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起,美国就将正式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特朗普还强调,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但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
川普要全面升级贸易战的意图但很明显,这一政策不仅要颠覆传统贸易伙伴的豁免预期,更会重塑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格局。不过,对于目前在新能源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来说,关税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反倒是西方舆论一片哀嚎。
很难说特朗普这次的关税政策,究竟是打击谁,又让谁获益。
墨西哥:一体化供应链遭遇“断链”风险
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也是美国汽车产业的“后花园”,很多车企为了规避贸易壁垒都会选择在墨西哥建厂,通过墨西哥向美国进口。甚至,美国本土车企也都在墨西哥建厂生产,再供应美国市场,借此降低生产成本。
2024年墨西哥对美出口汽车达154万台,占美国进口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其汽车产业高度依赖北美一体化生产模式,例如福特就有约60%的在售车辆由墨西哥工厂供应。新关税政策下,若一辆墨西哥产汽车的美国零部件占比为50%,则需承担12.5%的关税。
这种“精确打击”将迫使车企重新评估在墨投资,一旦车企决定从墨西哥撤出,回流美国,预计将会导致墨西哥近100万汽车从业者面临失业风险,并对其占GDP 4%的支柱产业造成冲击。
日韩:成本与市场的双重挤压
日韩车一向以性价比在美国市场卖得风生水起。2024年日本和韩国分别以138万台和154万台的年出口量位列美国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车进口国。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30%,丰田、本田、日产三家占据了美国近40%的乘用车市场份额。
关税提高之后,日韩车建立在数十年的全球化布局和低关税环境之上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以一辆价值2.5万美元的丰田凯美瑞为例,光因为关税价格就得上涨5000至8000美元,长久以来已经接受了日韩车辆的性价比,美国消费者必定很难接受价格上涨,销量下滑已不可避免。
而且日本汽车一直坚持“精益生产”和全球化分工,即便是在美国生产的汽车,组装的许多高端车型和关键零部件仍从日本本土出口到美国。初步估计日本方面的直接损失1.4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89亿元),如果政策扩展至墨西哥等地生产的供应链,损失或高达3.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54亿元)。这还没有计算因为出口下降导致相关就业人口的流失。
而韩国现代汽车虽然已经宣布要投资210亿美元在美建厂,但仍需5-7年才能完全落地,短期内还是会承担高额关税成本。
欧盟:盟友关系的“致命一击”
2024年欧盟对美新车出口额达384亿欧元,但美国市场仍占其出口总量的20%,其中德国是欧盟对美汽车出口的绝对主力。德国最大的三家汽车制造商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约占欧盟对美汽车出口的73%。
目前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车企都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国际市场面临的是来自特斯拉和中国新能源车企们的竞争,内部则是电动化转型造成的成本高企、利润下滑,因此引发的关闭工厂、裁员等等措施又激发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可以说现在正是欧洲车企们最头痛的时候。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量价齐跌,德国车企面临巨大的压力。本来还可以指望有北美市场这块超稳定的市场可以托底,如果这个时候美国上调关税,对欧洲车企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有机构预测,若美国对欧盟征收25%的关税,短期内欧盟GDP或减少0.33%,长期内缩减比例会更高。
美国:本土车企的“伪胜利”
尽管特朗普宣称关税将推动制造业回流,但福特、通用等企业股价在政策公布后暴跌超5%,反映出市场对成本激增的担忧。
美国本土车企约60%的零部件依赖进口,重建供应链需数年时间,且单车成本或增加3500-12000美元。特斯拉虽因本土化生产短期受益,但其电池等核心部件仍依赖进口,长期风险犹存。马斯克就在社交平台X发文称,在这场关税风波中,特斯拉不可能全身而退,而是将受到重大影响。
美国贸易协会、美国汽车驾驶协会就表示,新的关税政策将再次推高在美国生产和销售汽车的成本,造成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消费者选择变少,并减少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
中国:供应链暗藏风险,进入“战略窗口期”
2024年中国对美整车出口仅11.6万台,占出口总量1.8%,其中包括特斯拉上海工厂返销美国的车型。事实上中国汽车主攻的市场还是集中在俄罗斯、东南亚、南美等地,北美市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因此相比欧盟和日韩,中国对美国市场的直接依赖较低,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小,但中国汽车企业曲线进入美国市场的节奏和计划可能会受到间接影响。
比如近年来,江淮、长城、比亚迪等企业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在墨西哥组装的汽车对美出口,这一块2024年大约有18万辆。但如果墨西哥产能发生转移,中国车企则需要重新评估北美布局。
比亚迪凭借2024年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一的规模效应,正在加速渗透欧美市场。宁德时代通过技术授权模式与美企合作,规避《反通胀法案》限制,显示出技术壁垒的突围能力。福耀玻璃追加4亿美元扩建美国工厂,利用本土化生产规避关税;小米汽车则以“全球前五”为目标,通过东南亚生产基地辐射北美市场。中国车企在核心领域的垂直整合优势,可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占先机。
结语:
不难看出,特朗普这一波关税政策,精准谋杀了美国传统的各位盟友。而美国本土车企的供应链迁移成本远超预期,美国消费者未来需要为每辆车多支付数千美元。美国试图重塑本土产业链的野心,可能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而对中国而言,关税政策并不会伤及根本,中国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先发优势,叠加灵活的全球化布局反而成为优势。当特朗普忙着筑墙时,中国车企正在修桥:用技术专利当桥墩,拿全球产能做桥面,这一次,我们不再追着规则跑,而要带着规则飞!这对中国来说,机遇甚至大于风险。(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途昂Pro到底适不适合大家庭?重庆自驾实测后,聊聊4大真实体验!
30万拿下彦祖同款豪华SUV 奥迪Q6实力pk奔驰GLC
15-20万级SUV实力担当,昂科威S和昂科威Plus白金版值得买吗?
实测比亚迪宋L DM-i智驾版,天神之眼C智驾表现如何?踏实靠谱还聪明很难不爱!
『既要又要』终结者!试完零跑B10才知道:堆配置不如懂年轻人
中大型MPV推荐①|比亚迪夏豪华配置宽大空间 感受超越头等舱
比亚迪夏作为家用旗舰MPV,我们为了测试它的实用性,选择了一条最苛刻的自驾路线。 虽然气候极寒,但在物产丰富的黑土地上,少不了山珍海味和东北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这一次旅程,有真实体验的MPV试驾感受,也有一路的美景、美食、人文趣事。感受比亚迪夏在寒风冬日中的那一份温暖,在祖国的......
蔚来ET9天行智能底盘:“三位一体”线控系统如何颠覆行政旗舰?
沉浸式体验北京越野全新BJ40增程,处处硬核的越野方盒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13.99万起!别克昂科威S白金版试驾:降维打击合资SUV市场?
追求拓展改装—吉利牛仔SUV性价比拉满
2025年3月31日,比亚迪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旗下全新车型钛3正式开启预售。
阳春三月,自在出行。吉利焕新季礼遇好时光—3月28日-30日河北维德春日购车礼遇季,携吉利全系车型开启诚意满满的春季限时钜惠。
速度激情与舒适哪个更重要?红旗告诉你,我的天工05可以全都要
绝对没套路!14.98万就能开走德系B级车?
10万级纯电车超高“质价比”|试驾极狐考拉S
挑战吉利雷神超级电混 星舰7emi 百公里亏电油耗 3.3L #全民试星舰全民测3L# #吉利银河星舰7em-i#
4月1日,福田汽车2025年一季度商务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大家对硬派方盒子长期保持着能耗很高的刻板印象,这次我们模拟大家日常用车40公里高速、20公里城市道路、20公里山路、20公里快速路,共100公里,看看G318无忧穿越版,到底能耗如何?
本篇视频我们体验了领克900,这款车型设计配置性能都非常多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