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活着!”
刚刚被抢救回来的不仅仅是《悬崖上的金鱼姬》,还有悬崖边上的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销量数据预测,4月份中国汽车行业销量有望达到200万辆,环比增长39.8%,同比增长0.9%,这就意味着,在结束第一季度的萧条后,4月,车市或将迎来同比转正。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以及东风汽车等多家车企发布了4月销量数据,已经有超过10家车企在销量上迎来了正向增长。
“4月补库存和消化积压订单带来增量,近期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同时他还分析称,4月车市V型反转主要原因是产销恢复较快,企业产量增长,供给端进一步改善。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车市也正如前期预计那样慢慢出现回暖,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期待已久的“报复性消费”开始了呢?
或许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明白,什么才是“报复性消费”。
报复性消费就是指在某个特殊时期或场合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旦开禁之后放开欲望进行疯狂消费的行为。史上比较著名的“报复性消费”事件就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口红效应”,经济学家发现,那段时间里,车、房等大额消费成为了一种奢望,于是女士们开始转向购买口红一类的化妆品,那时候的美国,工业产值减半,而化妆品销量暴增。
回看疫情下的汽车市场,第一季度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滑情况,但是和汽车销量一同下滑的还有居民收入。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组织的《新冠疫情对恩格尔系数和家庭消费行为的冲击》课题讨论会中有透露,“疫情造成居民对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预期悲观,可能导致整体预防性储蓄上升,家庭资产资金流动性不足,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受到的冲击较大,受上述因素影响2020年家庭预期总消费支出将减少11%。”
疫情结束后,这些家庭是选择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款,答案前而易见。
综合多项数据以及现实情况表明,4月汽车市场的确开始出现复苏景象,但是之前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出现,也很难出现。
威马汽车创始人、CEO沈晖曾经明确提出:“汽车作为大宗商品,低频、客单价高、决策链条长,短期内很难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报复性消费。”
在崔东树看来,4月汽车销量迎来正向增长主要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非简单的报复性消费。
首先是车企自身的各项举措已经得到一定成效。
以最早一批公布销量数据的上汽通用五菱为例,数据显示,今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12.7万辆,同比增长13.5%,整车出口超过5000辆,同比增长102%,为单月销量最高纪录。
这样的成绩并不出人意料,早在今年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就拿出了10亿补贴资金,对个人购车用户的综合补贴最高可以达到11000元,在3月份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就增长了近13倍,4月销量再次突破高值也是情理之中。
而同时实现增长还有上汽集团的合资板块,官方数据显示,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在4月零售销量达11.1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中高端车型在4月的销量占比达到57.7%。
除了经销商端的大力促销外,车企早期的战略部署,也在疫情结束后恢复起促进作用。
例如“二次创业”的长安汽车。有数据显示,今年4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5.9万辆,同比增长32%,集团中的自主品牌板块,同比增长37.5%达到11.9万辆,其中长安品牌旗下有4款车型销量突破一万辆。
又如在2018年开始重新定位品牌高度的一汽红旗,根据其自身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4月,一汽红旗的销量为1.45万辆,再加上本身基数小的原因,同比增幅达到168%,1~4月一汽红旗累计销量为3.95万辆,完成全年总目标20万辆的两成。
除车企自身外,政策的推动也是车市变暖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际上,早在2月中旬的时候,各地政府就开始实施各项政策,来适当的增加汽车好牌配额,3月底,国务院又推出3项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来促进各地汽车消费。崔东树分析称,“前期部分地方政府拟出台车市刺激政策,近期实际落地生效,带来一定的需求释放”。
他认为,部分地区的刺激消费政策时效性较强,刚性购车需求持续释放,都会对第二季度车市带来很好的促进和支撑作用。
但同时他也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控制,这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车企与经销商仍然需要面对不小的压力。
细数近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尽管疫情对汽车销量的影响较大,但汽车行业的下滑并不是从疫情开始的,那也就很难因为疫情结束就结束下滑,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车企、经销商以及政策的扶持。
或许有一天汽车行业可以等来报复性消费,但至少2020年4月还不是这个时机。
这是一台从键盘值上来说没短板的运动型轿跑车,领克10 EM-P,双叉臂悬架,5秒破百,标配4驱。
身为新能源“大魔王”的比亚迪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单月销售38.26万辆,同比增长11.9%。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华为一直说自己不造车,但是中国汽车产业中却处处有华为的影子。不止有像是岚图、阿维塔这样采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独立品牌,华为更是打造了一个包含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的“鸿蒙智行”生态联盟,从设计到销售全都由华为一手包办,和华为自己造车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重磅官宣!比亚迪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达成战略合作
打牢地基再发力,东风本田的转折之战,要比别人来的更快更好?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华夏鸿蒙 智启新程 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
iCAR作为特约合作伙伴,携旗下明星车型iCAR V23惊艳亮相,以硬核实力诠释了“能打”基因。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相比丰田和日产,本田一直以技术先进、追求科技而著称。
《早懂车》获悉,比亚迪日前正式官宣,今年将与足球青训组织“海选未来”继续合作,助力中国足球少年勇敢追梦,一路向前。“海选未来”是前国脚、被誉为“中国太阳”的孙继海创办的,致力于寻找和培养具有潜力的足球少年,为中国足球的未来输送人才。此次合作,是比亚迪在足球发展领域持续深耕,专注中......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大家都没想到,BUG会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