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乘联会发布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产销数据。令人欣慰的是,国内车市7月呈现出了淡季不淡的态势。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9.7万辆,同比去年7月增长7.7%,实现了自2018年5月以来的最强正增长。
由于疫情的侵袭,2020年之于车市而言,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但随着国家层面的统筹防疫和经济发展政策显效发力,我国车市显然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后疫情时代,车企纷纷发力,使得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速的“V型”反转走势日益清晰。
然而在整体大环境回暖的当下,也并非每一家车企都已强势复苏。即便是在销量普遍上涨的主旋律下,依然也有不一样的风景。
“众人皆醒我独醉”
前十强中仅上汽大众“另类”下跌
据乘联会公布的厂商排名统计显示,7月综合销量前十的车企基本都取得了同比上涨的成绩,可唯独上汽大众表现得异常“另类”。7月,上汽大众销量同比下跌5.5%,成为了前十强中唯一销量同比下降的车企。
来源:乘联会
当然,如果仅仅是7月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可纵观上汽大众迈入2020年后1-7月的整体表现,也不难发现它是销量前十强中唯一一个每个月都在下滑的车企。
数据来源:乘联会 制表:马拉车市
抛开被疫情影响的第一季度不谈,即便是从众车企普遍开始发力的四月开始算起,上汽大众也一直无法摆脱销量同比下跌的命运。尽管跌幅程度有所收窄,但相较于其他同比上涨的车企,上汽大众的表现着实无法让人满意。一副“众人皆醒我独醉”的画面,清晰可见。
丢掉2019年度销冠的上汽大众
与一汽-大众的差距越拉越大
如果说2019年的网络热词“我太南了”用在2019年的上汽大众身上颇为合适,那么2020年,上汽大众用实际表现证明它依然很“南”。
其实仅看销量数据,似乎也看得过去。但因为地位使然,让人无法对其不报以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从2015年底“上海大众”更名为“上汽大众”开始,国内车市的年度销冠连续四年都未旁落,被上汽大众牢牢握在手里。到了2017年底,上汽大众更是以领先一汽-大众10万辆的成绩,再度问鼎车企年度销冠。
彼时,南北大众的地位天秤显然是向上汽大众倾斜的。
然而自从2018年底开始,虽然上汽大众依旧蝉联当年的年度销冠,但其领先优势已经明显大幅缩水,与第二名一汽-大众的差距已不足3万辆。
迈入2019年,上汽大众则彻底被一汽-大众赶超。到了2019年底,已然实现年度四连冠的上汽大众被一汽-大众取而代之,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年度销量差距已经突破了10万辆。
2019年,一汽-大众以2,071,888辆收官,而上汽大众仅收获了1,968,077辆的成绩。
2020年1-7月,这一差距更是被越拉越大。虽然今年还剩五个月的时间,但若不出意外一汽-大众卫冕今年年度车企销冠,几乎是没有太大悬念的事情。
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局面,除了一汽-大众表现得更加优秀,更重要的是上汽大众自己出了问题。
“南大众”,究竟【南】在哪儿?
多年的耕耘和竞争发展,使得南北大众成为了国内车市销量榜上常年雷打不动的前两名。无论是前几年的上汽大众牢牢霸占榜首,还是从2019年开始一汽-大众强势登顶并拉开差距。其实对于大众汽车而言,不过是两家轮流坐庄而已,对它来说都是喜报。
可为何一汽-大众能够从2019年开始正式完成翻盘,而上汽大众却呈现出另一种光景,南大众,究竟“南”在哪里?
“南”题一:上汽大众的产品优势已不再明显。
依据早年的定位,明显是上海(汽)大众的产品更为贴合中国市场,更符合国人的口味。
但随着一汽-大众的改变,其产品并没有一味追求德系原汁原味,而是有了改良,这一点从其近年来推出的车型便可见端倪。无论是新宝来、新速腾、新迈腾,都愈发符合国人的审美和实际需求。
真正打破原有天秤的,应该是一汽-大众开始入局SUV市场,其接连推出的三款SUV车型,不仅弥补了之前一汽-大众在SUV领域的短板,而且随着其SUV车型不断释能,更为一汽-大众带来了可观的销量提升。
“南”题二:上汽大众自身的麻烦始终不断。
回望2019年,上汽大众可不止丢了销冠那么简单。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上汽大众的消息时常回响在我们的耳边,当然以“负面消息”居多。
无论是多家媒体报道的上汽大众减产降薪使得员工颇为不满,还是其“鼓励”员工去开网约车。后经上汽大众回应,是对下属企业员工招募志愿者,这种招募完全是自愿行为。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企业的艰难现状。
2019年底,斯柯达涉嫌“指导”经销商卖“泡水车”一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一度将其推至风口浪尖。本就有些“拖后腿”成分的斯柯达对于上汽大众而言,几乎没有起到太多的正向助力。
紧接着,中保研又向上汽大众开了一“枪”。众所周知的“帕萨特25%偏置碰撞测试”事件,不仅将上汽大众的销量担当帕萨特推至谷底(至今都没缓过劲儿来),同时也连带着上汽大众的其他车型难免受到波及。
就在一汽-大众迈开步子往前狂奔的时候,上汽大众则是在不停的面对并需要花大力气处理各种“麻烦”。此消彼长之下,差距越来越大也并非没有道理可循。
当然,难题摆在面前除了积极应对,上汽大众也在求变。目前,上汽大众方面已经加快电动化转型及新产品投放等,而“拖后腿”的斯柯达也开始向年轻化品牌形象转变。
与此同时,传了N年的“上汽奥迪”或许也能成为上汽大众今后的一大助力,但至少今年来看应该收效甚微。
综合效果如何,还得看疗效。最实际的检验方式,自然是后续上汽大众的销量情况呈现。我们无法预估随后的几个月,上汽大众是否会强势逆袭,但或许可以确认的是,今年要想拿回年度销冠,可能性已经不大。
马曰:
就在车市回暖迹象明显的当下,上汽大众成为了头部车企中最为“另类”的一家,实则是其内部问题叠加后的爆发和延续。南大众,从去年开始表现出来的“南”,或许还将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实在马拉车市看来,我们并不希望上汽大众就此消沉下去,而是希望它能快速摆脱目前的“困境”,继续与一汽-大众保持竞争关系,从而促进整个车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希望当下“众人皆醒我独醉”的上汽大众,早日“醒”过来,重新承担起我国车企领军者重任,为我国车市持续助力。
奥地利大奖赛迈凯伦赛车展现了绝对优势,双车统治了比赛。由于迈凯伦车队允许自由竞争,本站两位车手缠斗成为焦点,赛场上的双龙会以诺里斯的获胜而结束。
上汽通用汽车东岳白金工厂第650万辆整车下线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等中巴嘉宾共同见证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这也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德系品质+中国智慧”相互赋能,上汽大众将开启下半场的全势能加速。
国产新能源汽车都值得去选择,友商大可不必拦截小米汽车订单
资本层面基本完成闭环搭建,突破300万辆也不是梦。
收购英迪芯微将使得信邦智能在坚守原有业务的同时切入汽车芯片领域。
闻 “汛” 速援,爱暖榕江!骆驼蓄电池驰援贵州抗洪一线
销量快讯: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冲击前二,吉利增速猛,长城持续回暖
还有很多话想说,也还有很多话没说出口。
近日,上汽大众途岳家族再叠新BUFF,在限时一口价7.99万元起+整车终身质保“双王炸”的基础上,再推“3年0息”购车金融政策,分期购车3年内无需支付利息,首付仅需7,990元起,“三管齐下”创途岳家族拥车门槛新低! *详情请洽上汽大众授权经销商
宾利大家都认识,来自英国的豪华汽车品牌。
途虎宣布投入十亿补贴,助力加盟商降本增收,提升竞争力
3年0息、首付7,990元起!途岳家族拥车门槛创新低!
特斯拉6月销量实现双增长,新车型Model Y E80曝光
7月3日消息,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自打亮相起,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就可以说是备受瞩目,日前新车正式开启了预售,共推出了5款车型,预售价26万元起。
2025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
从北京到天津:一汽丰田战略重塑后的2025年
小米YU7的巨大压力下,智界R7依旧能够保持优势,抢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