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武极车品 1694浏览 2025-01-15 IP属地: 未知

兔兔想问大家,在大家的印象里,对于家用车来说,你认为什么算是超载?相信无一例外大家都是认为车上乘坐的人员总数大于额定载客量才算超载,比如5座车坐了6个人甚至7个人。但是现在的五座车坐五个人也有可能会超载你信吗?这可不是谣言,最近网友们针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最大载重量问题吵的正热火朝天。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原因是有网友发现部分国产汽车的最大载重(满载质量-整备质量)只有375kg,说白了就是车内随便坐几个成年人、放点行李啥的就超载了,其中不乏比亚迪家族的多款车型。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这则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坐不住了,要知道这个问题不仅仅和金钱有关,更关乎于用车安全。而之所以车企们会如此设计,是因为根据国标《汽车质量分布》(GB/T 5910-1998)中,里面明确定义了一位乘客+行李的标准质量为75kg,所以,一辆满载的五座车的最低载重就是375kg,六座车就是450kg,以此类推,而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就出现很多汽车厂商为了满足国家标准最低限度来设计制造,既能保证企业降本增效,又能确保符合后续检验要求。不过大家要知道,就连飞度这种两厢车的载重量都有500多公斤。对此也有很多网友戏称:飞度现在又多了个优点,又少又能装,怪不得都说飞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车”。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认为,反正只要是5座车就能坐5个人,超载就超载呗,上路也不会被查,毕竟载重量也满足国家标准了不是吗。话还真不是这么说的,事实上,如果大家关注车辆的相关材料,比如行驶证、车辆登记证、产品一致性证书等,都会出现整备质量和最大载重质量两个参数,这就说明这两个数据很重要,或者说它们产生的差值,也就是载重质量非常重要。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先不谈车企们是使用国家最低标准375kg,还是高于指标准,这只能代表一个企业良心跟品质定位问题。更重要的是,一辆车的载重质量是整车设计非常重要的执行基础之一,包括刹车、加速、车辆的通过性、轮胎的标定、悬挂的标定等等,都是按照这个数值来做的。如果因为车内载重质量+整备质量超过了最大满载质量,那么意味着刹车的制动距离可能会拉长、车辆的悬挂和轮胎在转弯时,可能会突破设计极限,总之对于我们用车危险性会大大增加。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而且还有一个和大家用车息息相关的问题,那就是车辆的保险,虽然在交警的判罚中,都是直接看一眼车内的实载人数,不可能给每一辆车“过磅”,但是如果在重量超载的情况下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是完全有可能拒保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车内载重质量刚刚达到375kg,这是一个不算厚道的标定。

除了车企的问题,兔兔觉得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国标的要求,要知道这个国标还是98年的,其中的标准都还是按照当年的标准,像是体重等等。但是当年国内的经济跟现在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人均体重自然也不会相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中国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指数从2004年的22.7kg/m² 已经上升至2024年的24.8kg/m² ,大家已经都胖起来了。如今再按照20多年之前的标准,多少有点不太合理。

五座车,坐五个人也能超载?以后买车记得多看一眼这两个数字

那么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应该如何看一款车的最大载重量呢?其实很简单,在车辆的配置表里,都有“整备质量”和“最大满载质量”两个数值,后者减去前者,就是车内能承载的最大重量,平均到每个座位上的数值越大越好。

其实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重量由于电池的问题本身就比较难以控制,而且新能源汽车的重量,更是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能耗、加速能力等等,于是就出现了这种车内载重质量刚刚够上强制标准的车型。但问题是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难道体重超过150斤就不配坐车了?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不妨留言讨论。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武极车品 0粉丝    5作品 关注 毕业于车辆工程系,专注汽车领域,分享汽车干货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