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节前的最后一周,斯柯达宣布官降,成为今年汽车行业首个官降品牌。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多家合资车企深陷困局。此次,斯柯达选择官降,不失为一种自救的方式,但其背后的深思熟虑,却远比降价要耐人寻味得多。
一直以来,斯柯达在华表现不温不火。2019年,国内市场销量为28.2万辆,同比减少17.3%。今年前三个月,国内销售为29000辆,同比下滑54.90%。除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之外,斯柯达在品牌力上的小众化也是其在华市场长期表现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次,斯柯达选择重塑价格体系,除了以此来打破大众品牌带来的印象阴影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重振国内市场,突破在华困境。据了解,斯柯达此次官降,平均降幅在1万元以上,最高降价幅度为2.45万元。降价后,斯柯达的价格覆盖,将与韩系、美系等品牌发生重合,而降价后追求“高性价比”新的品牌诉求,与韩系车不谋而合。
卖不上价儿 斯柯达活得有点累
斯柯达,入华多年。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子品牌,斯柯达与大众品牌在生产和技术方面高度共享,这一度成为斯柯达打开中国市场的优势。然而,定位的不清晰,带来价格上的“共享”,在日后却成为了斯柯达最大的“桎梏”。
斯柯达旗下车型与大众品牌在价格上的高度重合,间接导致了近年来斯柯达在销量上的每况愈下。与上汽大众途观L的热销相比,同价位区间的斯柯达柯迪亚克在销量上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而同样的境况也出现在其他车型身上。为了摆脱这种存在已久的尴尬,斯柯达此次官降更像是特意为与大众品牌在价格上划分界限而来。
与刚刚到来的官降相比,近距离品尝销量下滑带来苦涩滋味的终端市场,事实上早已提前“醒悟”。以斯柯达速派为例,官降前的指导价是16.99万起,官降后是15.49万起,降幅1.5万元,但在终端市场,经销商给出的市场价格已经在13万区间,与同平台的帕萨特相比,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同时,柯迪亚克的指导价从18.84万元官降到17.79万元,降幅为1.05万元,但其实目前经销商优惠后已经到15万出头。
显而易见,经销商的“暗降”行为已经将斯柯达拉入了韩系、美系同一梯队,所以官降对于终端销量带来的意义并不大。
追求“高性价比”与韩系车争夺市场
此次官降除了带来价格下调之外,在品牌形象以及定位上,斯柯达也有了新的转变,那就是今后将与全球市场保持一致,以追求“高性价比”为主打,锁定年轻消费群。
去年开始,大众集团已经调整了斯柯达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定位,直接与韩系车展开竞争。反观中国市场,如果说此前终端市场的大幅降价,已经让斯柯达与韩系车成为竞争关系,那么,从官降那一刻开始,斯柯达与韩系车的较量则正式由市场层面上升到全局。
“由于斯柯达主力车型此前大幅降价,我们对他的关注度一直都有,也有认真仔细做过客户分析比对,目前来看官降的影响还是有的,但不明显。不过我们还是在产品培训上做了一些应对措施,但不会在价格上做文章。”上海一家韩系品牌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价格上的重合虽然会产生竞争关系,但正如这位市场负责人说的那样,产品上的各有所长,并不意味着斯柯达降价会对韩系车带来多大影响。而对于正在爬出销量低谷的韩系车,目前也正在加快产品更新速度,不光进一步突出其产品性价比表现,甚至还通过各种举措让购车门槛进一步降低。
眼下,斯柯达放下身段想要通过价格优势去对垒同样追求性价比的韩系车,但在华深耕性价比多年的韩系车早已深入人心,也许从价格上,斯柯达与韩系车的竞争关系会逐渐突出,形成对垒之势,但倘若斯柯达想进一步借韩系车走上康庄大道,还为时尚早。
举棋不定 斯柯达定位仍旧是“硬伤”
在斯柯达官宣降价之时,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鸣镝一直在强调,斯柯达并非走低端路线,而是为了让斯柯达找到真正的竞争对手。
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上,官降后斯柯达的最低售价已到7万区间,这还不算终端市场暗降的部分,而根据公开信息,捷达车型入门价格则在6.58万元。捷达品牌独立后,主攻低端市场,虽然眼下斯柯达与捷达品牌未产生直接竞争关系,但价格上的逐渐接近,斯柯达不走低端路线的愿望已经不攻自破。
一边在大幅降价,一边又不愿意承认转攻低端市场,斯柯达在定位上举棋不定的状态,不论是重塑价格体系,还是走高性价比路线从韩系车口中夺食,定位不清的老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斯柯达在未来仍难有作为。
实际上,在过去十多年中,斯柯达国产之后,品牌定位一直是个挥之不去的话题。从一开始的中高端化、聚焦精英人士,到后期的定位家庭、转战运动,再到现在的“年轻化”,斯柯达一直在摸索,却似乎始终不得要领。
写在最后:
提振中国市场对于斯柯达已是当务之急。不走低端路线,只是大众内部的一厢情愿,眼下痛定思痛迈出以价换量、以价换市,不失为一剂猛药,但终端市场的暗降先行,已经让斯柯达此次的官降效应大打折扣。只能说,官降是为斯柯达接下来的诸多新车计划铺路,价格体系的重塑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多年来斯柯达在定位上的尴尬,降价带来的效应也会逐渐消弭殆尽的。
这是一台从键盘值上来说没短板的运动型轿跑车,领克10 EM-P,双叉臂悬架,5秒破百,标配4驱。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极越终于要开始有所动作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华夏鸿蒙 智启新程 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日产汽车6月销量快报:月度交付53843辆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公布
独立建渠道,意味着利润分配要变,所以鸿蒙智行五界有了调价的空间。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iCAR作为特约合作伙伴,携旗下明星车型iCAR V23惊艳亮相,以硬核实力诠释了“能打”基因。
特斯拉在美败诉:原因为HW3平台车型无法兑现承诺去升级FSD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当去全球化与再全球化交织,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全球秩序、产业格局、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全方位挑战。
文丨张桔 编辑丨林伟萍
35万元以上纯电市场,一个被高估的“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