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在网友提问上看到不少关于长安CS75 PLUS以及逸动的车型问题,在同级别的国产轿车和SUV中,长安近两年来确实累积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以及用户基础。除长安外,比亚迪、奇瑞等许多国产品牌也涌现出了不少颇具看点的技术,甚至有像哈弗F7这类走出国门的产品,不可否认国产汽车的发展速度确实像坐上高铁一般。
越来越多优质国产车型的上市,确实大大丰富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很多人觉得国产汽车的水准已经媲美韩国车,追日超德指日可待。但真正将眼光放在世界汽车市场,或许只是因为我们“身在此山中”。
说到国内的汽车技术,最具话题性的自然是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蓝鲸动力”。
蓝鲸NE动力平台是国产品牌首个动力模块化平台,能够覆盖1.0-2.0L不同排量的发动机产品,零件通用率达到98%,并且兼容48V轻混、PHEV插电混动。
以逸动PLUS搭载的蓝鲸NE 1.4T发动机为例,首先单看发动机数据,158Ps最大马力,260N·m最大扭矩,同级别中算是比较不错的账面数据;而从技术层面看,350bar高压燃油直喷、可变排量机油泵、双VVT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的应用确实给这款发动机增加了不少看点。而在国内消费者最关心的油耗方面,38%的发动机热效率也给车辆提供了不错的燃油经济性。
在国产车型中,搭载蓝鲸动力的产品绝对称得上是现在选车无法绕开的选择。但在对比一些合资产品时,这套动力也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现有的丰田2.0L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40%,而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SkyActiv-X压燃发动机,理论上最大热效率达到43%。
而除蓝鲸动力外,奇瑞的1.6T发动机、广汽的2.0T发动机以及一汽的2.0T发动机,都是近年来非常具有看点的产品,不可否认,国产车企在发动机领域确实做出了点成绩。但看到变速箱和底盘方面,我们还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自主研发产品,像是爱信、通用的变速箱依旧是国产车型比较青睐的产品。
即便国产汽车的发展速度飞快,但笔者认为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产品只是第一阶段。真正达到超越合资,需要的不是创新,而是革新,是足以改变整个汽车市场玩法的技术,例如...
多点电喷-缸内直喷
电喷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化油器油耗经济性和排放性较差的问题。汽油经油泵加压后通过喷油器正压喷出,并且对比化油器提升了供油的精准性。
但缸内直喷技术的出现以及普及,电喷技术也渐渐成为历史,汽油在缸内直喷,与空气接触雾化,避免了管道的干扰,而缸内直喷对比多点电喷为车辆带来了更强的动力,更迅速的响应以及更经济的油耗表现。从三菱的4G93发动机,到日产和丰田的“NEO-Di”以及“D4”直喷技术。这,就叫革新。
传统燃油-油电混合
随着现如今消费者购车越来越务实,仅靠传统内燃机技术创新降低油耗效果是有限的,而在省油方面玩的最透的就是日系车企吗,加上地方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高,因此诞生了丰田THS-II、本田i-MMD混合动力系统。
以现款雅阁为例,混动版车型上搭载了一台2.0L搭配E-CVT以及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在大概80km/h以下速度,发动机发电并将电供给驱动电机,而达到降低油耗的作用;当需要更高动力输出时,发动机再直接驱动车辆,减少能量转化之间的损失。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既降低了车辆油耗,还提升了车辆的动力水准。这,也叫革新。
让我们再看回长安的蓝鲸动力,虽然有着出色的发动机热效率,以及为车辆提供不错的动力数据,但笔者认为这属于在现有基础上做出创新,站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出提升,而非一项革新。现在的国产品牌大多还没有那么强的研发实力。
不可否认,德国有采埃孚,日本有爱信,韩国也有摩比斯,这些成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车辆提供了成熟且稳定的零部件。但在零部件供应方面,国内也并不差,宁德时代在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也算是在国际上颇具水准,今年下半年也将与特斯拉牵手成为国内特斯拉车型的电池供应商;斑马网络技术目前也与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强强联手,斑马智行3.0系统,绝对称得上是国内车机系统领域的领跑者。
那么国产汽车到底缺什么?笔者认为有两方面,一是时间,二是研发实力。
国产汽车发展时间对比合资品牌要短的多,而汽车的研发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积累大量用户反馈数据,实测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才好对产品做进一步优化提升,而这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积累。除此之外,品牌在市场上的口碑发酵,以及用户积累,同样需要时间。
国产汽车喜欢在配置和空间水准上下功夫,可是从汽车研发的角度来看,这两项几乎是不太占据成本的方面,而真正占研发成本大头的,是在汽车三大件等核心技术上。现在的国产汽车品牌正在经历一个洗牌期,长安、长城、比亚迪这些具有成熟研发环境和研发实力的最终会留在市场,并走出国门,而缺乏研发实力的品牌最后只会遭到淘汰。
一个地区的汽车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约束和支持。以中国市场为例,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更严格的排放法规实行,加上新能源车型的补贴,以及日渐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都在慢慢引导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
国内在新能源领域做出成绩的,自然要数比亚迪,而比亚迪早前发布的“刀片电池”,或许将成为国产汽车的突破口之一。采用磷酸铁锂材料打造的刀片电池,具有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不释氧的优点,安全性高于传统三元锂电池,毕竟三元锂电池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化学性质不稳定,早前电动车起火的事故想必大家都看过不少。而除了安全性外,刀片电池的另一特点就是空间利用率高,传统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较低,电芯空间的利用率为40%,而刀片电池包中100个刀片电池固定在电池包两端的边框上,依次排列铺放,空间利用率达到60%,最直接影响的便是车辆续航里程。可见续航和安全性的提升将会是刀片电池的最大亮点。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也将会是以中国为主舞台爆发的汽车革命。例如荣威即将公布的MARVEL-R,就是一款基于斑马网络和5G技术打造可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的产品;小鹏P7后期也将通过OTA实现车辆自动驾驶功能更新。而在大环境方面,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提上日程,计划在2022年通车,支持全线自动驾驶车辆自由行驶,并且会部署无限通信网络以及服务区充电桩,也算是大环境在推动国产汽车的进步。
其实中国市场消费者普遍有着非常高的品牌粘性,对于国产汽车的发展普遍也抱有支持态度,加上政策上的“推波助澜”,国产汽车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如今的水准。近年来国潮的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粉丝,鞋类市场我们有李宁和匹克,化妆品市场我们有花仙子、完美日记,笔者希望,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有一个走出世界并且值得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汽车品牌。
7月4日,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B」系统,让汽车在收费站实现了全场景无人值守通行。这可不是简单的抬杆就走,而是从进收费站前500米就开始自动调整车速,到闸机前0.5秒精准识别ETC,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得像是老司机在开车。首批装车的腾势Z9GT在深圳福田收费站实测时,暴雨夜都能以±5......
贵州榕江泡水车将要流入市场,“全损车”流向缺乏监管问题已显现
今年上半年,各家车企都在试图通过新能源转型、产品矩阵优化及全球化布局,在销量与市场份额上实现突破。作为支撑中国车市“半壁江山”的“自主五强”们状况如何?借各家纷纷公布半年销量公布之际,我们一探究竟。
或许是南北奥迪唯一一次正面交锋。
广汽冯兴亚拜访任正非,释放了三个信号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中国智造闪耀拉美
广汽传祺6月销量: 背水一战,最忌心浮气躁
又一“造车新势力”诞生!首车为高端新能源SUV,存活率有几何?
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将于2025年7月12日至21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中国智造闪耀巴西,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正如苏超用最接地气的姿态重构了足球运动的魅力,212越野车也以专业技术与亲民价格打破行业壁垒,即时精准的为越野爱好者提供了专业且低成本的快乐。当年轻人在“苏超”赛场为家乡摇旗呐喊时,另一群都市探索者正驾驶着212越野车T01驶离喧嚣,在引擎的轰鸣与自然的怀抱中寻找释放压力的出口,......
特斯拉FSD山寨版仅需几百元 改装乱象与低价背后的安全隐患
文丨克尔・布特罗斯 编辑丨吴海珊
我最为小米汽车/雷军叫好的一点,是它/他强大的自信和冒险精神。
进入高温后的夏日行车必备:盘点现代车辆的防晒黑科技
比亚迪汽车
7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对外发布销量数据,6月单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
官降2.87万,轩逸经典再改款,减配备胎,售7.99万元
比亚迪为什么会在巴西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广汽传祺6月销量稳增,保值率榜首印证用户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