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上海车展带来“顶天立地”式的科技盛宴,到半年总结时稳步领跑自主豪华品牌阵营,再到不久前粉丝齐聚长春,共庆红旗品牌200万辆里程碑达成。2025年的一汽红旗,在忙碌中已经成功了一半。至少在笔者看来,它着实有些“红”。
但为何说仅仅是一半而已?除了时间上刚过半,加之参考其年度销量目标50万辆,还有差不多一半的距离(上半年一汽红旗累销22.5万辆)。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目前正当红的红旗,却依然处于转型期。它既需要鼓励和肯定,同时也需要对其保持客观理性。因为越是当红,越容易迷失自己,人是如此,品牌亦如此。
红旗,为什么这么“红”?
相信一定也有人会质疑,今年1-6月累销22.5万辆的成绩,放在国内车市里,好像并没有那么地闪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红旗还因为错失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利期,而导致其增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强劲。
但作为中国不折不扣的第一汽车品牌,红旗品牌不仅诠释了自主豪华品牌该有的样子,而且从其销量进阶来看,更是一步步地在实现跃迁。
从2023年站上35万辆台阶,到2024年迈过40万辆的门槛,再到今年的50万辆年销预期。红旗的“红”,并不是一下子铸就,而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勾勒出来的“红”。类似这样“渐变的红”,似乎更加让人有所感触。
而这一切,或者说最重要的原因,得益于红旗品牌2013年初的那次战略发布。彼时,红旗品牌制定并发布了“All in新能源战略”。而那一次的转型战略发布,后来被视作为红旗品牌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红旗品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纵观这两年半的时间,红旗品牌的转型并非只是产品的电动化。而是从品牌到产品,再到技术等多维度的体系重构。它不仅仅是在探讨销量的增长极,也是在思考新能源时代里,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力。
品牌层面,红旗的“红”得益于明确的序列划分和品牌内涵的裂变。随着金葵花子品牌与天工家族、H家族两大产品序列的明确,红旗品牌实现了其对当下主流汽车市场里的多维覆盖。
超高端市场,有金葵花系列四大国宾车队作为核心;天工家族则主打智能科技与年轻化设计,覆盖15万-30万元主流细分市场;加之H家族序列的补充和完善。这也使得红旗品牌,不仅保留了“东方奢品”的稀缺性,也有了更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能性。
产品层面,红旗的“红”则主要得益于产品矩阵的日趋完善。红旗品牌目前已经构建起了覆盖燃油、纯电、插混、增程的完整车型谱系,且在售车型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8款,实力领跑自主豪华品牌阵营。
同时,红旗的“红”不再只是“遥不可及”的红,而是通过国车和国民车的共进,成为了“人人皆可得”,“人人有所期”的红。
这主要是红旗品牌强大的技术底座支撑所导致。纯电车型方面,我们以天工家族的新成员红旗天工06为例,该车基于红旗“天工”纯电平台和“九章”智能平台打造,其搭载了司南500标准版配备行业首发量产惯导三目视觉系统和灵犀座舱。而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则突破了全场景建图定位技术,实现无缝稳定连接、丝滑无断点的导航功能。
而在混动车型逐渐从“过渡”到“主角”的蜕变过程中,红旗品牌也没闲着,在混动市场也开始了全面发力。类似基于全新鸿鹄平台打造的超级混动红旗H5 PHEV,满油满电可实现1600km的超强综合续航。
产品的切实落地,离不开红旗品牌在核心技术方面的苦功和投入。据了解,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红旗将年营收的8%-10%持续投入研发,远超行业平均5%的水平。其研发资金重点聚焦全固态电池、车规级芯片和智能驾驶系统三大领域。
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红旗投入超50亿元建立专项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攻克固态电解质材料、界面稳定性等难题,实现66Ah电芯量产验证,能量密度较主流三元锂电池提升30%,并通过枪击、针刺等极端安全测试;
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红旗斥资30亿元启动“红芯工程”,联合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企业,突破5纳米制程工艺;而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领域,红旗投资20亿元构建了司南智驾技术体系。正因如此,红旗品牌两年内累计突破1000余项核心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
红旗,为什么这么红?我想,这既是品牌战略转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所开出的花;也是红旗品牌多年来持续不断投入所结的果。
天工“筑境”,红旗“破局”
如果说前文所述,大多可在公开资料中查询可见,亦或是有人已经给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分析。而笔者在此基础上,似乎还多了一层更深的感悟。感悟,则来自我们在红旗品牌终端4S店里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上图系马拉车市在一个日常的工作日,一个随意的时间点,抓拍于某红旗品牌4S店。看着店中的人气和热闹景象,我们对于“国民车”这三个字仿佛又有了更深的认知。
而据我们沟通了解后发现,红旗品牌之所以能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红旗车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天工家族”。
“我是在认认真真对比了天工06和特斯拉Model Y之后,才下定决心选择红旗的。”一位前来提车的天工06车主刘先生如是告知笔者,而在智能化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售价不到18万元的天工06彻底打动了他。
在这位车主看来,包括天工06搭载的司南智驾系统支持城市领航辅助,7纳米双核芯片实现“可见即可说”的语音交互,以及超级四驱系统毫秒级的响应速度等待产品实力,大多出现在30万及以上车型当中。事实上,天工06的售价仅为特斯拉Model Y的三分之二。
“我之前有辆红旗H5,最近红旗推出新的购车福利,红旗老车主置换有3万5千元的置换补贴,如果购买天工产品,还多赠送价值1000元积分,我觉得很划算。”准车主李女士则是借着此次红旗品牌粉丝嘉年华新发布的宠粉福利,决定前来换购新车型。
还有一类车主,选择红旗的原因在于该品牌已经将“安全、可靠”的价值标签渐渐深入人心。
据我们了解,依托天工纯电平台与九章智能平台,红旗品牌已构建起涵盖主被动安全、电池安全、电磁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以及信息安全六大维度的整车安全体系。
当下,All in新能源的红旗品牌,不仅面临着车市内卷、价格战持续加码以及新车过度等多重难题,但凭借着转型战略的持续推进,伴随着红旗品牌的诸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车型上落地,特别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天工家族产品越来越完善,本就当红的红旗,有望率先破局。
当然,对于红旗品牌而言,挑战也不小。
例如,如何避免本品牌之间的产品价格重复交叉,如何在与竞品竞争过程中尽可能地放大和让更多人知晓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同时还得让部分人扭转其认为红旗只能做国车,而无法成为国民车的固有观念等等问题需要解决。
这也是为何我们在开篇就提及,目前当红的红旗,只能说是成功了一半,上述的待解难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红旗品牌的更多努力,才能找到突破口,助力红旗品牌实现更高频且向上的持续跃迁。
7月16日,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上合之路・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在西安发车启程。比亚迪作为本次活动的官方指定用车品牌,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多款新能源车型组成全矩阵跨国护航车队,为全媒体采访团提供全程出行保障。
在实验室里熬夜啃三明治的某个深夜,当同事指着屏幕上猛士M817的底盘参数惊呼时,我意识到传统越野车的基因链正在断裂重组——东风猛士与华为乾崑的这次握手,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机械灵魂与数字智慧的联姻。当军工级的钢筋铁骨遇见华为ADS 4.0的神经网络,硬派越野市场迎来了自己......
开一年亏一半?谁才是电动时代的“理财神车”?
2.67L油耗!续航达2100Km,预售9.78万的银河A7,矛头直指秦L DM
腾势N9 OTA升级,全能驾控再进化
从提车到上牌全中招!“幽灵4S店”乱象揭秘,水太深注意避坑!
当2025年车市半年考成绩单出炉,中国车市再次上演激烈博弈:比亚迪以碾压姿态登顶,自主品牌集体暴走,而曾经叱咤风云的合资巨头们,却在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集体迷失。这场涉及百万辆级销量的博弈,究竟撕开了哪些行业真相?
拒绝妥协!猛士M817用实力证明智能与野性可以兼得
日前,特斯拉官方发布了两张Model Y L车型官图,并配文“金秋见”。而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是转发该条动态,并表示Model Y L为全场景大六座豪华SUV。作为特斯拉的全新车型,这次瞄准的也是三排六座SUV市场,整体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这恰恰是问界和理想......
比亚迪达成全新里程碑,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申联驰越上汽奥迪隶属于深耕汽车行业25年的河北申联合盛汽车集团,此次2周年庆典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品牌深耕区域市场的新起点。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仰望U7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这次下线的车是旗下高端品牌 “仰望” 的旗舰轿车U7,而车主正是我的温州老乡,巴黎奥运会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真帅啊!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广汽昊铂将会是行业中第一个正式量产固态电池车的新能源企业。
比亚迪全球化再进阶,成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全球合作伙伴!
近日,作为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核心活动,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上合之路·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于西安盛大启程。作为本次活动的官方指定用车,比亚迪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的多款新能源车型将为全媒体采访团护航,以“中国智造”之力赋能丝路文明对话,共绘上合组织......
15万左右预算,零跑C10/深蓝S05/宋Pro/星舰7,选谁更合适?
而最近,一位蔚来车主被取消首任车主的“终身免费换电”和“终身质保”权益,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难道蔚来汽车要砸自己的招牌,还是另有隐情呢?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车主
超越国标。
比亚迪成为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全球汽车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