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押宝,奕派握拳。
“大家好,我是奕派科技汪俊君”。上个月月底,这位东风自主板块新上任的一把手以“武汉水杉”为引,开启了微博——他不是来当网红、享受众星捧月的,而是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我们要主动去听用户的批评,甚至是骂声" ,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到。这位84年的干将,从一名普通的动力总成研发工程师走到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奕派科技)总经理,仅仅用了16年,在整个东风集团的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时间回到6月底,东风自主板块迎来大换血,汪俊君、张俊、程军、陈小莉等一批干将从东风集团调任奕派科技,其结果形成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管理层年轻化显著,尤其是新公司掌门人汪俊君今年仅有41岁;其二,是技术岗介入管理,呈现出企业层面更务实的打法;其三则是财务岗调任关键位置,如夏鹏原为东风公司财务控制部总经理助理、乘用车财务管理处总监职务,现今是奕派科技副总经理,这一点则与零跑、理想等新势力不谋而合,有利于成本竞争。
“奕派科技是集团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对新公司如此定位,并明确支持“东风奕派科技创新突破、跨越发展,成为用户型、科技型企业”,汪俊君的走马上任并非偶然。
“大自主”的腾飞,一直都是东风的梦想,从早期的“三风”以SUV战略冲锋,到中期以“奕”字打头,向年轻化冲刺,乃至后期重启猛士向高端化突破,其中虽然不乏高光,但努力与回报始终不成正比。但在今年,在新公司的第一次大型发布会,即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后,东风汽车集团(00489.HK)迎来六连涨,涨幅超过20%。
近些年,资本市场对东风汽车鲜有如此反应,汪俊君作为一名“技术长跑者”与“年轻派干将”,其率领的新领导班子的全新战略打法显然是其中关键。
清华基因、岚图淬炼与整合智慧
1984年出生的汪俊君,身上烙印着清华大学的双重校训精神——“自强不息”的技术攻坚与“厚德载物”的体系思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他,2009年加入东风汽车,从动力总成研发工程师起步,27岁便升任东风技术中心动力总成设计室主任。
他主导开发的马赫动力C15TDR发动机曾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而2022年执掌岚图汽车CTO期间,更推动岚图ESSA原生电动架构与SOA电子电气架构融合,奠定智能电动车的技术基座。在岚图的经历,不仅让其技术思维更具系统性,更有力地推动了奕派科技与华为的全面融合。
有消息显示,华为技术团队早已全面入驻岚图汽车,而汪俊君作为岚图技术板块的负责人,无疑与华为联系最深。因此,行业普遍认为,随着汪俊君执掌奕派科技,他能够将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以最短的方式带到这家全新的公司,并为未来推进的DH项目打下根基。
同样重要的是,岚图还启蒙了汪俊君“用户思考”。岚图首创的“用户委员会”机制,即将产品定义权部分移交用户,如FREE+车型的1366项升级中,73%源自用户建议,从座椅缝线走向到露营供电系统,均由社群反馈驱动,这种“听劝哲学”被汪俊君视为技术人的必修课。
汪俊君曾谈到,“用户的声音不是数据,而是产品生命的土壤”。正是这种理念,让他在2025年6月掌舵新成立的奕派科技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时,敢于直面质疑——技术派出身能否驾驭品牌整合与市场破局?
显然,通过过去的经历得知,我们不能简单以“理工男”来定义汪俊君,正如开头所提到,他更像是一个“技术长跑者”。
基于对水杉“活千年靠的不是速生,而是守节奏、扎深根”的认知,他明确表示:“过去资源分散,很难形成市场突破;现在我们要饱和式投入,捏紧拳头打硬仗”,并且正将分散的研产供销服体系收归一体,赋予奕派科技“用户、高效、共战、结果”八字纲领,通过“和用户一起长跑”跳出了技术的限制边界。
技术价值战与DH项目的深度协同
无疑,东风集团股价暴涨的背后,源于汪俊君以差异化的认知及经历,为奕派科技构建的差异化竞争体系。
汪俊君认为:“卷价格没有出路,卷技术、卷价值才有未来”,因此,奕派科技将从技术、用户以及效率三大层面重构东风自主的体系化能力。
如在技术上,奕派科技将形成六大支柱,即量子架构、马赫电混动力、天元智舱等,全部脱胎于东风“十四五”期间超500亿元的研发积淀。在用户响应机制层面,奕派科技则设立了“10分钟响应、1小时方案、1天闭环”的服务标准,要求用户吐槽“穿透”至工程师层级。
此外,效率革命则如杨青所述,东风集团将全力支持奕派科技,并“向奕派科技下放产品决策权与商务政策权限”,以此打破审批冗余。而汪俊君与高管团队则正通过“事不过夜”的联席决策,建立更高效的市场反馈机制。
这一体系的标杆实践,正是与华为深度绑定的DH项目(D代表东风,H代表华为)。区别于早期岚图、猛士项目的技术采购模式,DH项目以“四个联合”即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联合营销重构合作深度。正如上文所提到,经过岚图方面的铺垫,奕派科技甚至在创立之初就与华为“共同办公”,将确保华为乾崑智驾ADS 4.0与鸿蒙座舱5.0深度融入产品基因。
有消息显示,双方首款合作车型——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上市,目标直指30万元级以上市场。在汪俊君看来,DH项目的意义远超单一产品:“华为教会我们以2C思维重构流程,这是传统车企转型的关键一课”。
在体系突破之际,通过新领导班子的建立,汪俊君还把“技术务实”带到了奕派科技,如其固态电池项目采取渐进策略,2026年小批量试产,不断验证工艺与成本可控性,同时超千伏高压架构则聚焦“1秒充2.5公里”的常温快充,以上均显示出公司对创新与实干协同的重视。
东风自主复兴的长期主义定力
“奕派科技不是三个品牌的简单叠加,而是东风自主板块的主力军”,汪俊君反复强调这一定位——奕派科技的全局谋略清晰投射于以“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海外之翼”四大战略,具体可细分为两大方向:
其一,在于技术驱动的多品牌协同,推动公司在市场端实现战略聚焦。据悉,奕派科技明确了“奕派向上、风神向新”的品牌定位,近期将重点实现奕派与纳米两大品牌的资源整合,其中奕派主攻中高端新能源、纳米则聚焦于6-10万级市场,而风神品牌则深耕家庭实用场景,三者在市场端形成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其二,则是加速全球化,推进战略扩张。官方资料显示,奕派科技计划2027年海外车型达30款,其中东风风神将担当主力军,目前该品牌已经进入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五大洲。未来,奕派科技将通过商品领先、渠道优化、属地化运营和营销转型四大动作,持续强化风神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尽管整合初显成效,奕派科技2025年7月交付量同比增长70.9%,但汪俊君仍保持冷静:“产品是核心,没有硬实力,再多的营销投入都难以取得真正的市场成功。”。
汪俊君说,他每天都会读《论持久战》。显然,奕派科技仍有一场持久战要打,从公司与华为“四个联合”,到“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海外之翼”四大战略,奕派科技才刚刚握紧拳头,市场已迫不及待。
有文说
从清华实验室走向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凭借技术人特有的系统思维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找到了一条聚焦价值创造的道路。尽管东风自主板块的整合任务艰巨,但这位80后的技术长跑者所发起的“反内卷”实践,却在“艰巨”中更显精彩。(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全新岚图知音22万元起开启预售 8月底完成上市
双C加持比亚迪海狮06!13万级中型SUV新选择!
小鹏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增程式的“真香”。
全家人的新能源头等舱 全新GL8陆尊震撼来袭#全家人的新能源头等舱#豪车开遍绕不过一台新能源GL8#毫厘之间见豪华#新能源MPV首选GL8#全新GL8陆尊开启预售
20万内最舒适豪华座舱来了!东风风神L8预售12.99万元起
今年夏天,那个最被中国人熟知的商用车品牌——依维柯被拆成了两份。
在理想i8发布一周后,理想汽车(股票代码:“2015”)对理想i8产品进行了一番大调整。理想汽车以理想i8 Max作为标准配置,标配智能冷暖双用冰箱。
老人偷买电动三轮车、在家试驾撞塌围墙,背后是对道路安全的思考
赛车圈儿的竞赛事故我一般不放到网上讨论,毕竟“家丑不外扬”, 宣传比赛的魅力换来更多关注才是我们该做的。 但CTCC鄂尔多斯站后,东东的过激反应,让太多不关注赛车的朋友批评赛会,辱骂领克,这与事实严重不符。作为依靠“团队作战”赢了4届年度冠军的职业车手,作为一直吹捧自己以1敌5赢......
尊界S800车主:我是什么很贱的东西吗?
【E汽车】新款问界M7申报图曝光
奔驰GLS450 4MATIC,这台气场碾压、实力拉满的德系旗舰,在澳康达二手车里上演着「价值大爆发」一一用一台高配X5/GLE的新车预算,就能直接坐拥奔驰金字塔尖的旗舰SUV体验,足足省下几十万,实现越级的旗舰体验。
最近车市热闹非凡,乐道 L90 上市 10 天交付超 4 千台,成绩亮眼。与此同时,极狐新阿尔法 T5 也带着诸多亮点闯入大家视野。
8月13日,15万级唯一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轿车——2026款深蓝L07焕新上市,共推出6个版本,售价区间为13.59-15.59万元。
书言Model,身高175,体重50kg,皮肤干净,风格多变且配合度高。模特经验丰富,镜头感强,全自动摆pose,可甜可盐,爱笑有活力。合作过多个汽车品牌车模拍摄,并参与多场车展活动。
为何电动自行车灯光普遍刺眼,难道司机们都不知道会车开近光吗?
8月13日,岚图汽车CBO邵明峰在微博点出车圈四大乱象,其中“低价引流、高价选装”的阴阳配置陷阱引发全网共鸣。
智界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最近销量突然增长。
为给育儿家庭实现普惠式减负,7月28日国家发布了育儿补贴方案,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可领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最高可领10800元。政策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宝妈人群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给家里增加一台车也成为了当下有娃家庭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