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奇瑞,我想在很多人心中,这是一个令人佩服的车企,但也是一个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自主品牌。
就算是经济不景气的时代,曾经的奇瑞一样也能扛起销量大旗,“拿第一”这种事都是家常。但自从2010年之后,奇瑞的销量就再也没有进入国产前五,甚至在2019年时,自己还要“卖身”出手51%的股份给别人,曾经的“自主老大哥”,现在完完全全沦落成一个市场配角。
其实说到底,奇瑞一直有两件事挺让人唏嘘的!
永远学不会吃一堑长一智
奇瑞如今走到这般田地,多数人都把问题归咎到奇瑞的多品牌战略。说好听点就是多生孩子好打架,说不好听的就是泛滥成灾、内耗资源,这是阻碍奇瑞销量进步的最直接原因。
高端化是没错的,毕竟大家都要“挣大钱”,奇瑞比谁都早明白这一道理,从2007年开始,它就有开始探索品牌向上发展的规划,2009年奇瑞就对这项规划践行,除了保留奇瑞本身之外,它还推出开瑞、瑞麒、威麟3个子品牌。
瑞麒主打中高端,但实际卖得最好,却是最廉价的瑞麟M1,高端G系列全军覆没,失败原因很明显,瑞麟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借奇瑞的平台换壳,差异化不明显之下还卖贵了,过分高估自己的溢价能力。无奈的奇瑞在2012年就宣布回归主品牌,瑞麒、威麟都退出市场,第一次多品牌战略宣告失败。
俗话说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但踩过坑还不张记性的奇瑞又在2014年开始第二轮多品牌战略了,这次损失更惨重,不光卖掉自己的子品牌,还差点把自己搭进去了。不过这次奇瑞要更聪明一些,打造一个比自己更低端的品牌——凯翼,直接拿奇瑞的产品改一改外观,就拿到4、5线城市卖了。
虽然注重低端市场,但高端市场依旧是奇瑞头疼的问题,观致在奇瑞手里几乎被宠成宝,每次产能规划都是所有子品牌里最高的,但实际销量却不到产能1/3。直到2017年时,奇瑞才发现自己玩了两次多品牌战略之后,已经亏损了100多亿,实在撑不下去只能把观致和凯翼贱卖,第二次多品牌战略又成功宣告失败。
奇瑞本身也扛不住了,2018年内部决定通过股权投资来吸引注资,成功被青岛五道口收购了51%的股份。但奇瑞依旧不撞南墙不回头,紧接着第三次多品牌战略又来了,带来我们熟知又陌生的捷途和星途,捷途目前成绩不错,销量一度赶超奇瑞。至于星途,如今消费者连它是谁都不知道,更别谈及销量。
自始至终,奇瑞一直没有解决“自相残杀”的产品问题,不说子品牌之间,就单看奇瑞本身,艾瑞泽GX打压艾瑞泽5、瑞虎8打击瑞虎7、瑞虎7又打压瑞虎5X、瑞虎5X又压制瑞虎3。
如果你仔细去看,这几个车型价格大幅重叠,中国消费者本身购车理念就是以大为上,这么一种“循环式”内耗,足以让奇瑞自废武功,销量又说明一切。
而在品牌层面,主要高端的星途、性价比更高的捷途在三大件上完全没有拉开差距,奇瑞主打的1.6T发动机,你有他有大家有,一台发动机覆盖三大品牌的主力车型,差异化不明显之下,谁还愿意去往价格贵的做选择?
领导内斗,把品牌伤透!
奇瑞就是个典型的“国企体质”严重渗透的企业,地方政府、企业内部、高层各类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下,奇瑞对市场的反应极慢。相比现在长城、长安、吉利这些的头部力量,奇瑞对产品前瞻性的布局敏锐度要差不少。
最阻碍奇瑞前进,其中不是产品,领导层的“宫斗戏”才是根本原因,由于公司发展,奇瑞早期就形成一汽派、安徽帮、海归派,这种长期三角内斗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造就现在奇瑞最局限的管理方式——“领导说了算”。
奇瑞的员工就常在网上对公司体质问题吐槽,每次产品设计、研发、定价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大量的车型试验之后,最终把产品拿到领导面前,被领导主观的判断就否定之前大量的汗水工作,一些对口市场的车型,在管理层之间的内斗就夭折了。
所以底下再优秀的工程师一直埋头苦干,但技术研发能力行业拔尖也无能为力,因为再好的产品,个别领导提个意见,就把某些产品砍掉,比如以前的风云、旗云、东方之子等一段时间非常成功的车型,却莫名其妙腰斩,领导层功不可没,除了展示自己的权力之外,一事无成。而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基本没有任何领导对此负责,因为责任是哪位领导的,谁也不知道,整个体系最没有问题的就只剩工程师。
不仅是管理体系错综复杂,奇瑞管理层的专业能力也让人堪忧,还记得2019年参加奇瑞某新品试驾会的时候,一个自称产品开发经理解读车辆性能时,全程按着PPT一字一句来念,发动机马力那一页没有显示的时候,该产品经理完全不知道马力数据,现场真是一片“社死”场面。
而在线下产品答疑环节,结果如我所意料的一样,该产品经理完全是一问三不知,一个产品经理可以做到连同级竞品、本身产品性能一无所知,我真得扣上一个大拇指。当我在疑惑她为何能当上这个位置的时候,与媒体交流时我找到了答案,这是一位实打实的靠资历、靠年份上位的领导。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奇瑞卖不好车,大部分都归功于其营销工作的失败,“只会搞技术,不会卖车子”这是不少人给奇瑞的评语。或者说营销水平的落后,是从贾亚权加盟奇瑞成为其营销公司总经理开始的。
曾任长城汽车、宝沃汽车要职的贾亚权,绝对是一个业务能力极强的人,在长城汽车那些年,风骏皮卡畅销14年、哈弗SUV家族连续9年销量夺冠……可他加盟奇瑞之后,奇瑞三年前的销售业绩跟三年后一模一样,甚至是出现退步的情况。
这三年奇瑞做过的营销工作屈指可数,比如其大肆宣传的发动机终身质保,长安欧尚早两年就开始玩这一套服务,甚至还给出“整车质保”的服务承诺。再比如奇瑞主打的雄狮智云系统,对标合资品牌这可以是竞争点,但对自主品牌来说,这已经是行业标配的水平,奇瑞总是后知后觉。
而最值得被推上台面的高性能发动机,奇瑞却只是一笔带过,看看人家长安对蓝鲸发动机的宣传力度,营销能力的差距就在这里。
回头再看看它的对手们在干嘛?吉利近几年都在融合沃尔沃的资源,沃尔沃发动机、平台技术、品控体系的加入,它已经有合资水平的产品质量和体验,领克的年轻化理念也逐渐贯彻到用户当中。
而长城SUV领域已经占据国内半边市场,如今还在平台布局上玩出花样,柠檬平台和坦克平台已经推送新车,独立研发的大排量发动机、国内首创的9DCT和9AT变速箱等技术出位,都说奇瑞在踏实造车,也在深耕技术,但其它自主品牌哪家不是呢?
最关键的是,大家都在学习“饭圈”文化,引导自己粉丝成为社区的时候,奇瑞自始至终没有形成自己的粉丝运营体系,丧失许多粉丝自发性宣传的机会。星途的推出也有些赶鸭子上架的节奏,就像是人家有了,自己也必须赶上,但殊不知吉利和长城已经在年销量百万行列,向上发展是必然,而销量刚到它们一半的奇瑞,品牌力明显还不足以推动星途建立高端形象。
写在最后
从贾亚权在奇瑞这几年的工作结果来看,完全没有让奇瑞声名鹊起,虽然说营销好不代表的销量好,但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营销水平跟不上,品牌只会越来越淡化在人们眼中,没有创意就更别说引起注意,这是奇瑞值得关注的重点。
毕竟没落一时可以理解,但没落这么久就应该提起警惕了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渗透率从2020年的5.8%狂飙至2024年的47.2%。一时间,“电进油退”成了车圈最吸睛的话题。
车主体验,埃安UT高温出行百公里平均电耗仅4.9kWh,超100%同车型?
暑期家庭出游高峰来临,一辆兼顾安全与驾控的SUV成为刚需。东风奕派eπ008五座版以“堡垒级防护+旗舰级驾控”为核心,通过三大维度重构家庭出行安全标准。
汉家族百万交付达成,汉L零百2.7s驰骋赛道
6月26日下午,云南供应链协会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凝聚她力量,巾帼绽芳华”为主题,汇聚了云南省各级妇联领导、商界精英及协会女性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大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云南供应链协会在推动女性职业发展、凝聚巾帼力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涨70%多的奕派,是真黑马还是假黑马?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仅限7月,埃安店变身奶龙乐园! 7月12日到8月10日,在家门口就能近距离rua奶龙,试驾即送专属奶龙好礼!更有机会赢取全球唯一新能源灯塔工厂游学名额!
7月3日晚间,永太科技(002326.SZ)发布了《关于公司及子公司提起诉讼的公告》。公告显示,永太科技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太高新)就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誉权的行为分别向临海市人民法院和邵武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临海市人......
AI赋能BMW自动充电机器人,构建智能出行新生态
新造车期中考交卷,小米搅局,格局生变?
上汽华为首款重磅车型呼之欲出。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插混VS增程:六大维度全面对比,谁才是新能源时代的全能王者?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巴西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巴西文~化~部部长马格蕾斯·梅内塞斯、卡马萨里市市长路易斯·卡洛斯·卡埃塔诺、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及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理李铁等嘉......
方程豹6月销量近19000辆 钛3月销破万/豹5蝉联冠军
从智能电动轿车到豪华SUV,从高性能新能源车到前沿科技座驾,多款重磅车型蓄势待发。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出行需求,2025,上汽火力全开,定义未来出行新标杆!
“Hi4 Talk嗨聊会”第一期开播 看懂Hi4技术到底有多强
彩电冰箱大沙发,终究成不了护城河。
经典旗舰全面焕新,沃尔沃汽车公布6月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