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工企业重组,顺带调整与剥离汽车资产,在汽车行业掀起了持久的风波。
2004年4月21日。东风标致307正式下线,这是标致品牌重返中国市场后的第一款车,也是东风汽车公司与PSA集团升级合作后的第一款车。就在神龙上下为规划中的远景快马加鞭时,PSA集团秘密与另一家汽车制造商开始接触,连东风汽车公司都被蒙在鼓里。
2006年6月。哈飞汽车工业集团(即:哈飞)做出了轿车和微型车分网销售的决定。在深圳年产10万辆整车的第二生产基地,2个月后会正式下线赛豹5系列车型。因有地理位置的优势,该基地还承担引进合资伙伴的功能。在经过2年多的接触后,这个外资合作伙伴正是PSA集团。
进入中国汽车市场10多年后,PSA集团计划下一盘更大的棋。比照大众、丰田,这家法国汽车集团也要建立两家合资公司。在欧洲连续数年上攻乏力之下,中国市场被看作是新的增长引擎。仅与东风合资,已经不能满足其对销量和份额的要求。
这让东风,陷入了被动之中。
2.
2007年6月7日。在哈飞辟了近1年的谣后,在东风公司的不满里,在神龙汽车继续扩大产能的规划中,PSA集团不仅不再避讳谈及第二家合资公司的相关事宜,而且承认已经与哈飞方面接触了近3年。
PSA集团新任的高层在飞赴中国后,首先拜访的地方不再是湖北武汉,而是黑龙江哈尔滨。PSA集团与哈飞方面的合资谈判主体方向已经确定,只剩部分细节扫尾。这次,他们计划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合作协议给签了。同时,会在正式签约前把消息告知东风。
2007年6月29日。PSA集团、哈飞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即:中航二集团)、哈飞汽车的高层,一起签署了旨在研究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可行性的理解备忘录。拟以哈飞的深圳基地,生产标致与雪铁龙品牌旗下的10座以下商用车。
自此开始,PSA集团与东风的关系急转直下。
为了平息东风的不满,PSA集团与哈飞方面咬定,双方合资生产的仅是标致与雪铁龙的厢式车,与神龙生产的轿车等乘用车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与竞争关系。PSA在华娶了中国媳妇的高管回应起各方的质疑时,都有了一股京油子味:
现在只是订婚,不是结婚。
2007年9月。PSA中国的高层开始畅想新合资公司的名字,经过讨论后决定弃用哈飞两个字;在合资公司中,法方人员应该全员主导关键业务;2个月后正式合作的新闻稿也应该准备起来。
这时,哈飞汽车的高层突然调任至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即:中航科工)。在中航科工旗下,哈飞、昌河以及航空民品等业务,正面临着新一轮的重组。
3.
在PSA集团背弃在中国只有一个合作伙伴的承诺后,东风终于正面出手。
2007年11月。东风与中航二集团的谈判得到确认。为阻断PSA集团与哈飞的合资,东风与中航二集团、中航科工已经商谈数月,计划以20亿元参股哈飞汽车。兜兜转转数年,PSA集团又站到了东风跟前。
2008年1月。就在东风对哈飞汽车进行尽职调查的时候,中航二集团又有新的担当。在自主制造飞机的重任下,以此为重的重组势在必行。剥离东安动力、昌河股份、哈飞股份等汽车资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2008年2月。东风与中航科工开始筹划组建合资公司。东风、哈飞、东安动力的重组,正式得以确认。眼见各方动作频频,PSA集团却只能游离在外,就像上个月的武汉大雪阻断了PSA集团高层的中国行一样。
2008年4月。东风和哈飞方面的磋商到了最后的阶段。乐观的人士估计,19日双方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合作的签约仪式。东风、哈飞、PSA方面会选择在深圳生产雪铁龙品牌的轻型商用车。
若此,这会是少见的央企汽车集团层面的大重组。
2008年6月。中航二集团与中航一集团合并成立新中航。对汽车资产的去留,新中航的管理层有了新思路。负责与东风进行谈判的中航二集团高层,已经调职。中航一集团的高层主张把汽车业务做大。东风与哈飞重组后,首次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随后更多的细节泄出。东风方面只希望与哈飞汽车进行重组,而新中航方面则要求把昌河汽车等一起打包合作。与此同时,哈飞内部也出现了反对与东风进行重组的消息。相比与东风进行重组,哈飞更愿意与PSA集团进行合资。
2008年11月。新中航的高层公开承认,正考虑与国内其他的汽车集团进行合作,与东风的谈判分歧较多:
合作已经不可能。
4.
东风与新中航的首次重组,就此搁置。
2009年3月。新中航在定名为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后,其下属的汽车业务组成了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即:中航汽车)。围绕其重组的说法,纷繁复杂。
2009年8月。中航汽车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完整的合作方案,前者整体并入后者,共同成为兵装集团旗下的业务。由哈飞与PSA集团合资引发的整合,有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2009年11月。在经过8个多月的谈判后,兵装集团与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重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协议。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兵装集团将旗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3%的股权划拨中航工业。两集团重组成立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东风汽车公司,与其就此别过。
2010年7月。长安与PSA集团正式合资成立长安标致雪铁龙,深圳工厂生产的不再是轻型商用车,而是DS品牌的相关车型。PSA集团终于在中国市场建成了第二家合资公司。
5.
2025年2月。两大兵器集团重组,顺带让中国汽车行业又开始了统合。
在昌河、昌河铃木、哈飞汽车等已经被市场遗忘;在长安标致雪铁龙都已经作古5年;在PSA集团已经进入斯特兰斯蒂集团,在中国市场轻资产营运数年后,东风与兵装集团旗下长安汽车等的重组,再次揭幕。
中国汽车行业的重组局,又有了熟悉的味道。
7月4日,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B」系统,让汽车在收费站实现了全场景无人值守通行。这可不是简单的抬杆就走,而是从进收费站前500米就开始自动调整车速,到闸机前0.5秒精准识别ETC,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得像是老司机在开车。首批装车的腾势Z9GT在深圳福田收费站实测时,暴雨夜都能以±5......
贵州榕江泡水车将要流入市场,“全损车”流向缺乏监管问题已显现
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都在试图通过新能源转型、产品矩阵优化及全球化布局,在销量与市场份额上实现突破。作为支撑中国车市“半壁江山”的“自主五强”们状况如何?借各家纷纷公布半年销量公布之际,我们一探究竟。
或许是南北奥迪唯一一次正面交锋。
广汽冯兴亚拜访任正非,释放了三个信号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中国智造闪耀拉美
广汽传祺6月销量: 背水一战,最忌心浮气躁
又一“造车新势力”诞生!首车为高端新能源SUV,存活率有几何?
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将于2025年7月12日至21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中国智造闪耀巴西,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正如苏超用最接地气的姿态重构了足球运动的魅力,212越野车也以专业技术与亲民价格打破行业壁垒,即时精准的为越野爱好者提供了专业且低成本的快乐。当年轻人在“苏超”赛场为家乡摇旗呐喊时,另一群都市探索者正驾驶着212越野车T01驶离喧嚣,在引擎的轰鸣与自然的怀抱中寻找释放压力的出口,......
特斯拉FSD山寨版仅需几百元 改装乱象与低价背后的安全隐患
文丨克尔・布特罗斯 编辑丨吴海珊
我最为小米汽车/雷军叫好的一点,是它/他强大的自信和冒险精神。
进入高温后的夏日行车必备:盘点现代车辆的防晒黑科技
比亚迪汽车
7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对外发布销量数据,6月单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
官降2.87万,轩逸经典再改款,减配备胎,售7.99万元
比亚迪为什么会在巴西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广汽传祺6月销量稳增,保值率榜首印证用户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