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是中国汽车的华为之年。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新车超44万辆,登顶中国新势力 30 万以上年销量第一。与此同时,华为在汽车业务的三种合作模式,正在不断扩充其边界。
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华为与多家车企之间的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广汽、上汽、一汽奥迪、岚图等。上周我们独家报道了,上汽迎接华为,对大乘用车板块开展了组织架构调整。
除了上述企业外,有消息人士近日向路咖汽车透露,某头部中国车企,虽然在智能驾驶上有自研的布局,今年会把重心放在华为与Momenta两家外部供应商的方案。
不妨做个大胆的预测,如果华为成为汽车上的标配会怎样。尤其是,这个畅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华为正在成为标配
2025年初,一汽奥迪高管在接受采访时释放重要信息,2025年新上市的产品,基于PPC燃油平台和PPE高端纯电平台,都会在智能驾驶或智能座舱上与华为合作。在奥迪2025年的新产品规划中,有已经亮相的Q6L e-tron、A5L,新款奥迪Q5L、全新奥迪A6L e-tron等新车。
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已经上了上汽奥迪的新车。上汽大众高管在前不久的采访中透露,奥迪A5L Sportback在智驾方面会和华为合作,“到时候大家测试看看,智能方面是不是比肩一线新势力”。
除了技术上的合作,“华为方案”成为车企营销中的加分项,以“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MPV”全新岚图梦想家为例,在去年12月月销突破1万辆。前不久,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的MPV全新岚图梦想家公布了12月的出行报告。有86%的用户开通了高阶智驾包。
在今年年初,广汽与上汽两个汽车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也有了新的进展。
广汽官宣将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并以此为载体,与华为深度合作。除此之外,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还释放了更多的细节。广汽已经和华为开始联合办公,合作开发的首款车型,定位在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
当时,上汽与华为的合作也有了关键进展,路咖汽车在前不久独家报道了,上汽自主的大乘用车板块正在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为导入华为做准备。此外,华为方面已经有40多位工作人员入驻上汽,计划在飞凡ES37上引入华为全套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与广汽的合作在内部被定义为“全新模式”,上汽与华为也在探索全新的合作模式。有媒体报道称,华为与广汽、上汽两大车企之间的合作具体模式、细节不会完全相同。与广汽的这种“全新模式,将是华为2025年重点推进的项目。
这就意味着,华为几乎拿下了所有的汽车集团,成为标配。而多位国内车企高管都曾作出过类似判断:智能驾驶会在2025年接近成为新车的标配。深蓝汽车已经喊出了“接下来的新车,没有L2.5+智驾的就都不要卖了”。
有消息人士近期向路咖汽车透露,某国内车企2025年发力中高端市场,在高阶智驾上,将把重心放在华为与Momenta两家的方案上。
最紧张的不是博世
华为的崛起是否给传统Tier 1巨头带来压力?2024年初,博世中国的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华为所有的合作模式都是以华为为主导的,这与博世不一样。还指出,“哪怕是在智能化赛道,博世的优势是华为无法比拟。”其中一点在于,博世提供标准化的硬件,而华为侧重软件。如博世高管所说,华为也是博世的客户,也需要博世的硬件。
我们在前不久上汽与华为的独家报道中提到,双方合作初步规划的车型,除了飞凡改款的ES37外,还有一款大型SUV与MPV。有上汽集团内部人士评价称,“上汽不缺技术储备,弱的是产品定义。”上汽在与华为的接洽中,强调华为深度参与上汽的产品定义。
事实上,除了上汽之外,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借助华为之手,重新定义下一代产品。
诚然,车企做产品定义并不是非华为不可,只不过,鸿蒙智行模式的成功,印证了华为在这方面的能力。这个优势,也是其他Tier 1不具备的。“我们有时候会打趣,华为进军汽车业务,抢了咨询公司的饭碗,”一位车企内部人士评价道,在一个新车型立项前,一般都有市场调研、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分析。“这套方案通常价格不菲,至少百万起步。”
余承东曾在去年6月公开表示,现在华为做的30万以下的车,全部都是亏损的。“不具备做售价20万元以下汽车的能力。”随着规模效应的提升,2025年,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将享受到更高的配置。或者,同样的配置将下放到价格更低的车型上。这就意味着,高阶智能驾驶将在15-20万级的新车上普及。
佐思汽研最新发布的2024年城市NOA产研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有HUAWEI inside、Momenta、Apollo及元戎启行四家第三方供应商实现了端到端大模型的量产上车。其中,Momenta取得定点客户涵盖了全球销量前十的主机厂中的近七成,市占率60.1%,超过排在第二位的HUAWEI inside,两家占据了国内近8成的高阶智驾份额。通俗讲,在2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型上,华为与Momenta是最主流的两个方案。
另一方面,包括Momenta在内,轻舟智行、元戎启行等智驾供应商都与英伟达有深度合作。英伟达提供从芯片、工具链到解决方案一系列产品与服务。
趋势已然明显,智能驾驶已经进入赢家通吃的时代,尤其是高阶智驾,已经没有第三个角色的生存空间。那些自研进度不及预期的车企,要么选英伟达的orin方案,要么选华为的方案。
2024年,英伟达方案在高阶智驾的渗透率上超过华为。英伟达阵营里有蔚来、理想、小鹏、吉利、长城等主流车企,几乎每一家车企自研路线都绕不开英伟达方案;华为阵营里除了“四界”、阿维塔、深蓝等品牌以外,2025年预计还有联合广汽、上汽推出的更多新车,以及与比亚迪、岚图等企业车型的扩充。随着更多HUAWEI inside新车推向市场,双方在高阶智驾市场的比拼将更加焦灼。
领克900护航百人援疆越天山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长三角地区四大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名发函:敦请涉嫌违法主机厂自律
纳米06的第一口电 充电体验怎么样?
2025年7月3日,广汽昊铂宣布,昊铂HT/GT同步推新上市,2025款昊铂HT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为18.99万-22.99万;2025款昊铂GT共推出2个版本,售价为17.39万-18.59万。聚焦纯电用户出行痛点,双车共迎四大产品升级,针对安全系统、颜值设计、座舱交互等维度......
2025年7月2日,坦克品牌正式发布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成为最快且唯一实现70万销量成绩的中国越野品牌。
贵阳静态品鉴劳斯莱斯库里南,一场献给时代的奢华仪式
在大众汽车ID.3和ID.4的中期改款中,大众汽车将重新启用实体按键
奇瑞为什么卖不过吉利
玛莎拉蒂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同比暴跌44%。电动化转型滞后、产品线断档和营销策略混乱是主要原因。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对其表现不满,可能将其剥离或削减资源。玛莎拉蒂亟需加速电动化、优化产品结构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7 月 1 日,巴西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在此举行,一辆崭新的比亚迪海鸥驶下生产线,这一时刻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进入了全新阶段。
沃尔沃在吉利体系内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新能源车型占有率仅0.56%。电动化转型缓慢,技术优势丧失,定价与国产新势力重叠但智能化落后。吉利已多次减持沃尔沃股份,若无法通过2025年新车型实现突破,沃尔沃可能被列为“非核心资产”,面临资源缩减的风险。
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即将于7月12日-21日盛大启幕的长春汽博会,重磅打造了前瞻性十足的“未来出行展区”。这绝非普通的技术陈列,而是一场顶尖智慧汇聚、“含新量”爆棚的沉浸式科技盛宴。现场将描绘出一幅关于未来出行的壮丽画卷,观众也将提前感知智慧出行、移动生活的澎湃脉动。
7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特斯拉6月销量实现双增长,新车型Model Y E80曝光
暗夜中的权力图腾:贵阳静态品鉴劳斯莱斯Black Badge古思特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 限时26万起
车坛快报|超10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优惠,小米汽车2027年考虑出海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信息,6月份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3%,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新势力品牌等多家车企销量创历史新高。CAR路里认为,除了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继续推动,新车效应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