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跟约定好一样,11月第二天,造车新势力齐刷刷亮出了10月销量数据,而且是交付量,有别于传统车企压给经销商的数据,交付量含金量十足。
从整体数据看,蔚来10月5055辆,小鹏3040辆,理想3692辆,三强合计11,787辆,与特斯拉9月在中国的销量,勉强打了个平手。看来狙击特斯拉,就跟奥特曼打怪兽一般,暂时合体是必然的。
头部三强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10月销量持续走高,单月销量相加基本可以和特斯拉在华销量打个平手。处于第二梯队的威马、哪吒和零跑等造车新势力,还处于继续追赶的阶段。
拆分数据
我们看三个数据。
1、10月销量
头部三强中,蔚来10月共交付新车5055辆,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小鹏10月交付3040辆;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可以说,这三家销量持续走高,处于稳定且高速增长中。
第二梯队中,排在第一的威马汽车10月共销量3003辆,同比增长46.1%。处于第二梯队末端的哪吒汽车,10月销量2056辆,而在2019年哪吒汽车10月销售1003辆,相较去年,哪吒汽车同比增长108.5%,尽管增长率喜人,但数据表现平平。
2、1-10月数据
头部三强中,蔚来由于量产交付早,在售车型最多,且在高端新能源细分市场中已渐渐站稳脚跟,表现一直是独一档存在。具体来看,蔚来2020年1-10月的销量为31,430辆,同比上涨111.4%;1-10 月,小鹏汽车销量为17,117辆,同比增长64%;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
第二梯队中,今年1-10月,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达16,889辆,超过去年全年销量总和(16,876 辆)。
3、单一车型表现
从单一车型表现来看,纯电SUV表现好于轿车,这与整个新能源大盘表现一致,具体来说,头部三强中蔚来ES6表现最好,10月销量2695辆,小鹏P7在10月交付2,104辆,比起9月,小鹏 P7出现了小的跌幅,理想ONE则是单一车型中表现最抢眼的车。
在第二梯队中,定位A级纯电SUV的EX5一直是威马的销量担当,自 2018年9月启动交付,EX 5累计销量近3.9万辆。
综合来看,蔚来和理想的销量持续走高,小鹏依旧紧紧跟随,威马受汽车自燃风波召回,恐怕会连累11月销量。
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可以看到,造车新势力,尤其是处于头部三强的蔚来、小鹏、理想,其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自研能力和智能化。如自动领航辅助驾驶,特斯拉有NOA,蔚来则是NOP,小鹏为NGP,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甚至在李想的眼中,被看作是理想汽车的命。
而对于主打价格战的新能源汽车,显然,双方立场不在一个逻辑上,智能化的体验,不断扩充的直营门店和体验中心,都是未来销量的一个持续增量。这大概也是造车新势力销量持续走高的背后原因。
这也印证了一个判断,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的自研能力和智能化。
在今年10月31日,蔚来FOTA迎来发布2周年纪念,数据显示,在过去730天,NIO OS在4款车型上共实现了39次版本更新、新增了100+项功能、优化了240+项功能。这对于用户的智能体验,无疑是加分项,谁不愿意每次开车都有开新车的感觉呢。
再比如小鹏P7,它属于超豪华硬件配置,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高精度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13个自动驾驶摄像头、1个车内摄像头、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且有着搭载了英伟达DRIVE Xavier的计算单元。
蔚来的自研、用户服务、智能化体验已经让它站在高端品牌的行列中,且有了出海计划。其实,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欧洲新能源市场2020年在销量上已经超过了中国,这个时候,有着良好智能体验的新能源汽车,为何不去分一杯羹呢。
据悉,代号为“马可·波罗”的项目,是蔚来正在开启的出海计划。蔚来汽车计划在2021年登陆欧洲市场,目标是在两年内在欧洲销售7000辆ES8和ES6 SUV。
蔚来的无忧服务包和“一键供电”服务将同时在欧洲市场提供,据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介绍,首个海外蔚来汽车可能在北欧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启动。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以均价40万以上车型出口,且是欧洲这样的主流汽车市场。
总结
造车新势力依旧处于洗牌分化中,随着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博郡汽车、拜腾汽车、赛麟汽车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要么重组,要么消失。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处于头部的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汽车,迎来了自己的好日子。
尽管威马发布了召回,理想也宣布多起“断轴”后开始硬件升级,但显然应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不怎么在销量发布后,蔚来股价大涨10.53%,至33.8美元每股,市值达456亿美元。理想汽车同样大涨10.21%至22.23美元每股,市值186亿美元。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正处于黎明破晓时分,一旦冲出重围,前景可期。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