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极越汽车的传闻铺天盖地。有自媒体说极越汽车遭遇了如何危机,也有大博主称极越“破产”或者“裁员。”但是这些消息都被辟谣了。极越汽车发布了最新情况说明,从四个方面讲解了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主要内容与极越夏一平发布的内部信相同,目前能确定的是其操作为经营性调整,并不存在所谓的“大裁员”或者“破产”的说法。
同时对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解释,其称极越正在积极进行财务调整,有序安排款项支付;也请有关方面给予理解和支持。这一条说明或许是针对“Tech星球”发布的催款动态有关,该公司称极越汽车拖欠其36万元费用,多次发送催款函但仍拒绝支付。
催款函内容如下。
极越汽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不像网传的部分消息讲得那样被动,但客观上也确实连36万元的费用都在拖。那就要看一看极越汽车徐继业发布的动态了,其从五个角度回答了网友比较关心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简明扼要:没钱了。具体内容如下。
极越汽车是由两大知名企业合作创立,这两家企业分别为:
百度吉利可以说即便对汽车行业或科技领域不感兴趣的人也会知道这两大企业,百度可以说是科技领域里的龙头企业;吉利汽车也算是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而极越汽车原本是“上海集度汽车有限公司。”背靠着这两大企业的极越汽车说“没钱了。”感觉真的是有些难以理解。不过从吉利汽车的角度来分析倒是容易得出答案,因为吉利汽车有自己的一系列子品牌,比如:极氪,领克,smart(合资品牌)和知名度很高的沃尔沃亚太等,并且主品牌的销量表现也很好。所以如果极越汽车无法给吉利汽车带来预期中的收获,或许吉利汽车对极越汽车的热情没有理由很高。
百度公司实力很强,但是企业不论投入到哪个领域或哪家公司,最终都是要看到收获的。
极越汽车虽然从月销几百辆攀升到月销数千辆,可是与一线新势力品牌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并且11月的零售销量出现了一定幅度的环比下滑,公开资料显示数据如下。
在笔者看来,极越汽车的压力会很大。
并且所有至今尚未有足够多份额的新势力品牌都有相当程度的压力,比如正在承重中的大运集团旗下的远航汽车,以及某吒汽车。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不是什么很前卫的概念了,“新能源”三个字无法再给产品溢价;于是各大品牌陆续开始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个赛道去“卷。”可是智能座舱依赖的芯片供应商就那么几家,主要还是依靠高通;座舱系统大同小异,除非像小米汽车一样拥有完整系统生态的车企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力,也就是其“人车家”系列智能终端构建的生态。
然而绝大多数车企是没有这个基础的,所以当初的徐继业对小米与雷军的关注点不应该是“亏本卖车”之类的话术,更应该关注小米汽车依托的平台。
至于智能驾驶在C端来看也就是一阵风,因为到现在也没有配套的法规和智慧道路;各家车企都在讲“高阶”或“高级”智能驾驶之类的概念,可是面向C端的量产车全部都是L2级——L5级才是完全自动驾驶,L4级都还要限定使用场景。L2级就是个入门级,一个个连走都没有学会的主机厂楞说自己能超过博尔特,殊不知现在的汽车领域里的博尔特都还没有出生。
所以智能驾驶的话题在行业里炒不了太久,短期内将智能驾驶视为汽车的卖点本就不是正确的选择。
或者说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本身只是“锦上添花”的噱头,关键还是车辆的硬件平台,新能源汽车看似是很前卫的汽车产品;但是产销服整个体系依然是非常传统的,在这一方面的基础自然也要足够扎实才好。
极越汽车徐继业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的问题答复为:继续站好岗,继续投身自动驾驶的推广和普及事业。
现在至少面向C端根本没有自动驾驶,而一旦C端普及应用自动驾驶,届时整个汽车产业模型都需要为之而变。所以这将会是一个很长的周期,哪些车企能撑到那个时候只能拭目以待。
9月15日,“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暨全新客车上市”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正式揭幕第三代电动客车技术平台,推出电动客车首个千伏平台,推动实现“电比油强”,并同步推出基于该平台打造的全新电动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e-Bus平台3.0发布是比亚迪在客车技术领域的又一突破......
以赛育才,以技赋能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比亚迪于杭州发布 e-Bus 平台 3.0 及 C11 客车,千伏架构等革新,加速客运电动化
当炫彩运动遇见智慧科技:问界M8与全新问界M7亮相彩色跑
吉利控股冠名2025-202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文丨吴海珊 编辑丨林伟萍
比亚迪推出e-Bus平台3.0和全新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专项整治和稳增长,双管齐下。
凭啥卖128万?仰望U8L鼎世版的底气与价值解析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月16日,央视财经《硬核智造厂》聚焦广西柳州,通过全景直播展现东风柳汽71年造车脉络。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陈蓓蓓与东风柳汽刘小平书记、展新副总经理一道,带观众沉浸式体验这家老牌央企从“开创者”到“变革者”的跨越。
在中国商用车行业激烈变革的2025年,有一个品牌以惊人的速度闯入主流视野——飞碟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激增357%、行业排名从第十四跃升至第六、新能源轻卡增速第一……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市场的认可,更是一个品牌系统性向上、坚持长期主义、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的战略成果。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这份倡议得到了工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回应和支持。
从猛士科技到东风本田,一个汽车老将的“带电”突围战
9月15日,就在享界S9T上市前一天,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共同宣布,双方合作正式升级为“车企+华为科技全生态的战略共同体”。这不仅是两家企业合作的全面深化,更是一次组织体系与商业模式的“基因重组”,标志着华为智选车模式正式进入2.0时......
华为相较小米的优势,逐渐显露了。
2025 年 8 月的轿车江湖,像一场 “新旧势力的掰头”。翻开汽车之家销量榜单,前十席位里超七成被新能源车霸占,自主车企直接包揽前六;合资品牌只剩几辆燃油车,靠着 “大降价” 勉强留在牌桌
9月10日晚,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9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中,长城欧拉全新SUV车型申报图亮相。随后,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利用其社交账号发布了两张欧拉全新SUV的侧面线条图,并配文“感谢大家对欧拉的关注!欧拉全新SUV就要来了,这台车绝对值得大家期待!”
中药行业的2025年上半年在业绩承压中度过,但下半年曙光初现——OTC渠道的韧性对抗院内市场的疲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创新转型悄然加速。在医药生物中的创新药已经成为焦点的当下,相对低调多时的中药赛道也在孕育沉默中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