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零跑如何逆袭,朱江明用五个小故事说清

零跑如何逆袭,朱江明用五个小故事说清

汽车公社 1980浏览 2025-07-11 IP属地: 未知

入行六年,见证了太多新势力造车的起起落落。如今,随着淘汰赛的愈演愈烈,有人继续留在牌桌上,有人彻底消失在了无尽的深渊之中。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如果试图评选出最让我刮目相看的一位选手,答案可能并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蔚小理”,而是今天文章的主角——零跑汽车。


曾经,作为行业“小透明”般的存在,并不被外界看好。但一路走来,它却淋漓尽致上演了一出精妙绝伦的逆袭。



2025年过半,凭借超22万辆的交付表现,一举拿下新势力造车半程销冠。


理性客观的讲,考虑到零跑身处主流细分市场的竞争激烈,能够取得如此惊艳的成绩单,显然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领跑”了。


而就在近日,今天文章的主角又祭出了一款对于它至关重要且意义非凡的产品——全新C11。毫不夸张地说,这辆中型SUV的巨大蜕变,就是观察零跑成长之路最佳的锚点。


发布会上,身为掌舵者的朱江明进行了一段充满诚意的演讲,向所有人分享了五个关于C11的小故事,背后蕴藏着的更多是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刻入DNA的坚守、决心与目标。


回想起2021年初代C11入场时的充满质疑,到2025年全新C11入场时的纷纷叫好,五年时间,零跑用行动证明了,“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你,都将会成为越来越好的你!”


至于那五个小故事,每一个都值得展开聊聊。而试图将其归类后,本质上就是两个维度:走适合自己的路,造用户需要的车。


01走适合自己的路

“大家可能不知道,C11当年差点夭折。”


“零跑首款车S01销量不佳、T03在同步开发,叠加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低潮的到来,公司钱不够了,那时是真不够了。大家最终理性决策下,将C11的进度放缓了。”


“虽然日子很难,但我也想清楚了两件事,第一C11是有市场的,必须做越级有竞争力的产品,第二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渡过这个行业的寒冬,一定会有未来。”



平心而论,有关C11,朱江明分享的第一个小故事,就非常扣人心弦。从当初的信心满满,到突然碍于不可抗力遭遇至暗时刻,再到公司自上而下齐心协力成功爬出泥潭,点点滴滴都令人感受到动容。


也恰恰因为想清楚了方向,零跑团队夜以继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有了2020年广州车展上C11和大家的第一次见面,才有了昨晚上市后引发大家热议的全新C11。


当然,找准自己的定位也很重要。


造车,最忌讳的就是好高骛远。与其它很多新势力造车的蒙眼狂奔相比,零跑一直显得非常踏实、务实与审时度势。C11之所以成功,除了产品力够强,切入的细分市场同样非常精准。


而另一个小故事,朱江明分享了这款中型SUV的当初刚刚的首月订单,仅仅只有3,388辆,不及最近爆火小米YU7的百分之一。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C11车型21年月销千辆,22年月销4千辆,23年月销7千辆,24年10月月销过万。大家如果回顾一下2021年上市的新能源产品,到今天还能持续热销、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除了特斯拉的Model Y,就是C11了。”



随即,他还分享道:“我们的产品有个特点,没有哪一款是一上市就爆火的网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月进步一点,靠的是用户真实体验的积累,口碑越来越好,产品也越做越经典。”


是呀,零跑打的每一仗,都像是一场长期主义的胜利。


从当初的C11,到后续的C16、C10,包括大卖的B10,酒香不怕巷子深,纷纷慢慢散发出惊人的能量。


作为见证者,除了非常认可这些车型的产品力,更钦佩的是这家新势力造车的战略定力。记得在多年前,当不少品牌都在盲目冲高、蒙眼狂奔的时候,某次专访中朱江明便说零跑就是要做车圈优衣库,要做老百姓都卖得起的智能电动车。


兜兜转转,此刻你会清晰的发现,今天文章的主角一直在遵循着该目标不断深耕与开拓。最终,走了一条非常适合自己的路。


或许,会有读者觉得这是误打误撞,但我更认为是零跑凭借敏锐的嗅觉与精准的预判,在一片红海的中国车市中,找到了稀缺的生存空间,并迅速建立起坚固的护城河。


难道,拿下2025年半程新势力造车销冠,还不具备说服力?


02造用户需要的车

其实,上一段提及的两个小故事,出现在朱江明发布会演讲的头与尾。而中间穿插的三个有关C11的小故事,试图表达的核心同样十分有趣:造用户需要的车。


如果说“走适合自己的路”为零跑打下了坚实的地基,那么该部分才是它能够盖起摩天大楼的关键。



“下定决心要把这辆车救回来之后,我们又花了非常多的心思来打磨C11。”


“我们为每一个物品找到了它最应该存在的位置。比如纸巾盒,比如雨伞,比如在中央扶手箱底部设计了暗格,比如车辆专属的手机支架,甚至我们为蓝牙耳机,都设计了专用存放区。”


上月末发布的小米YU7,不少人都在为那辆车上的许多小巧思拍手叫好,认为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户思维。但其实在2021年便已入场的C11身上,也能发现同样的特质。


只不过,由于声量较弱,没有被发现罢了。但即便如此,零跑在打磨每一辆新车时,依旧站在用户的角度精雕细琢。譬如,全新C11,你会感受到这家新势力造车又精进了。


顺势,引出的又一个小故事,则是其对于技术的狂热追求。


今年,以蔚来、小鹏为首的自研智驾芯片如火如荼。可大家或许不太了解,早在2020年11月,零跑自研的车规级智驾芯片——凌芯01便成功流片,综合性能超越了彼时主流的Mobileye Q4。


对此,朱江明十分骄傲,也解释了为何不继续投入的原因。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智驾芯片量产的车企,首次在C11上使用,累计搭载超过30万片。但其实芯片是需要极大的规模支撑的,车企研发新品是算不过来经济帐的,当初研发凌芯01是因为当初市面上没有可用的智驾芯片。”


当然,智驾芯片只是零跑这些年来坚持全域自研的一个缩影。


再次聚焦全新C11,仔细了解后得知,它采用了零跑当前实力最强的LEAP3.5技术架构,从底盘到总布置、从外观到内饰、从三电到智能化,整车48%物理部件实现升级。



而零跑对于技术的狂热追求,目前已经开花结果,进入到收获期。并且十分令人欣慰的是,零跑的全域自研,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车主受益,绝非单纯的秀肌肉与自嗨。


至于最后一个小故事,同样与用户有关。


比较了解零跑的读者可能知道,21年C11预售之后,这家新势力造车组织了一场共创,最终决定新增了一款棕色的内饰颜色。


而到了全新C11,更是把这个共创选出“棕色”的质感和工艺,包括座舱与座椅做了十分全面的升级。



对此,朱江明由衷表示着感谢:“在共创过程中,用户就是我们最好的产品经理。”还是那句话,“造车,就造用户需要的车。”


在零跑的生意经中,听劝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也正因如此,你会发现这家新势力造车的全系产品,在内外饰设计、三电技术、智能化体验等关键维度,俨然摸索出了一套愈发成熟的打法。一步一个脚印,收获着口碑与认可。


有了全新C11的助力,加之其它同门兄弟的贡献,包括后续更多新车的入场,零跑正朝着全年50万辆的销量目标狂奔。 


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不知听到朱江明分享的五个小故事后,又作何感想?在我看来,本质上就是零跑成功之路的缩影。


走适合自己的路,造用户需要的车,贯彻始终。


而接下来,按照目前的趋势,肯定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今年,零跑也会迎来十周岁的生日,拿下全年新势力造车销冠,将是最有含金量的礼物。


一出好戏,徐徐拉开了帷幕……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820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