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业正在上演一出变形记,“搞流量”成为了汽车圈内的头等大事——车企玩起了汽车撞卡车证明汽车够安全、自动驾驶的饼越画越大、连订单数都开始瞎编。车企的营销手段,已然偏离了跑道。
对此,圈外的人都看不下去了。中国广告协会发文呼吁,汽车厂家、经销商和营销机构千万不能忽略法律和道德的基本底线,要给正常的广告和营销传播系上法律和道德的“安全带”,汽车厂商和社会要对无底线的广告和营销传播踩下“刹车板”。
客观而言,如今的汽车营销竞争走向激烈,内卷逐步加剧,由此出现了智能化功能被神化、雇佣水军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等现象。偏离正轨的营销方式,虽然能获得短期流量,但是却让消费者非常反感,伤害的不仅是品牌,也会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如何取舍,不言而喻。
1
智驾营销“反噬”,回归理性
广告协会批判汽车行业无底线广告、营销时,重点提及了智能网联汽车。它举的例子是:片面强调辅助驾驶功能,使人误解辅助驾驶就是自动驾驶;夸大自动驾驶功能,称可以在多种路况下实现自动变速,使用中却存在诸多限制。
用“蒙眼狂奔”来形容近几年国内智驾的发展再合适不过,为了增加营销噱头,各大车企在宣发层面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L2级辅助驾驶被层层包装成可以“放心睡”的高阶智能驾驶;某些品牌将智能化简化为芯片算力与激光雷达数量的数字游戏,忽视实际用户体验和安全。
需要认清的是,即使车企在营销层面将自家的智驾系统吹得天花乱坠,但目前市面上所有智驾系统都是处于L2级智能驾驶辅助阶段,并不等于高级自动驾驶。但由于车企们对智驾能力的过度宣传,导致许多用户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用。直到今年那起悲剧发生——开启智驾的小米SU7撞上施工路段,大家才看起来智驾的真面目。
好在,智驾的虚火终于被相关部门关注。由工信部和公安部牵头,有对智驾营销的夸大宣传进行了一波整治。最近很多车企都不再拿“全场景智驾”“零接管”等花式营销概念打擦边球,多家中外车企在发布自家智能系统时,对智能功能的提及非常谨慎。
2
“营销无底线”愈刮愈烈
其实,鼓吹智驾只是只是车圈营销乱象的冰山一角。
前些日子,理想i8撞击乘龙8吨卡车事件,同样揭露了汽车行业内卷下的变态营销方式。如果任由这种营销方式出现,会不会让不明真相的人们,在路上产生啥车都撞不过我的错觉?实事求是的讲,现在的汽车圈已经刮起了一阵“自嗨”风。个别车企喜欢在发布会场合公然贬低竞争对手,通过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方式,宣称“对手不堪一击,我才是终极选择”。
另外就是一些企业对销量数据进行夸大宣传,例如一款车声称“24小时订单突破好几万”,但现实订单远没有这么多。很多车企做这种上市订单迅速过万的假象,就是给潜在用户,或者还在犹豫期的用户看,给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营造一种“这车真的很受欢迎”的假象。
还有更为突出且普遍的现象是,一些企业通过夸大产品性能、虚构技术参数等手段误导消费者,甚至雇佣网络水军编造虚假评价,恶意攻击竞争对手。类似的“黑公关”事件,近年来在汽车行业时有发生。比如理想MEGA出现类似殡仪车形象的P图就是典型例子。
这种营销无底线现象正在汽车行业迅速蔓延,似乎谁不杜撰故事,拉踩对手,制造假象……好像就卖不出去车辆一样。
3
营销套路满满,受伤的是消费者
汽车行业营销无底线的背后有着深层的诱因。
首先,击穿底线的营销是当下白热化竞争的缩影。随着数不胜数的新能源车型的出现,每款车的产品点却同质化严重,底层的技术也没有太大壁垒。车企们急需一个新的方式来让自己脱颖而出,这就得靠营销事件才能出圈。
正所谓“酒香其实也怕巷子深”,用一个博得眼球的争论性话题博取流量,其本身无可厚非,也符合广告逻辑。但前提是要守住底线,不能用不可证实的方式片面夸大,甚至是全面美化,否则就是“虚假营销”。
另外,头部新势力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流量优势有目共睹,对任何一家车企来说,要说不羡慕这样的情况都是假的。正因为有这种流量和利益诱惑,行业规则的堤坝却不断被冲破。于是乎,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模仿那些所谓流量“优等生”的做法,甚至在营销上变本加厉。
当下的汽车营销策略已经进入了比胆量和比下限的时代。这种营销,已经对消费者的权益构成了严重的损害,并且渐渐侵蚀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信任度。长此以往,行业生态将被严重破坏。而汽车营销回到正轨,是汽车行业走向成熟与可持续的必经之路。
营销的初衷和目的,是让消费者愉快接受汽车产品,如果让消费者对产品及其品牌产生反感,吸引流量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任何一家车企想要持续发展壮大,获得更广大用户的认可,除了要卖好车,更要爱惜自身的羽毛,时刻保持自省,切勿陷入对流量的盲目追逐。
总的来说,通过这一次的静态体验来看,我觉得2026款岚图梦想家在同级车型中,都有着可圈可点的优势存在,说实话,无论是它的空间表现,还是科技配置等方面,这款车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竞争力,据悉,该车也将会在9月份正式上市,那么你认为它的价格会在多少合适?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宝马X3L近期价格大幅跳水,部分车型裸车价已逼近五折。尽管轴距加长至2975mm,后排空间提升,但通过性大幅下降,离地间隙不足,易托底。前脸设计争议较大,被指过于方正,与X1撞脸。内饰虽配备双联屏等科技配置,但用料廉价,储物空间设计不合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力与性......
深化变革,为上汽大众的销量增长助力几何?
国家认证,官方“盖章”,“四高一强”牵引技术够领先。
在预算有限的年轻玩家眼中,“性能车”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澳康达二手车藏龙卧虎,既能满足对速度的渴望,又不必牺牲太多日常实用性。如果你正纠结于如何选择一台兼具个性、实力与性价比的性能车,今天这三台是不错的选择。
第四代逸动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8.79万元-9.99万元,并且在叠加优惠政策以及补贴后,它的限时价格为7.29万元起,第四代逸动的到来,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也进一步提升了该车的市场竞争力,说实话,无论是性价比,还是空间表现等方面,我觉得第四代逸动都是非常出色的,真的,家......
问界全系登陆2025重庆智博会,以领先科技实力彰显智慧出行典范
近日,一辆法拉利488 Pista频繁出现在地库中,其外观设计堪称艺术与工程的完美结合。车身采用低矮流线造型,前脸蜂窝格栅与犀利大灯搭配,攻击性十足。侧面线条流畅,黑色轮毂与赛车条纹凸显运动感。车尾内凹设计与巨大扩散器增强下压力,双排气管隐藏式布局更显独特。大量碳纤维与钛合金材料......
深蓝汽车正式官宣: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总裁
订单33745台、成交金额57.53 亿元,2025成都国际车展落下帷幕
20万元六座SUV怎么选,深蓝S09和银河M9谁的价值感更高?
荣威M7 DMH发布同级唯一AI mCDC底盘,爆单预定!9月17日正式上市
现在年轻人选车,早就不满足“能开就行了”,要帅要能越野,而且还想玩出新花样。奇瑞iCAR V23,还有方程豹钛3,这两台小车看着都挺会玩儿的,但是到底谁能把“玩性价比”拉满呢?
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革持续深化
转眼间已到了金秋九月,回望新势力8月份的市场表现,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曾经高歌猛进的理想汽车,单月销量竟然跌破了3万台,被蔚来、小鹏反超,零跑汽车在造车新势力里面,反而成为了“黑马”,陷入销量瓶颈的广汽埃安并没有好转的迹象。
英仕派就是“本田AMG”的存在。
深蓝S09超长续航超充版上市,23.99万起香不香?
护航国之盛典,东风汽车用实际行动展现央企责任担当
作为目前沃尔沃家族最具代表性的细分车型,Cross Country是广大车迷非常喜欢的。无论是V60 CC还是V90 CC,都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获得一致好评。而这次,他们把CC带到了一台纯电动的SUV上,那么这次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行摄漫记《用镜头讲车》在某知名汽车垂直网站看到的上半年销量榜显示,海外市场中,比亚迪在欧洲的强势表现尤为亮眼。在2025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市场中,比亚迪展现出了卓越的销量表现,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新标杆。从汽车品牌销量看,比亚迪以71,345辆的销量成绩,高居新能源市场中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