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电动EV 907浏览 2025-07-01 IP属地: 未知

6月30日,吉利控股宣布重要人事变动,原沃尔沃汽车副董事长Lone Fønss Schrøder(珑・冯斯・施罗德)接替创始人李书福,出任吉利瑞典控股有限公司(GSH)董事会主席。吉利瑞典控股有限公司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Zhejiang Geely Holding)的股东,主要负责沃尔沃、极星等品牌,所以此次新董事会主席上任主要针对的是沃尔沃和极星两大品牌的管理与运营。

另外,李书福将继续保留GSH董事会席位,并维持沃尔沃汽车董事长职务,确保对核心欧洲资产战略方向的把控。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乍一看,李书福只是在“吉利瑞典控股有限公司”,这一家子公司内下了董事会主席,变成了董事会的普通成员,表面上是进行了一定的放权,没错,但李书福总揽大局已经其他公司的权利不变。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所以实则是吉利2024年提出"打破内部竞争壁垒"战略后,为推进"一个吉利"目标落地的关键一步。尤其是在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的背景下,Schrøder的上任被视作吉利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本土化破局"之举。

那具体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个新董事长如何?我们一起来分析一波。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那么这个女高管是什么来头呢?

Schrøder的履历堪称"为欧洲市场而生"。作为丹麦籍资深汽车人,她自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便加入董事会,此后一路晋升至副主席,曾主导审计委员会工作,在沃尔沃内部拥有深厚话语权。

此次接掌GSH(吉利总公司全资子公司,沃尔沃汽车最大股东及极星品牌运营主体),其核心价值在于三点:对欧洲规则的深度理解、对本地市场的精准洞察、对产品与产能的本土化操盘能力。

1、应对欧盟关税,用"本地规则"破局销量压力

当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靴子尚未完全落地,但已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最大变量。Schrøder的优势在于,她深耕欧洲汽车产业数十年,熟悉当地政策法规、贸易壁垒的底层逻辑。例如,她已启动沃尔沃比利时根特工厂的极氪001产线改造,这一动作绝非偶然:根特工厂位于欧盟腹地,改造后极氪001可直接以"欧洲制造"身份规避部分关税限制,同时贴近当地消费者需求(如续航、充电适配性),既能提升销量,又能避免因高关税导致的终端价格竞争力下降。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2、产品本土化:从"中国输出"到"欧洲研发+生产"

过去,吉利旗下品牌(如极氪)的全球化更多依赖"中国研发+海外组装"模式,但欧洲市场对产品的安全标准、设计偏好(如更注重环保材料、车内空间灵活性)与中国存在差异。Schrøder推动的极星与Northvolt电池合资项目,正是瞄准欧洲本土供应链痛点:Northvolt是欧洲最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其电池技术更适配欧洲车企的续航需求与环保标准;而极星作为高端电动车品牌,与Northvolt合作可快速推出符合欧洲用户审美的车型(如极星3、极星4),避免"中国产品强推海外"的水土不服。

3.、管理本土化:融合"中西团队",激活本地人才

Schrøder的另一项关键任务是推动沃尔沃与极星的团队融合。此前,沃尔沃虽被吉利收购,但欧洲员工对中国总部战略的理解存在"信息差";极星作为独立高端品牌,也需要更高效的资源协同。Schrøder作为"欧洲通",既能准确传递吉利总公司的战略意图(如"一个吉利"的品牌整合方向),又能通过本土化管理方式(如保留欧洲核心团队、调整KPI考核机制)激发本地人才积极性,最终提升产品迭代速度与市场响应效率。

所以总的来看,Schrøder的上任,本质是用"欧洲本土化能力"补齐吉利全球化短板,直接影响的产品包括极氪001(通过根特工厂实现"欧洲制造")、极星全系车型(通过与Northvolt合作优化电池与设计),以及未来中东欧新建的3座工厂(预计2026年前落地,总产能提升40%),未来的成绩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为何要这么做?

李书福此次的放权,是其于2024年提出"打破内部竞争壁垒"战略后的关键落子。进入2025年5月,吉利正式启动"一个吉利"战略重组计划,通过一系列组织架构优化与品牌整合动作,例如合并极氪与吉利汽车、成立吉曜通行电池品牌,并由安聪慧升任集团CEO、淦家阅掌舵汽车集团等等,都是为了进一步凝聚集团合力,寻求更好的发展。

重磅,吉利换帅,她接替李书福,任董事会主席
电动EV:

吉利换帅,李书福放权的背后,是中国车企在全球化浪潮中“中西合璧”的战略智慧。从李书福执掌到Schrøder接棒,变的是掌舵者的身份,不变的是吉利深耕欧洲市场的决心。

当极氪001的产线在比利时轰鸣启动,当新工厂的蓝图在中东欧渐次铺开,这位“欧洲通”正以本土化策略破解关税困局。这场人事变革不仅是吉利“一个吉利”战略的关键落子,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在全球竞争中书写新的商业叙事。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电动EV 3665粉丝    3195作品 关注 聊聊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一切!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