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各大车企都推出了自家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市面上也有不少新车已经用上了1.0T、1.2T、1.3T等发动机,就连捷豹路虎也要推出1.5T三缸发动机。
当然,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动力强(与同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比)等,这些都是厂家看重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紧凑型轿车上,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更小的体积可以为车厢内部腾出更大的空间。
不过更重要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账面数据上可以说是相当漂亮,不仅马力更大,扭矩也更强,而且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工信部的平均油耗更低。
账面数据并不能代表一切,实际体验如何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不少买了搭载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车主也应该深有体会,其实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是那么省油。
成也涡轮败也涡轮
多了涡轮系统的加入,让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有着更强的动力,但涡轮系统并不是完美,它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涡轮系统的工作原理。大部分车迷都知道,涡轮增压是通过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叶片,从而带动进气端的叶片运转,为发动机带来更多的空气。
空气多了,自然也要用上更多的燃油,所以涡轮发动机动力更强的背后,也是需要更多的燃油。
这都不算事,涡轮系统给发动机带来最大的影响还是较高的温度。为了让小排量发动机体积更紧凑,涡轮系统通常紧挨着发动机,这样的设计也可以让涡轮系统的管道更短,减少涡轮迟滞。
不过涡轮系统工作时候转速较高,再加上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整套系统的工作温度相当高,甚至一些改装车的涡轮管道可以直接烧成通红。这样一来,整个发动机以及发动机舱的温度也随之升高。
发动机温度高,不是有常规散热系统散热吗?没错,不过整个发动机舱升温,进气温度也变得更高,散热系统也帮不上忙。像宝马M4 GTS车型,为了让降低进气温度,让混合气燃烧更充分,宝马M4 GTS的发动机用上了一套喷水系统,在进气歧管喷入高度雾化的水,降低进气温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发动机内部的温度。
当然,我们的普通买菜车并没有配备这样的高级装备,不过今天就告诉你一个冷知识,其实燃油在喷射过程当中,燃油从液态转化成为气体可以吸收热量,这也能起到降低发动机内部温度的效果,所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发动机过热的时候也会多喷燃油进行降温。
虽然燃油喷多了可以降低缸内温度,但进气温度依旧高,空气密度变低了,造成混合气体浓,燃油燃烧不充分的现象,浪费掉部分燃油。
要温柔对待
正是因为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温度高,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并不在一个十分理想的状态,所以厂家也不能把它逼得太狠,不然发动机在寿命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很多车企都将自家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压缩比调低一点,降低工作强度。
回顾一下市面上剩余不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你会发现它们的压缩比都相当高,像马自达阿特兹上的第二代创驰蓝天2.5L发动机,其压缩比达到了13:1,甚至丰田凯美瑞混动车型上那台2.5L发动机压缩比高达14:1。
高压缩比可以让混合气体燃烧更充分,压榨每一滴燃油的能量。同时,高压缩比发动机的混合气在燃烧时能够产生更大的能量,带来更好的动力,不过伴随而来的震动也会变大。简单点说,一台发动机想要有高压缩比,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市面上很多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了发动机的耐久性,压缩比都在10:1左右,其燃烧效率并不如自然吸气发动机来得高。
目前一台1.0T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已经比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来得猛,毕竟涡轮发动机的扭矩来得更早而且更强,所以这些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体验并不差,不过你想要它有着1.0L自然吸气发动机一样的油耗,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省不省油,不光是发动机本身的问题,还要看厂家工程师如何调教,特别是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匹配是否完善,这些对实际油耗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此外,如果你有着一双黄金右脚,我相信给你一台纳智捷也能开出低油耗。也就是说,除了车本身,驾驶员的开车习惯也非常重要。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是未来燃油机发展的大趋势,但我相信未来它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