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多年的汽车行业观察者,一直有个偏见,认为油车“智能化”会一直落后于新能源汽车。
不过,3月18日,奇瑞在安徽芜湖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打破了我对于“油车智驾”的偏见。
发布会上,奇瑞正式发布“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并且今年将开始全覆盖奇瑞全品牌全部车型,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一切平权。
值得注意的是,连6万元级的小蚂蚁也开始安上智驾,这也意味奇瑞不仅做到了“油电平权”,也可以做到“全民智驾平权”,难怪去年董事长尹同跃许下“智能化不客气”的承诺。
不免疑问,奇瑞一直以不善言辞的“理工男”身份示人,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智驾黑科技”?
奇瑞放大招,亮剑智能化的底气来源?
在汽车业想要豪横,没有技术底气是不行的,无论是此前的BBA制霸中国市场,还是如今奇瑞亮剑智能化,都离不开背后的技术底蕴。
奇瑞看似一鸣惊人,其实是厚积薄发。
奇瑞早在2010年就开始研究智能互联技术,当时在上海成立了智能化公司“雄狮”;2015年研发出第一代自动驾驶汽车—艾瑞泽7。
到如今,奇瑞在智能化领域已经积累了15年的技术沉淀。
这也为其面对汽车智能化难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底气。
只看历史还不够,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一般来讲,汽车智能驾驶会面临三座大山,分别是感知能力不足、决策算法复杂、算力和数据需求大。
感知能力是智能驾驶的基础,其就像人类的“各种感官”。
一般环境越复杂,感知难度越高。像在城市复杂道路行驶时,来往的行人、光照及路障等都会增加汽车感知难度,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汽车传感器会性能下降,汽车感知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而且在面对如此复杂且动态的智能驾驶场景时,仅依靠先进的感知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强大的决策算法、高效的算力支持以及海量的数据资源,共同构成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支撑,这与人体大脑的功能相似,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精准的判断力以及快速的响应能力,以确保在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中做出最优决策。
面对这些行业难题,此次奇瑞展示了哪些“解”?
在感知能力上,奇瑞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的组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感知能力。像猎鹰智驾500,采用“分布式感知+中央决策”架构,拥有全方位视觉感知,具备最佳的低照度灵敏度,毫米级雷达与视觉系统搭配,即使在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下,也能构建清晰的三维模型。
在智驾“大脑”设计上,奇瑞构建的天穹智算中心在全球部署,基础算力为2000 Pflops,联合算力为14000Pflops,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算力强只是“智驾大脑”的前提,拥有优质的数据则是开发“智驾大脑”的关键基石。
奇瑞立足全球,拥有超过1600万用户,覆盖了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智驾历程达到20亿+公里,多年下来积累了1000万+ clips的高价值数据。
有了这些数据作为原料,还需要算法进行加工,帮助汽车在智驾行驶过程中找到最优解。
猎鹰智驾大模型如今采用端到端大模型,具备完整多维感知,驾驶更拟人、更安全,比如在复杂陌生的路况中,智驾系统能够迅速识别危险并紧急制动,而且能够有效洞察驾驶员的意图,在需要变道或超车时,系统会迅速捕捉并提前规划最佳路径。
奇瑞能做到这些,也离不开背后的数字测评技术。
奇瑞构建了全面覆盖、丰富多样的数字场景库,实现了极端、复杂、危险、异常等万级高危场景全覆盖,除此外,还包括了各国特色风貌、风土人情全覆盖,以及各种路网、环境、交通参与者行为等全覆盖。
覆盖广只是特点其一,其二是利用现有技术高度还原现实场景。
奇瑞采用3D高斯溅射技术及创新融合生成式AI,高度还原了真实场景,在城市级场景重建上,以全方位厘米级精度复刻到数字世界中,同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覆盖从电车到油车的数字孪生。
但即使在逼真,数字场景依然是虚拟的,与现实多少还有差距,现实的情况往往不可量化,奇瑞在现实中做的如何呢?
据了解,奇瑞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地实车验证,仅智驾开发的海外实车验证就超过1000万公里,确保智驾系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具备较好的适应性。
至此,凭借算力、数据、算法、数字测评、全球验证五大技术支撑,奇瑞构建起一套高度协同、高效运作的技术生态体系,使其在智能驾驶领域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有效面对对行业难题,也为其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与落地应用的“底气”。
奇瑞智能驾驶黑科技:没有车位也能停?
凭借长久积累的技术底气,此次发布会,奇瑞也揭开了猎鹰智驾系列的神秘面纱。
根据应用场景及用户需求不同,奇瑞推出了三大智能驾驶系列,分别是猎鹰500、猎鹰700及猎鹰900。
其中猎鹰500是入门级智能驾驶系统,AI算力80-128TOPS,配备7V3R12U至11V3R12U的传感器组合,支持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和记忆泊车等功能。
其性价比高,功能实用,适合日常通勤和出行需求,是智能驾驶初体验的不错选择。
猎鹰700属于猎鹰500基础上的进阶版,其AI算力达200-508TOPS,配备11V3R1L12U至12V5R1L12U的传感器,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车及全场景无缝融合。其智能泊车上还具备一键靠边停车、VPA代客泊车、离车泊入功能。
整体来看,猎鹰700功能全面,算力强大,适合追求更复杂场景智能驾驶体验的用户。
而猎鹰900是旗舰级智能驾驶系统,AI算力高达1000TOPS,配备13V5R3L12U的顶级传感器组合,在前者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VLA(视觉动作语言模型)和WM(世界模型)双模型架构,不仅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还预留了向L4级进化的潜力。
它具备高级自动驾驶能力、全方位感知和六重冗余设计,为追求极致自动驾驶体验的用户提供高度可靠和先进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三个系列侧重各有不同,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除了以上三个智驾系列,奇瑞还发布了全球首个专属越野场景的智驾技术—猎鹰智驾Off-Road。
其摆脱了铺装路面依赖,实现点到点全地形全路况智能越野辅助+越野领航技术,包含了高速领航、城市领航、越野领航,实现了3大场景全地形覆盖。
根据越野用户需要,猎鹰智驾Off-Road特意添加了“越野环境扫描、越野障碍建模、智能循迹返回、智能组队+编队”等六大功能。
这些功能,以“安全”为核心,让越野人士在享受越野乐趣的同时,能够更加轻松地应对尽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为越野用户提供用心服务的时,奇瑞智驾还不忘为新手保驾护航。
考过驾照的都知道,驾校学的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方法,基本上在现实中难以用到,况且现在车越来越多,“停车问题”也成为交通矛盾的高发区,停车也越来越考验新手的水平。
猎鹰智驾的最强泊车功能,能做到没有车位也能停,可以说是新手的福音。
其支持自动泊车、遥控泊车和记忆泊车,能够在复杂场景下快速完成泊车,泊车时长仅需30秒,最高泊车速度可达3-4km/h。
从猎鹰700版本开始,系统具备VPA代客泊车能力,最高车速可达20km/h,自建图范围可达2km,并辅以智能路径规划和智能车位管理。
猎鹰900版本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功能,支持离车泊入,用户无需在车内即可完成泊车操作。
此外,猎鹰智驾的泊车功能实现了行车到泊车的无缝交互,覆盖了水平拥挤车位、垂直极窄车位、断头路车位等多种复杂场景,确保用户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轻松完成泊车。
“油电平智”为起点,奇瑞智能全球之路
随着中国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越来越是一个必答题。
就像BBA汽车厂家、日本汽车厂家们,当年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如今是时候轮到中国汽车品牌了吗?
通过最近观察,发现奇瑞似乎在下一步大棋。
根据2024中国汽车出口销量,奇瑞再次保持着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的位置,出口销量达到114.36万辆,同比增长了21.4%。
这也是奇瑞连续22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的位置。
不过奇瑞似乎不满足于此。
目前奇瑞出口车辆主要是燃油汽车销量,而奇瑞近两年在海外市场又不断有新动作,在泰国、西班牙等地建立新能源汽车厂,有点儿双管齐下的意思。
本来只是对其猜测,不过目前奇瑞开启“油电平智”新时代,更加相信了这一猜测。
国外汽车市场目前依然是以燃油车为主,但随着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国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越来越庞大。
奇瑞若想保持领先地位,出口上再向上迈一个台阶,有一种最好的情况,那就是油车销量不影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提上去。
不过一直以来,市场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更适配,而且相关发力的车厂较多,随着电车智能化进一步发展,油车有可能在全球市场上下滑。
奇瑞如何做到油车与电车海外共同发力,实现帕累托最优解呢?
科技仍是第一生产力,“油电平智”就显得很有必要。
此次发布会召开,奇瑞拉开了“油电平智”的序幕,油车与电车在智能化上地位拉平,就不用过度担心未来油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而且奇瑞此次展现了自身在智能化领域的深厚功力,有助于以技术立形象,进一步进军海外高端汽车市场。
可以说,奇瑞多年深耕智能化,称得上一石二鸟。
其实奇瑞的目的与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方向一致,中国如今已经是汽车大国,汽车厂商们也有着技术实力,确实应该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与占据核心技术,希望未来奇瑞能够在此处不断发力,也希望中国品牌汽车能够遥遥领先。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比亚迪领衔,韩国进口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占率已达2.5%!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负债并非负担,而是战略资源;关键在于“钱花在哪里”和“如何花”。
中大型SUV又变天?海狮07DM-i标配云辇-C/天神之眼
如果把药物比作“武器”,那么载药微球就是这些“武器”的微型“运输仓”,在人体内按照预设程序,根据治疗需求精准释放药物成分。近年来,微球技术正在重塑医药治疗版图,并在精神疾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而丽珠集团(深交所代码:000513,香港联交所代码:01513)正是这一领域的持......
【韩系动向1573】试驾起亚塔斯曼!这才是皮卡该有的样子!
4月末的上海车展让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持续高涨,这不刚进入5月,别克纯电E5就“放大招”了
从L2到L3的奋力一跃!华为乾崑智驾ADS 4开启一场“AI学车”革命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复杂处境。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市场预期的351.4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暴跌26.4%,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8.8%降至6.9......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发布,辅助驾驶芯片升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底盘、豪华配置再升级
2025年5月,中消协一纸报告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大顽疾推上风口浪尖,定金退款难、车型迭代背刺老车主、补贴承诺成空。这看似是消费纠纷,实则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车企们沉迷于月月上新、周周降价的内卷游戏,但消费者用投诉和质疑敲响了警钟,行业该慢下来,需......
5月22日上市交付!深蓝S09隐藏大招即将曝光!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