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华为加码押注央企,「五界」表兄弟东风奕派科技上位!

华为加码押注央企,「五界」表兄弟东风奕派科技上位!

有文汽车 427浏览 2025-08-13 IP属地: 未知

华为押宝,奕派握拳。

“大家好,我是奕派科技汪俊君”。上个月月底,这位东风自主板块新上任的一把手以“武汉水杉”为引,开启了微博——他不是来当网红、享受众星捧月的,而是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我们要主动去听用户的批评,甚至是骂声" ,在一次采访中,他提到。这位84年的干将,从一名普通的动力总成研发工程师走到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奕派科技)总经理,仅仅用了16年,在整个东风集团的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时间回到6月底,东风自主板块迎来大换血,汪俊君、张俊、程军、陈小莉等一批干将从东风集团调任奕派科技,其结果形成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管理层年轻化显著,尤其是新公司掌门人汪俊君今年仅有41岁;其二,是技术岗介入管理,呈现出企业层面更务实的打法;其三则是财务岗调任关键位置,如夏鹏原为东风公司财务控制部总经理助理、乘用车财务管理处总监职务,现今是奕派科技副总经理,这一点则与零跑、理想等新势力不谋而合,有利于成本竞争。

“奕派科技是集团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对新公司如此定位,并明确支持“东风奕派科技创新突破、跨越发展,成为用户型、科技型企业”,汪俊君的走马上任并非偶然。

“大自主”的腾飞,一直都是东风的梦想,从早期的“三风”以SUV战略冲锋,到中期以“奕”字打头,向年轻化冲刺,乃至后期重启猛士向高端化突破,其中虽然不乏高光,但努力与回报始终不成正比。但在今年,在新公司的第一次大型发布会,即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后,东风汽车集团(00489.HK)迎来六连涨,涨幅超过20%。

近些年,资本市场对东风汽车鲜有如此反应,汪俊君作为一名“技术长跑者”与“年轻派干将”,其率领的新领导班子的全新战略打法显然是其中关键。

清华基因、岚图淬炼与整合智慧

1984年出生的汪俊君,身上烙印着清华大学的双重校训精神——“自强不息”的技术攻坚与“厚德载物”的体系思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他,2009年加入东风汽车,从动力总成研发工程师起步,27岁便升任东风技术中心动力总成设计室主任。

他主导开发的马赫动力C15TDR发动机曾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而2022年执掌岚图汽车CTO期间,更推动岚图ESSA原生电动架构与SOA电子电气架构融合,奠定智能电动车的技术基座。在岚图的经历,不仅让其技术思维更具系统性,更有力地推动了奕派科技与华为的全面融合。

有消息显示,华为技术团队早已全面入驻岚图汽车,而汪俊君作为岚图技术板块的负责人,无疑与华为联系最深。因此,行业普遍认为,随着汪俊君执掌奕派科技,他能够将岚图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以最短的方式带到这家全新的公司,并为未来推进的DH项目打下根基。

同样重要的是,岚图还启蒙了汪俊君“用户思考”。岚图首创的“用户委员会”机制,即将产品定义权部分移交用户,如FREE+车型的1366项升级中,73%源自用户建议,从座椅缝线走向到露营供电系统,均由社群反馈驱动,这种“听劝哲学”被汪俊君视为技术人的必修课。

汪俊君曾谈到,“用户的声音不是数据,而是产品生命的土壤”。正是这种理念,让他在2025年6月掌舵新成立的奕派科技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时,敢于直面质疑——技术派出身能否驾驭品牌整合与市场破局?

显然,通过过去的经历得知,我们不能简单以“理工男”来定义汪俊君,正如开头所提到,他更像是一个“技术长跑者”。

基于对水杉“活千年靠的不是速生,而是守节奏、扎深根”的认知,他明确表示:“过去资源分散,很难形成市场突破;现在我们要饱和式投入,捏紧拳头打硬仗”,并且正将分散的研产供销服体系收归一体,赋予奕派科技“用户、高效、共战、结果”八字纲领,通过“和用户一起长跑”跳出了技术的限制边界。

技术价值战与DH项目的深度协同

无疑,东风集团股价暴涨的背后,源于汪俊君以差异化的认知及经历,为奕派科技构建的差异化竞争体系。

汪俊君认为:“卷价格没有出路,卷技术、卷价值才有未来”,因此,奕派科技将从技术、用户以及效率三大层面重构东风自主的体系化能力。

如在技术上,奕派科技将形成六大支柱,即量子架构、马赫电混动力、天元智舱等,全部脱胎于东风“十四五”期间超500亿元的研发积淀。在用户响应机制层面,奕派科技则设立了“10分钟响应、1小时方案、1天闭环”的服务标准,要求用户吐槽“穿透”至工程师层级。

此外,效率革命则如杨青所述,东风集团将全力支持奕派科技,并“向奕派科技下放产品决策权与商务政策权限”,以此打破审批冗余。而汪俊君与高管团队则正通过“事不过夜”的联席决策,建立更高效的市场反馈机制。

这一体系的标杆实践,正是与华为深度绑定的DH项目(D代表东风,H代表华为)。区别于早期岚图、猛士项目的技术采购模式,DH项目以“四个联合”即联合定义、联合开发、联合共创、联合营销重构合作深度。正如上文所提到,经过岚图方面的铺垫,奕派科技甚至在创立之初就与华为“共同办公”,将确保华为乾崑智驾ADS 4.0与鸿蒙座舱5.0深度融入产品基因。

有消息显示,双方首款合作车型——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上市,目标直指30万元级以上市场。在汪俊君看来,DH项目的意义远超单一产品:“华为教会我们以2C思维重构流程,这是传统车企转型的关键一课”。

在体系突破之际,通过新领导班子的建立,汪俊君还把“技术务实”带到了奕派科技,如其固态电池项目采取渐进策略,2026年小批量试产,不断验证工艺与成本可控性,同时超千伏高压架构则聚焦“1秒充2.5公里”的常温快充,以上均显示出公司对创新与实干协同的重视。

东风自主复兴的长期主义定力

“奕派科技不是三个品牌的简单叠加,而是东风自主板块的主力军”,汪俊君反复强调这一定位——奕派科技的全局谋略清晰投射于以“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海外之翼”四大战略,具体可细分为两大方向:

其一,在于技术驱动的多品牌协同,推动公司在市场端实现战略聚焦。据悉,奕派科技明确了“奕派向上、风神向新”的品牌定位,近期将重点实现奕派与纳米两大品牌的资源整合,其中奕派主攻中高端新能源、纳米则聚焦于6-10万级市场,而风神品牌则深耕家庭实用场景,三者在市场端形成互补,避免同质化竞争。

其二,则是加速全球化,推进战略扩张。官方资料显示,奕派科技计划2027年海外车型达30款,其中东风风神将担当主力军,目前该品牌已经进入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五大洲。未来,奕派科技将通过商品领先、渠道优化、属地化运营和营销转型四大动作,持续强化风神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尽管整合初显成效,奕派科技2025年7月交付量同比增长70.9%,但汪俊君仍保持冷静:“产品是核心,没有硬实力,再多的营销投入都难以取得真正的市场成功。”。

汪俊君说,他每天都会读《论持久战》。显然,奕派科技仍有一场持久战要打,从公司与华为“四个联合”,到“技术之翼”“品牌之翼”“产品之翼”“海外之翼”四大战略,奕派科技才刚刚握紧拳头,市场已迫不及待。

有文说

从清华实验室走向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凭借技术人特有的系统思维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找到了一条聚焦价值创造的道路。尽管东风自主板块的整合任务艰巨,但这位80后的技术长跑者所发起的“反内卷”实践,却在“艰巨”中更显精彩。(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有文汽车 12粉丝    701作品 关注 有文化的汽车介绍,中国最早的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