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驾驶着这台捷达VS7,停车时总被无数人问及两个同样的问题:
“这车是什么牌子,多少钱”?
于是,我一遍遍的向大家解释着,捷达已经从大众独立成为了单独的品牌。它的logo确实让我们感到很陌生,但几天的驾驶体验,发现它的一切还是让我感到如此熟悉。
捷达之于中国市场,其实也更像斯柯达在东欧、西雅特在南欧的火爆。同步于大众的品质,相对亲民的价格是成功的关键。当然,相对于产品本身,品牌的认同感,也就是它的口碑如何,名字是否耳熟能详,显得更加重要。将中国市场积累的30年的捷达独立成品牌,很显然,这比引进一个国人并不知道的西雅特,当然更能够被我们所接纳。
捷达品牌的诞生后,原先轿车的销量很多转化到了VS5之上。从月销过万的爆款来看,依然印证了新生品牌的发展路径,SUV依然是王道。曾经,用购买一辆大众捷达轿车的钱,如今也可以买一台更加实用的SUV。
捷达正是为了在中国开辟一条全新的产品线,全面覆盖轿车与SUV。随着中国市场二胎家庭的增多,很多人似乎需要把品牌溢价的钱,留下来给孩子买奶粉,以及一胎的升学。因此,大空间、品质成熟的SUV当然是这类家庭的首选。
当然,一台车的外观是否好看,依然决定了人们对于一台车的的第一印象。而捷达正是秉承了德系的严谨与精湛,用更加亲民化的形象贴近中国消费者。VS7巨大的后门开启面积,2730mm的轴距,更长的后悬,也更顺应人们的实际需求。
关于家族元素,我们虽然可以看到明显来自于大众的影子,V字形的前脸将中网与LED大灯尽数的包覆于其中,与J字形的logo在形态上形成呼应。点阵式格栅有别于大众的横格栅,视觉上更加精致,也更加突出捷达品牌的个性。
相对于大众,捷达的设计硬化了大众圆润的线条,更强的棱角感也让它在路上有着更高的识别度。侧窗略微上扬的线条,也让整车不失运动感。
Y字形的尾灯灯带显得更加犀利,型面之间的棱角衔接,也传承了德系车型设计的严谨。它并不会过于突出个性,而是让人看起来更加舒服,协调。
捷达VS7的内饰,大体上看也基本是源自于大众的“德味儿”,方正规整,同时也有别于现款大众的车型。虽然材质与细节略微妥协与成本,但我们实际用车时,又有谁那么在乎一辆车的内饰哪软哪硬?
中央两个出风口位于大屏右侧,上下的布局,所形成的棱角与右侧出风口相呼应,它的风格如外观那样,采用了更多几何型面的相互衔接,每一处细节都显得严谨而无可挑剔。
副驾的下方还有一些凹凸的点阵作为装饰,这些设计也是捷达所特有的。当然,总体来看,如果你不看logo,认为这是一台大众其实也没毛病。
方向盘的造型依然完全采用了大众的模块,真皮手感与黑色烤漆的搭配一切都十分熟悉。多功能按键包含了ACC主动巡航控制。作为捷达品牌的顶配车型,它依然同步了这些高科技的装备。
既然捷达将自己定位于“大众旗下的本土化品牌”,那么界面的设计当然要更加的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10英寸的大屏采用了卡片式的UI模块,界面风格倒是很像Windows。它支持Carlife与Carplay,兼顾了安卓与苹果的用户,操作方式也更加友好。
界面的车联网功能,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第三方app,其在线场景提供了吃住行等各个领域。比如,我们可以在界面中同步航班、酒店信息。车内的语音识别也支持很多自然语义理解,覆盖了车内全部的功能操作。
其实车内还有很多功能可以挖掘,只可惜试驾车并没有提供登录账号让我们深度体验。当我打开界面中的腾讯新闻,系统也可以自动的为我朗读。只是对我这样一个89年的“中年人”来说,还是更习惯用手机去实现这些功能。
车内也专门为手机提供了无线充电功能,充电感应槽面积极大,能够覆盖几乎市面上所有带有无线充电的手机。
空调的控制采用了滑动触控方式,比如加大风量,则是中间的横条直接右滑。而实际用起来,它仍然是一个“指纹收集器”。
皮质座椅的造型与走线看起来比较普通,软硬适中。出于其家用的定位,侧向包裹的效果并不明显。而这款顶配车型的主驾采用电动调节,副驾仍为手动调节。从配置的分配中,也能看出来捷达VS7的定位更加务实,将成本使用在用户最在乎的关键点。
作为一款深耕于中国市场的车型,后排的宽敞程度当然是这台VS7的关键。相对于VS5轴距的大幅加长,后排腿部也有了与途观L,科迪亚克这样的乘坐空间,可以在旅途中解锁更多舒适的姿势。
同时,后排带有杯托与空调出风口,并且配有一个12V电源接口和USB充电口。对于当今手机不离手的年轻人,这些便利性配置当然很重要。
相对于VS5更高的级别,更大的车身,当然也有着更充足的行李厢空间。548L的容积,1.21米的标准进深,座椅4:6放倒后可扩展至1.91m,用一个近乎于7座的空间标准去布置5座布局,对于家用来说,便利性极强。
动力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EA211的1.4T发动机,配合爱信6AT,150马力与250N·m表现出了更多的高效与稳定。这款发动机的低扭输出优势明显,涡轮响应快,转速不需要太高便可高效输出。在城市中走走停停,加速超车,都会显得得心应手。
对于多数用户来讲,6AT是可靠性与成本之间最完美的匹配。在驾驶的过程中,变速器的升档很积极,降档速度一般,更多的照顾燃油经济性,但变速器还是会有一些顿挫,虽然响应速度没有双离合快,但舒适性与可靠性方面,还是6AT能够给人们更多的踏实感。
VS7还是设置了S档,用延迟升挡时机的方式获取更强的动力。而总体动力输出线性感很强,表现出了EA211一贯的成熟稳定。
而驾驶质感方面,VS7显得比传统的大众车型单薄了一些,悬挂调校偏软,对于弹跳的抑制更到位,能够有效化解颠簸,让驾乘更加舒适。也可以说,这算是一种偏日系的调校,更加适合整个亚洲市场的使用环境与人们的喜好。
整体操控依旧能够感受到大众的品质,转向比较精准,但并不会过于灵敏。车身对于转向的动作,也能够有着积极的响应,没有刻意营造所谓的运动感,而是追求一种驾驶的轻松与舒适。在弯道中的侧倾幅度比较小,在SUV车型中算是良好的水平。同时,整车的隔音、胎噪与风噪抑制到位。虽然整车驾驶起来没有特点,但也没有明显的缺点。
总体来看,这台捷达VS7表现平凡,集成了大众的众多特点,又针对于用户的喜好进行的更加精细化的调整,总结以下四点:
-造型更顺眼
-人机界面更加智能化
-超大驾乘装载空间
-驾驶偏舒适,不乏大众稳重的传统
出于成本的控制,内饰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奢华,配置偏向时尚与便利性,更加适合用户的口味。而以途观2/3的价格,去购买一台空间近似的捷达VS7,对于务实的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当然,关于这个logo有多少人认识,它能否给你带来所谓的面子,我觉得不如让它的实用与可靠,伴你完成人生的原始积累。将来直接再换一台奥迪,让面子配合你真正的实力,也许这会是更加精明睿智的决定。
手握30万预算买车,现在市面上的选择非常之多,尤其是二手车,人人都爱的保时捷车型同样可以入手,什么帕美、卡宴、Macan等等都能买,不信来澳康达二手车展厅逛逛你就会发现惊喜了!
全新X3纯燃油版找回驾驶乐趣,外观大气,内饰豪华,操控性能优秀,油耗合理,推荐。
豆车一分钟,侃车好轻松,豆哥用1-2分钟的说唱跟大家分享对于【方程豹比亚迪】的看法,欢迎大家前来吐槽和评论,你的评论是我产生内容的养分!
辅助驾驶打进第一梯队,合资车品控、安全冗余的传统优势也没丢。
搭载“天行智能底盘” 对标奔驰S级 蔚来ET9值得被“种草”吗?
揽胜、奔驰GLS、腾势N9、问界M9、理想L9,转向区别到底有多少大?
试驾12.98万起的宝骏享境,车长5米多新能源大轿车竟还带城市NOA
在日前举行的吉利银河星耀8 EM-i的节油挑战赛中,独家引擎驾驶该这款混动轿车跑了90km,最终成绩为1.9L/100km。
华为鸿蒙系统,乾崑高阶智驾,鸿蒙智行什么时候出了一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版作为广汽和华为合作的新产品,相必不少朋友都对这车很好奇。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台NEXT LEVEL的MPV吧。
预售价70.99万!岚图梦想家山河发布
第四代博越L离正式上市越来越近了,从产品上来看,车子好看,智能化优秀,驾控也是同级标杆。所以,第四代博越L有可能成为黑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650km续航+激光雷达 零跑B01定义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新标杆
城市通勤+周末轻越野,捷途山海T1电四驱长途穿越体验。
体验比亚迪“兆瓦闪充”,5分钟补能400km,还有什么里程焦虑?
不吹不黑,实测别克GL8陆尚和同级混动MPV,原来强这么多!
全新X3纯燃油版找回驾驶乐趣,外观大气,内饰豪华,操控性能优秀,油耗合理,推荐。
全面监测身体数据,这个体脂秤有点牛
在吉利银河星耀8的油耗挑战赛中,亏电情况下采用智能模式我们共计跑了2小时43分钟,总行驶87.7公里,途径城市、环城、城郊道路等铺装路面,平均时速为34公里,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为2.4,电耗为1.6千瓦时,官方宣传的百公里馈电油耗3.36L应该还是可以参考的。
售价11.78万起 标配“天神之眼C” 海狮05 EV哪款配置更划算?
荣威D7 DMH世界冠军版的插混系统,技术水平属于行业第一梯队。热效率43%的1.5L发动机,机械传动效率达98.5%的DMH变速箱、P1同轴电机、直喷油冷扁线P3电机,以及动力总成大脑PICU,每个单元单独拿出来,都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