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丰田曾以“开不坏”的口碑征服市场。丰田RAV4荣放曾以“省油、低故障率”的口碑稳居紧凑型SUV销量前列。然而,2025年315前夕,这款热销车型却因“车门螺丝生锈”问题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从车门螺丝生锈到车漆鼓包开裂,大量车主在投诉平台与社交媒体上发出维权之声,直指这款畅销SUV的质量缺陷。这场“生锈风波”不仅暴露了产品缺陷,更折射出车企在销量与质量博弈中的深层矛盾。
质量投诉激增:从隐蔽螺丝到信任崩塌
多位车主反映,RAV4荣放在购车一年内便出现车门螺丝生锈、车漆鼓包甚至开裂现象,部分案例中,新车提车不足半年即“锈迹斑斑”。根据车质网数据,2025年2月RAV4 荣放以 147 例投诉位列第八,车身生锈与变速箱异响成为车主最痛的两根刺。经过搜索发现超千条投诉中,“车身生锈”占比最高,且问题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生锈问题集中于车门顶部胶条下的螺丝、铆钉连接处及底盘传动轴等隐蔽部位,车主往往需通过车友提醒才发觉隐患。 武汉车主王先生称,其2024年2月购入的新车仅一个月便发现螺丝大面积生锈,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车主在4S店维修后仍反复出现锈蚀。例如,广州车主刘先生于2024年1月更换螺丝并喷涂防锈剂,仅4个月后同一位置再生锈。汽修专家指出,生锈可能与雨水渗透、潮气侵蚀或不同金属接触导致的电蚀反应有关,而原厂螺丝未采用防锈设计或加剧了问题。
生锈虽看似“小问题”,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锈迹蔓延导致车漆开裂,若侵蚀底盘、刹车系统等关键部位,甚至威胁行车安全。更令人担忧的是,问题不受地域限制,南方潮湿与北方干燥地区均有案例,指向设计或生产环节的先天不足。
厂商应对乏力:被动应对下的信任裂痕
面对投诉,一汽丰田官方建议车主通过4S店协商处理,质保期内可免费维修。然而,车主普遍反馈厂家处理态度消极。武汉车主王先生2024年2月购入新车,次月发现螺丝大面积生锈,但厂家响应迟缓。尽管4S店声称“处理后不再复发”,但实际案例显示,仅更换螺丝的临时方案无法根治设计缺陷。
北京某 4S 店 "老款为主,新款已改进" 的回应,恰似 2016 年丰田美国 "生锈门" 的中国复刻 —— 当车主掀开 2024 款 RAV4 的车门胶条,看到与 2020 款如出一辙的锈迹时,所谓 "改进" 不过是车企的话术游戏。更打脸的是2024款车主发现,维修方案仅以“更换螺丝+喷防锈剂”为主,治标不治本,且反复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并非孤立。早在2016年,丰田因美国“生锈门”支付34亿美元和解金,承认防锈工艺不足,这可是汽车史上因防锈缺陷最昂贵的和解案。国内亦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等品牌因生锈问题召回车辆的前例。相比之下,一汽丰田的被动应对显得十分的诚意不足。
行业反思:价格战下的质量困局
RAV4荣放作为一汽丰田的销量支柱,2023年售出18多万辆,2024年增至19.3万辆。然而,销量神话背后,偷工减料的质疑声渐起。业内人士指出,车企为降本可能简化防锈工艺,例如使用非防锈螺丝或忽略金属接触隔离措施。短期虽可压缩成本,长期却透支品牌信誉。
在新能源车冲击与价格战白热化的当下,传统车企更需以品质立身。若放任质量问题发酵,即便强如丰田,亦难逃口碑滑坡的命运。正如车主所言:“我们选择丰田,图的是省心,而非反复维修的糟心。”然而,现行法规下,生锈问题难以构成退车条件,消费者仍处于弱势地位。在中国,单个车主维权需耗时 14 个月,退车成功率不足 3%;在美国,集体诉讼平均 18 个月即可达成和解。正如 2016 年和解案主审法官所言:"丰田的防锈标准,取决于市场的维权硬度。"
燕赵车评:
一扇车门的锈迹,侵蚀的不仅是金属,更是消费者对“丰田品质”的信仰。当“价格战”席卷车市,车企若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销量,终将陷入“信任赤字”。“生锈门”不仅是一汽丰田的危机,更是整个汽车行业的警钟。毕竟,消费者的耐心与品牌的声誉一样,经不起锈蚀的侵蚀。
小米汽车4月销量确认:环比微量下滑,基础已经稳固
头部供应商从幕后走到台前
创造未来不止于车 2025第十七届西安五一车展盛大启幕
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步回暖,消费股股价集体“起飞”,泡泡玛特、盐津铺子等公司迭创新高。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向消费转型刻不容缓,这是新消费炒作最大的底气,板块炒作趋势将持续延伸,未来会催生更多大牛股。而结合机构资金4月份的最新持仓动向,多只消费龙头已经被积极加仓买进。
真实力不怕测 试驾广汽丰田铂智3X
一汽丰田4月销量同比增长32%,电动化车型占比54%,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占比60%。上海车展上,丰田展示了全面满足新时代用户需求的全新普拉多、荣放、亚洲龙、皇冠、威尔法、格瑞维亚、bZ3,以及bZ5等多款新车,全面满足多元需求。
岚图不卷,但不怕打,而且敢打。
近日,全球汽车行业权威奖项“2025世界汽车大奖”在纽约国际车展举行颁奖典礼,比亚迪再获国际双奖!其中比亚迪海鸥摘得“2025世界城市车”冠军,而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李柯则荣获“2025世界汽车年度人物”。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
近日,比亚迪以及长安等多家自主车企陆续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连上好几天班的你,是不是准备趁着五一小长假,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
最近有消息传出,保时捷CEO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表示:“保时捷考虑在华停售电动汽车”、“保时捷不将小米当对手”。很多人表示保时捷这是被中国新势力们心态搞崩了,干脆直接掀桌子不玩了。对于这些传言,保时捷中国最近回应媒体,称上述传言均系误读。
尊界S800开放外观展示,让此次上海车展的鸿蒙智行展台成为华为“四界”首次聚齐亮相,车型覆盖了从中端到高端的轿车和SUV市场。#2025上海车展#鸿蒙智行#华为#尊界#享界#问界#智界
无图全场景,有路就能开,传祺向往新车重构智能出行体验
8.99万起!国民纯电SUV天花板降临:东风纳米06改写市场规则
百年MG持续推进年轻化转型,加速国内外市场突围。
4月30日消息,据欧洲相关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与大众集团达成协议,将在后者位于德国的一家工厂生产汽车,以加速奇瑞进军欧洲市场的步伐。
前两天,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在直播时表示,人工智能的东西都一言难尽,包括车企宣传的自动驾驶,用起来跟智障一样。
近来由于关税博弈,给部分涉及海外业务的领域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例如作为上一轮牛市的黄金赛道,CXO板块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目前的宏观大环境背景下,有些人认为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但更多人认为背后蕴藏着机遇。
本田法则: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