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亏钱魔咒已破,满血华为卖进23万内,中国智驾分水岭来了

亏钱魔咒已破,满血华为卖进23万内,中国智驾分水岭来了

路咖汽车 3411浏览 2025-06-25 IP属地: 未知

时间过去整整1年,华为智驾的30万魔咒已破。

余承东的金句“现在我们做的30万以下的车,全部都是亏损的”,这句话出现在2024年6月14日的论坛。时隔1年之后,在岚图FREE+的预售发布会上,2025年6月24日,华为乾崑智驾最新的ADS4,包含在车价里,预售阶段最低只要22.99万元。如果按照上市比预售价格更低的行业惯例来看,很可能进入22万元以内。

事实上,1年的时间里,华为车BU的营收已经在汽车零部件的收入中进入了全球百强的位置,商业模式也随着岚图等车企的销量崛起,开始逐渐破圈。不仅四界之外又变出了上汽+华为的第五界尚界,还诞生出了和广汽、东风奕派、阿维塔等车企专项打造的更深度合作,华为Hi PLUS模式。

总之,市场现状已经改变,满血的华为智驾辅助完成了价格下探。27.99万元,这是带有192线激光雷达深蓝S09的价格,五界中的问界M5,带有192线激光雷达的车型里,最便宜的价格已经在增程 Ultra后驱版上来到了22.98万元的指导价,即便算上1.6万元的软件费用,也并不太贵。

再加上贾建旭的那句,“上汽有体系能力,有整车经验,也有成本控制能力,能帮华为把他们的智能化能力装进20万以下的车型。”

眼前,25万元以内已经不是问题,下一个话题是,满血华为能否有机会进入20万元以内。

L2级辅助将开始贬值,持续期1年左右

打破余承东所说的30万元魔咒,原因很容易剖析。譬如,对原有商业模式的拓展,高端与入门之间形成了互补,就可以像问界那样形成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比如,问界M5的满血华为进入25万元以内,其商业决策是来自于问界M8与问界M9带来的底气。

截止2025年6月7日,问界M9累计交付已经超过20万辆,在50万元级的细分市场里超过奔驰、奥迪等,创下新纪录。问界M8也是如此,58天时间交付破3万,也是新纪录。再从财报来看,赛力斯的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毛利率26.21%,在问界M9上市并开始交付的第四季度进一步提升到28.7%,且问界M9的成交均价为56万元。

正因为是有了上述的表现,问界M5才可以在定价和配置的表现上,被赋能出优势。

上汽和华为合作的尚界,商业逻辑则是,不缺钱也不缺产能的上汽集团,从2006年到2023年连续18年拿下中国车企的销量冠军。

如今的它,需要快速完成转型,需要在认知上被改变,为了市场份额和品牌被重新认知,它可以进行投入,再加之有出色的生产和研发能力,所以也就有了进一步打破价格魔咒的可能性。

而上述带来的价格数字波动,也会引起智驾辅助这个门类的商业模式变化。原因就在于,当头部车企下探时,腰部和尾部只能跟着承压。在近几年,有很多此类的典型案例,譬如,2023年特斯拉忽然对Model 3和Model Y进行了价格下调,最终也引发了整个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开始。更夸张的还包括,头部企业面对头部企业的竞争,也会打破规则,就比如京东进军外卖之后,美团也只能跟进社保以及相关补贴政策。

所以,在当前智能驾驶辅助向有监督自动驾驶演进的过程中,也就是从L2向L3的切换中,智能辅助驾驶的商业高价值周期也将接近尾声。

截至目前,智驾辅助能够卖出价钱且获得用户认可的,其实只有华为。中国车企如今的集体选择是,智驾辅助系统不进行单独销售,而是包含到车价之内,截止2025年6月,这份名单里包含的车企名字有: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长安、理想、小鹏、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蔚来倒是标明了软件的价格,每月订阅价格为380元,如今是以赠送3-5年的形式进行推广。

当然,承压的还将包括特斯拉FSD。随着6月22日在得州奥斯汀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开始,NHTSA立刻联系特斯拉启动调查,有2位博主放出视频暴露了它的安全隐患,比如Rob Maurer发布的12秒影片里,车辆多次试图驶入错误车道,再比如Sawyer Merritt发布的视频里,车辆超速。所以,究竟是L2还是L3还是L4,如今没有明确定论。

总之,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如今处在技术迭代切换的时期,一旦车企无法追上最前沿的第一梯队,而且在价格上不能给到优势,那技术的价值就会快速消失,因为无法完成成交,就是无法变现。

实际上近几年间,就发生过很多次这样的案例,比如四驱技术。

2009年,奥迪A6L的2.8 FSI前驱与四驱版本,指导价分别为61.82万元与65.02万元,二者差价为3.2万元。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推出带有自家技术的四驱车型,在2010款大众途观上,差价缩小为1.5万元,在2013款哈弗H6上,则被长城缩减至8000元。

进入新能源时代后,更是如此,在2022款比亚迪汉创世版身上,有前驱版本指导价为28.98万元,四驱版本指导价为29.08万元,二者差价仅1000元。

结论是,只要市场竞争的足够充分,上述每一家在当时手握市场主导权的企业,都会让新技术发生降价。

技术分水岭,只剩L3级有高商业价值

而之所以说L2级智能辅助驾驶会在1年内发生很快的价值缩减,理由是,2025年后半年开始,将是L3级自动驾驶的商用元年,2026年则是深刻的技术切换期。

汽车已经发展了近140年,所以案例也是比比皆是,譬如以早期的定速巡航为例。2010年前后,初代的辅助驾驶技术开始慢慢被国产车普及,彼时,2010款本田CR-V带有定速巡航的版本指导价为23.98万元。而它的狙击者,哈弗H6,在2011款上就把带有这项技术车型的指导价降到了13.18万元。

换言之,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充分竞争,也会延续之前发展史上的相同逻辑。所以,当L3级开始商业化和降价时,现有的L2级和L2+级贬值,是不可暂停的。

最新一轮的L3级争霸,现在已经现出了端倪。

华为的L3级自动驾驶计划已经进行了公布,将在今年9月开始推出和升级,ADS4的Ultra版本会具备L3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能力,目前已知的涉及车型预计包括,尊界S800。而新款享界S9、问界M9可能会快速进行跟进。因为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其具备L3级架构、传感器硬件标准达标。

从商业上看,尊界S800进行最先推送是符合认知和逻辑的,百万元级的车型率先能实现自动驾驶,将会对整个商业价值和商业推广产生好处。

不过,目前仍有疑问需要被解开。即,华为的技术能力加持之下,究竟允许什么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进行L3级自动驾驶的运行。奔驰和宝马是率先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完成L3级自动驾驶应用和商用的企业,但二者的技术选择均是高精地图+偏低时速,时速为60km/h。

如果为了方便理解的话,这和百度的萝卜快跑思考相同,理由是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不过随着后续开始卷起来,这个速度在2021年左右被韩国车企提升到了80km/h。之后在2023年,又被奔驰和宝马提升到了95km/h。目前德国法律允许的速度上限是130km/h,而奔驰的目标设定的比较保守,预计在2030年达到这个速度。

所以,留给华为在今年下半年发力的重点,就是L3级自动驾驶的速度上限是多少。临界点会是95km/h,如果技术应用的数值达到这个数字,证明华为在技术上的实力。而如果低于这个数字,则不具备太多的实用性。而如果能超过,又是另一个局面。

当然,这也是留给所有中国车企相同的考题。

能够达到更高速度的L3,才是真的自动驾驶,如果只是在60km/h-80km/h时速下使用,对市场传播起到的其实更多会是反效果。

总之,在汽车行业内部,现在L3级自动驾驶已经开卷。华为宣布9月,吉利则是在今年6月相对的低调的半官宣了具体进展,千里会在2025年第四季度,落地千里浩瀚H9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

再加上,之前一众国产品牌已经全部官宣了计划,广汽在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理想汽车会在2025年实现但尚未公布具体时间。小鹏的说法有过改变,早期的说法是将要实现L3级的能力,但并未官宣将100%达到L3,而2025年3月又变为了,实现L3级别全场景自动驾驶。2026年,则是奇瑞、长安等车企的节奏期。

眼下的竞争状态很容易用一句话说得清,“可预见的市场是,50万元左右的车型会陆续使用L3级技术,所以现有的L2+级会没有太多生存空间”。

按目前的竞争状态,50万元级左右的市场里竞争者会包括,新的问界M9、享界S9、极氪9X、理想的新车等等。

写在最后:

这显然,还会进一步带来更多的蝴蝶效应和裂变。

比如,对于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来说,当中国品牌新车以自动驾驶的技术特点进行竞争时,其市场压力会可见一斑。

另外,压力还会来到特斯拉、蔚来等品牌身上。特斯拉的FSD是否会在此时完成降价,李斌之前一直所主导的“不激进、为了安全”还能匹配多少人的认知,这都会是问题。

以及,现有的L2+级辅助驾驶,会被淘汰多少。例如,华为等企业因为其技术体系和储备都足够强大,所以可以完成部分老车和新技术的直接切换。

但,对于很多新势力来说,这可能会成为又一轮的背刺。同时,问题还在于,对于车企来说如果技术延期发布、跳票、能力不达预期,则会是另一种反效果。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