L/100km的油耗表现,助力比亚迪实现插混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60万辆,中国每卖出2辆插混,就有1辆是比亚迪。而放眼全球,每卖出4辆插混,就有3辆是中国品牌,可以说比亚迪以一己之力,引领中国插混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的主流路线。

今年5月底,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不仅实现了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更将亏电油耗降至全球最低值2.9L/100km,同时拥有全球最长的综合续航里程——2100km。与此同时,首搭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给出了9.98-13.98万元的诚意售价区间。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毋庸置疑,在研发、生产、供应链方面全方位降本,插电混动车型的价格再度下探的情况下,第五代DM技术将带动插电混动车型进一步形成市场规模,你我即将见证更为陡峭的指数级增长。

加大油箱就完事?第五代DM笑而不语

比亚迪DM混动的思路,是在大功率的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大功率大容量的刀片电池支撑下,让发动机只专注于一件事,即工作在最佳转速和负载下,从而支持P1电机发电,而发出的电量通过P3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再加上发动机的单挡直驱,从而实现“串联+并联+直驱+纯电”的四大行驶模式。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用通俗的话来说,你可以理解成第四代DM技术是一位经常考90多分的学霸,但望子成龙的家长不满意,希望他成长为接近满分的顶级学霸,于是乎第五代DM技术来了。

首先来看发动机的提升,第四代DM使用的这台1.5L高效发动机本身就够出色了,因为其压缩比做到了15.5:1,最高热效率43.04%。而第五代DM硬生生的将压缩比提升至16:1,最高热效率则提升至46.06%,也就是说同样的油,能造出更多能量,对于高度成熟的内燃机来说,这样的进步远比你我想象的要难。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除此之外,这款发动机还在进气、排气、润滑、冷却等等核心系统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再加上智能热管理技术、发动机分体冷却等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亏电油耗进入2时代。

其次是电驱方面专为插混开发的EHS电驱系统,比亚迪通过“球+柱”轴承、高效离合器、低粘度润滑油、电机超薄硅钢片等技术,把能量流动路径的损耗进一步降低,将系统的效率从87.6%提升至92%,功率密度从65kW/L提升至75kW/L。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与此同时,扮演辅助角色的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这次也通过了成组效率优化。相较于上一代而言,其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足足15.9%。翻译成大白话,现在这块新电池更小更轻,但能给到以前电池一样的能量。

硬件层面全面提升的情况下,软件策略层面第五代DM技术也进行了升级,那就是新的七合一动力域控,在这颗“大脑”的准确控制下,动力分配、能量回收以及电池管理都得以高效运行。

具体表现在它把电压控制单元、双电机控制单元、直流升压模块、车载充电机、直流转换器、电源分配单元等七个部件深度集成,既减少了动力域控体积,也大大缩短通信路径。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需要强调的是,第五代DM不仅仅是上述混动系统层面的进化,更涉及到整车热管理和智能化的综合演进,包括但不限于;功率型刀片电池在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上同步提升;热管理方面的座舱热管理与三电热管理深度融合,并应用了电池主被动均温、第二代脉冲自加热等新技术;以及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高效软件策略等。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也就是说,比亚迪几乎把能想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更新,结果就是大家看到的极低的油耗、大而舒适的空间,超长无焦虑的续航,绝非有些键盘车神所说的加大油箱那么简单。

跳出定势思维,比亚迪DM的全新解题思路

别看近些年插电混动的渗透率持续攀升,在2018年,也就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的历史时刻,当年的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只有27.1万辆,占整个新能源大盘的21.6%。

由于市场份额偏小,导致插混车型价格远远高于传统油车,再加上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突破,很多车企不得不放弃这条技术路线。

时至今日,笔者依然能想起王传福董事长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上所说的话,“当时比亚迪内部对现实状况也有争议,但我还是要继续走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也认了。”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事实证明,比亚迪“赌”对了,插混路线快速迎来爆发,从之前的非主流逐渐走向主流。尤其是将其和日系品牌主打的油电混放一起对比,更能看出能够外接充电的插电混,更适合当下浩浩荡荡的新能源汽车时代潮流。

直观表现在油电混动是以油为主,电为辅的解决方案,而比亚迪DM以电为主,系统设定完全围绕着尽量用电,发动机只工作在高效区间的理念下,让驾驶感受无限接近于纯电的同时,持续降低油耗,是不一样的解题策略。

深度解析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到底是加大油箱,还是工业奇迹?

但正如上文所言,这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路,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要面临很多技术挑战,比如需要解决发动机发电和传动效率、电池充放电效率、电动机在高低速运行区间的效率等多个技术问题。这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并且由于需要摸索和测试多种技术方案,因此开发成本可能会相对较高。但一旦成功,便是颠覆性的,这同样也是始终坚持的魅力所在。

欣慰的是,插电混动凭借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得到了消费者真金白银的支持,而随着越来越多车企主动拥抱插电混动,尤其是全球巨头密集布局插电混动车型,彰显了中国汽车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认可和尊敬。

【结语】在今年2月份的百人会论坛上,欧阳明高院士预判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50%,其中插混占比将达50%。如此来看,第五代DM技术的到来恰好踩在鼓点,有望引领新一波行情,而未来的插混市场将会是怎样的“血雨腥风”,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情报 24万粉丝    6737作品 关注 汽车情报,中国汽车媒体新主力!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