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曹操,彻底暴露了吉利的家底

曹操,彻底暴露了吉利的家底

汽车K线 891浏览 2025-07-03 IP属地: 未知

资本层面基本完成闭环搭建,突破300万辆也不是梦。

7月1日,吉利汽车(0175.HK)发布公告,今年上半年销量达到140.9万辆,同比增长47%。

其管理层基于该销量表现,决定将原定目标上调11%至全年300万辆。

不过,《汽车K线》认为,吉利整体生态链布局的加速完备,也正在给吉利汽车2025挑战并突破300万辆大关,创造有利条件。

01

IPO钟声敲响,大吉利体系下,又一公司上市。

至此,吉利控股的科技移动出行商业帝国,再添一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李书福(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控的上市公司,已达10余家。

包括除汽车制造领域的吉利汽车、极氪、沃尔沃汽车、路特斯科技、极星汽车,还涉足摩托车、芯片、智能无人驾驶、移动出行等领域上市公司,诸如:亿咖通科技、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千里科技、洪桥集团、曹操出行等。

从中国A股和港股,到太平洋彼岸的美股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甚至是欧洲资本市场……

02

625日,背靠吉利集团的科技出行平台曹操出行,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根据配发结果,曹操出行赴港上市,全球发售共计4417.86万股股份,每股发行价为41.94港元,所得款项净额17.1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72亿元)。

虽然网约车市场内卷导致破发,但曹操出行的醉翁之意不在网约车,而在于李书福构建科技移动出行商业帝国的重要一环。

李书福曾公开表示:希望以曹操为起点,结合车载人工智能,优化智能网络空间,加快推进变革,把吉利控股集团从汽车制造商向交通运输服务商、信息内容提供商转型。

随着曹操出行IPO,吉利控股已经覆盖汽车(摩托车、乘用车、商用车)研发制造、智能化与零部件供应、无人智能驾驶、芯片制造以及移动出行、教育等多个产业链环节。

若再加上卫星通信、飞行汽车等业务,大吉利实现了从上游技术研发、中游生产制造到下游出行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

这对吉利控股集团未来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曹操出行也可以作为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各品牌在全国范围的播种机、宣传队和粮仓,并通过一些购车政策,每年为吉利汽车分担相当部分销量任务。

03

目前,吉利已进入战略转型的全新阶段。

其构建的“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体系,以汽车主业为根基,实现“地面交通(曹操出行)+低空飞行(沃飞长空)+卫星通信(时空道宇)+智能网联(亿咖通)”全链路闭环的科技出行网络。

这一体系的独特性在于其垂直整合能力与多维度技术协同。

放眼全球,目前汽车公司中只有特斯拉和吉利在布局天地一体化,聚焦中国,吉利则是独一份,即便是涉足汽车领域的华为,也缺少自己造车这一环。

如今,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天地一体化”生态体系落地的重要载体,已与千里科技协同,布局当下大热的Robotaxi概念。

04

就在曹操出行成功IPO引发行业关注之际,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突然官宣出任吉利智驾生态——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的消息,同样引发热议。

众所周知,千里科技是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落下的重要棋子,两家公司和吉利汽车也将在大吉利下,实现更好的战略协同效应。

有机构预计,到2030年,Robotaxi在网约车市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近50%2024~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8%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至少2700亿元

2024年,千里科技市值从160亿飙升至400亿,年涨幅150%,资本市场以资金投票印证技术潜力。

在“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发布当天,知名研究机构摩根士丹利连夜发布研报,称这是AI公司首次打通OEM闭环,且吉利的ADAS供应商将全面提升产能。

05

最近几年,全球科技公司和汽车公司纷纷加快布局Robotaxi和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东方证券指出,2025年国内Robotaxi企业规模化投放加速,小马智行于2025年底将Robotaxi车队规模扩大至千台;文远知行计划与Uber合作,在5年内新增15座国际城市Robotaxi服务;萝卜快跑计划在迪拜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汽车公司和相关供应商层面,上汽享道出行宣布将与Momenta合作打造主驾无人Robotaxi车队;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进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虽对手众多,但吉利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区别于其他企业与外部公司、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吉利集团层面在内部就能够调动资源实现这一商业布局。

06

《汽车K线》认为,中国汽车智驾第一梯队,或将面临洗牌。

作为华为智驾从01的奠基人,王军加盟不仅为吉利“千里浩瀚”智驾系统注入华为系技术基因,且让千里科技实现技术闭环。

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推动吉利智驾向华为ADS、特斯拉FSD等头部系统发起技术冲击。

至此,吉利旗下的千里科技形成了以印奇掌舵AI算法,陈奇夯实硬件根基,王军整合华为HI模式经验与吉利生态资源,执掌科技业务板块的“黄金三角”战队。

这为吉利构建起算法+硬件+生态的闭环,加速吉利“AI+车”战略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吉利汽车也将获长期利好。

07

值得一提的是,6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每次乘车只需要4.2美元。

若特斯拉Robotaxi进展顺利,或将在全球起到示范效应,并促进国内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快Robotaxi商业化进程。

因此,依托大吉利体系,尤其是千里科技在Robotaxi领域深化布局,吉利系的自动驾驶技术及定制车,会形成“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的闭环生态,提升吉利集团整体Robotax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曹操出行预计2026年底,将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而设的L4Robotaxi定制车型,此次成功IPO则为其提供了资金保障。

08

王军公开预测,“五年内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将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在这一变革浪潮中,他坚信吉利“天地一体化安全体系”(通过自研低轨卫星增强高精定位)和“千里浩瀚系统”L3级量产落地能力,正快跑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届时,市场格局或将重塑为华为、吉利、特斯拉三强主导的竞争态势。对于吉利汽车而言,这无疑将会打开新的估值体系。

所以,当人们在看吉利时,总是会疑惑为什么要弄这么多上市公司,难道不是为了圈钱?亦或是资源分散,为何不像比亚迪、特斯拉,都集中在一起?

如今再来看,其实这更像是李书福下的一盘大棋局,自己拥有造血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内部产生协同效应和竞争,不断地孵化并试错,但只要整个生态闭环能走通,那么这个产业链上的公司都将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它能实现那个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的美好愿景。

Views of AutosKline

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向“智慧出行生态构建者”的转型迈入更深层次。

当资本、技术与生态开始协同,以造车为根的这场马拉松也才刚进入新的阶段。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消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K线 1.3万粉丝    2498作品 关注 理性客观、独立思考,为中国汽车业建言献策。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