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1月汽车销量:同比环比皆下滑,2025年还能“低开高走”?

1月汽车销量:同比环比皆下滑,2025年还能“低开高走”?

踢车帮 2569浏览 2025-02-18 IP属地: 未知

独特的1月,独特的走势。

1月的车市大盘销量,并不理想。参考乘联会数据,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双下滑”的数字,也是许久未见了,且1月零售处于历史低位,乘联会也给出实锤了。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2个原因:一方面,2024年的春节在2月,2025年的春节在1月,天然地压缩了1月的有效销售时间,同比负增长的确在预期以内;另一方面,虽然说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在1月得到了延续,但在12月算是一波年度性结束,对于过渡期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不少用户选择在2024年末抢着完成置换动作。所以,1月走弱,完全有迹可循。事实上,回顾整个2024年,恰恰因为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的推动,我国车市全年零售销量为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尤其自9月起,单月零售销量维持在200万辆以上,呈现出U形走势,可以想见,更新政策对车市的拉动作用有多大了。而且,2024年也是有史以来的“零售第三高”,仅次于2016年、2017年。那么,问题来了,2025年更新政策仍将继续发力,1月已过,后续能否“低开高走”呢?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车企销量排名,恍惚又变天

因为1月的特殊性,在车企销量TOP 10榜单中,也出现了微妙的一幕。直接看零售销量排行榜,吉利排到了第一位,居然超过了比亚迪。详细数据是:吉利汽车1月零售24万辆,比亚迪1月零售为20万辆。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乘联会的零售销量不含出口数量。至于出口,算到了批发销量里。于是,在批发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回到榜首,总数字是29.6万辆;吉利对应为26.7万辆。

这两家虽谈不上“水火不容”,但也有点“针锋相对”的感觉。毕竟,在汽车市场中,早就形成了存量格局,你多卖一台,他就少卖一台。如果不是近两年,合资品牌纷纷丢失阵地,而给自主品牌让出了增量空间,其实,头部品牌的博弈烈度还会更大。而可以预见的是,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收缩到了一定程度,接下来,要么横盘,要么小幅反弹,那么,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其实会进一步加剧。

其实,2025年开年,这种态势已经很明确了。比亚迪高举“全民智驾”的大旗,给7万级的海鸥都装上了高快NOA,也相当于变相参与价格战;事实上,长安也提前一天讲了与华为的全面合作,同样要全面铺开智驾;紧接着,吉利也表示,将在3月初发布AI智能化战略布局,应战了,也宣战了。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吉利为什么可以冲上来?其实,经过近一年的梳理,尤其以台州宣言为纲,吉利品牌、极氪品牌、领克品牌明确了各自的区分,以及各自都有了销量走强的车型,尤其是吉利银河,连续出爆款,像吉利星愿、银河E5,还有星舰7,为吉利贡献了不少的增量。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吉利、比亚迪之外,其他自主品牌如何?从零售榜单看,仅长安汽车、奇瑞汽车进入TOP 10,但身位都还不错,一家第4,另一家第5。而如果看市占率的话,1月自主品牌的零售市场份额为61%,比去年还上涨了5.9个百分点。这时刻在提醒我们,自主品牌真的崛起了,但也朝着头部几家集中了。

再看批发销量,自主品牌的表现更好。奇瑞汽车排第3,长安汽车排第4,长城汽车也能排到第7了。就批发市场份额看,自主品牌已经达到了69%,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头部愈盛,终究只剩几家,趋势大抵如此了。

能源渗透率低于50%,有啥问题吗?

1月,还有一个独特的情况:新能源渗透率低于50%。具体看,1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为41.5%,批发渗透率为42.3%,不禁让人好奇,为啥会这样?首先明确一点,哪怕跌破了50%,但相比于2024年同期,新能源渗透率仍然提升了9个百分点,无论零售,还是批发。

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还是与春节有关。一方面,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确实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更有利,但1月是一个过渡期,想买车的一般会抢在年底之前就买入了,那么,1月也就“空窗”了。另一方面,春节之前,是返乡高潮,以及低线城市集中购车的时间点,而低线城市用户在购车观念上更趋保守,更偏爱燃油车,这也造成了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情的“阶段式退烧”。

但是,新能源大潮会就此改向吗?必然不会!1月,批发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型有22个,其中,燃油车12个,新能源车10个。在TOP 5中,比亚迪宋以83824辆排第一,海鸥以41212辆排第二,紧接着是长安CS75(燃油车),再然后就是Model Y、Model 3了。继续往后数,车型销量就全部低于3万辆了。以此为参考,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仍然很强劲,当然,1月的燃油车韧性也很强。

那么,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还会怎么演化呢?插电混动的增长速度还会更快些,毕竟,新能源往更广阔的市场渗透,“带油箱”会让保守用户更好接受;至于纯电车型,随着快充桩越来越多,能耗管理越来越优,增长速度也有可能回到高位。1月,比较独特的一点在于,增程车型同比环比均下滑了,这就引人深思了,到底是谁家的增程车不好卖了?但长远看,今年以增程入局的产品还真不少,增程市场应是上涨的状态。

写在最后

实际上,乘联会对今年的汽车市场做出了判断,由于更新政策继续持续,全年乘用车零售销量或增长2%到234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有可能增长20%到1330万辆。真要如此,全年的新能源渗透率就要达到57%了。那么,手里还没有新能源牌的车企们,日子就更难过了。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踢车帮 33.8万粉丝    5313作品 关注 只为爱车的你!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