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华丽转身 中国品牌SUV量变引燃质变
提起中国品牌SUV,低价、低质、低销量,仍然是并不遥远的回忆。
曾几何时,为了开上欧美日韩的合资车型,无数消费者不惜付出2-3倍的价格,以免亲历国产车型的「修车口碑」。
然而时间进入本世纪20年代,中国品牌SUV销量「吊打」合资已经成为常态,即便在同一价位,面对设计出众、配置丰富、空间宽敞的国产SUV,合资品牌一众列强早已力有不逮。
2021年前三季度市场统计显示,1-9月中国品牌SUV销量与市场份额均获大涨,累计销售363.0万辆,同比涨幅20.9%。
其中,本土中端SUV销量达到218.0万辆,同比增长21.9%,在中端市场的占比达到73.6%,份额同比增长了6.4个百分点;本土高端SUV累计销售了35.0万辆,同比大涨69.5%,在高端市场的占比为12.7%,份额同比增长了4.3个百分点。
在这个存量时代的背景下,如果不是凭借过硬的品质,中国品牌是绝对没有机会存活和发展的。
所幸的是,从十几年前开始,品质升级早已成为中国品牌自发的集体默契。坚信厚积薄发、技术迭代带来的量变积累,终将带来孵化、引燃产品实力的质变突破,是被合资品牌踩在脚下的艰苦岁月里,中国品牌唯一不灭的执念。
一款叫做长安欧尚X7 PLUS(参数|询价)的车型,则是这种执念的典型代表。
根据长安欧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长安欧尚累计销量达17.93万辆,同比增长65.3%。其中,长安欧尚X5(参数|询价) 9月销量达12612辆,已经连续10个月月销破万,与欧尚X7(参数|询价)一起成为长安欧尚销量「担当」。更是带动长安欧尚在疫情持续、车市整体下滑的今年,成为逆势增长中的一颗明星。
不仅如此,逆势增长助力顺势上攀。基于品牌明星车型欧尚X7,长安欧尚趁热打造出了品质升级的X7 PLUS,上市当天即收获3475张订单。短短几年时间不断打造「爆款」,是中国品牌SUV正式进入质变时代的特有现象。
长安欧尚此举,无异于在熊熊烈火之中再添一把干柴。
二 良性循环 中国品牌SUV集体进入品质竞争
之所以选择长安欧尚X7 PLUS这款车型来谈,是因为不论从哪方面来看,她都是中国品牌SUV近年来品质竞争的典型产物:设计、质感、层次、氛围,在国际舞台上毫无违和。一言以蔽之,如果遮挡LOGO,任何一位路人都会将她误认为是一款欧美的冷门豪华车型。
外在设计方面,层叠错落而成的双层复式点阵格栅,与分体式LED晶透大灯融为一体;风塑流云车身打造整车姿态稳健紧实,动感中又兼具优雅;19寸航发涡轮式15辐运动轮毂大气动感,与车身侧面的简约风格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而贯穿式光幕尾灯,犹如一字贯穿的霞光划过;车厢内部,拥有2万个超纤皮革打孔的座椅,结合东方专属人体工学,带来怀抱式的体感支撑——这些都是长安欧尚X7 PLUS采用的新自然美学设计。而同样耀眼的元素如果放到合资品牌,价格无疑要攀升到30万元以上还不止。而在同级别当中,你恐怕已经无法买到设计如此考究的合资车型了。
内在性能方面,凭借拥有「中国超强1.5T」的蓝鲸新一代NE1.5T 高压直喷发动机和蓝鲸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注入的强劲动力,长安欧尚X7 PLUS高速环道测试中跑出了214 km/h的最高时速,零百加速实测8.23s。与之呼应的是,全车共52处NVH方案,高效「静化」多种振动噪音,也是长安欧尚旗下车型的传统强项。当然,解决合资车型「人车齐吼」的产品痛点,也是中国品牌SUV品质竞争的切入点之一。
三 结果之一 中国品牌SUV面向精致化、高端化悄然蜕变
当然,以往的品牌格局早已不再适用,逐项追求同级别合资竞品对比占优,终将无法满足中国品牌SUV的「向上」需求。只有摆脱盲目对标竞品的思维定势,才有机会促成精致化、高端化的产品蜕变。
为了极端测试激发车辆的极致性能,长安欧尚提出了「0.01的精进」:4000项魔鬼实验、5500米昆仑山高原测试、高速环道极限时速测试达到214km/h,不断丰富中国品牌SUV的「技术库存」。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最为著名的是「超级测试员」活动。新车型量产前夕,长安欧尚邀请数百名媒体和潜在用户进行监督指导,对车型的性能、空间、制造工艺进行体验和「挑刺」,甚至进行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拆车直播,从而搜集用户意见,改良车型。凡此种种,搭载在长安欧尚车型上的每一项配置,都不是他们在办公室、实验室里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结合了海量的用户调研做出的决定。
作为长安欧尚汽车首款PLUS旗舰产品,欧尚X7 PLUS凭借「五大行业领先、五大同级领先、五大行业首创、五大全系标配」一举突破同级产品配置天花板,以「10万元产品,20万元体验」为承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是客户付出成本的两倍,不仅塑造了过硬的产品力,还将共同参与构建整个行业标准,牢牢掌控精致化、高端化竞争话语权。
四 结果之二 中国品牌SUV进入潜力释放期,更新可持续
目光再次切换到合资品牌,不论是车型换代,还是技术迭代,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车款,设计过时、技术陈旧、配置尴尬、性能羞涩,退市停产车型的名单已然越拉越长。不久前,在不少中国品牌因为「缺芯」问题一车难求的档口,合资SUV因库存积压导致「现车充足」反倒成为了难得的卖点。
其实,不论是「流体雕塑」,还是「东瀛宝马」,太多的设计、技术,都一直领跑整个行业,无奈的是,水平不是躺平的资本。
长安欧尚X7 PLUS背靠长安汽车在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家建立起「六国九地」的全球研发体系打造了强大产品力。上游研发遍地开花,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此外,谈到今年中外品牌市场表现,某合资企业负责人称:「由于跨国公司是全球采购,合资公司中外双方股东意见不一,导致审批流程长,错失市场机遇;相反,中国品牌企业决策灵活,因而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结语
不得不说,中国品牌已经找准了一条独特的路线,潜力可预期,进步可持续。以长安欧尚X7 PLUS为代表的中国品牌SUV紧紧抓住了SUV市场爆发的机遇,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换代,全面超越合资品牌的未来趋势几成定局。海外淘汰的老旧平台SUV贴上合资车标,就能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12月3日,奇瑞汽车广州华菱4S店授权经销商开业盛典在美丽的广州后花园花都奇瑞广州华菱店隆重启幕。这是奇瑞汽车在广州地区和华南市场的重要布局。开业仪式上,奇瑞汽车华南大区领导、奇瑞
作为一款越野车里的王者,其硬派的设计风格,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无数车主的称赞。但是如今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以燃油车为基础的牧马人也感受到了来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压力。据悉,全新一款牧
经过一番对比下来,我觉得这两款车无论是在外观、内饰、还是配置等方面,都各有各的特点存在,但是从科技配置和空间方面来说,北京汽车新魔方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这种10万级主流的家用SUV市场中,北京汽车新魔方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人生当中的第一辆车,我想,我这位新同事自然也不会错过......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领域的强势崛起势,老牌合资车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曾经躺着挣钱的日子基本上是结束了,甚至头部合资车企的主力车型,也要靠降价促销了。日系车阵营的市场轨迹
希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用这句话来形容目前的江淮汽车并不为过,在经过瑞风S3、江淮同悦等带来的美好后,如今只剩下一地鸡毛的江淮乘用车,早已是风光不再有,一次次的努力带来的结果就是铩
日前,我们捕获了一组疑似换代AION S的路试谍照图,新车整体轮廓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但前/后大灯组的设计有着明显的改动,回旋镖式造型设计更加突出,尾灯也改用了类似的设计。新车还是
极越全系官降30,000果然极越01还是降价了,全系降价3万。从10月27日正式上市到11月30日晚间发布全系降价权益,一个月时间内,这款在吉利和百度簇拥之下的机器人品牌还是迎来了
撰文/ 侯旭光(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电子电气架构总师)编辑/ 张 南在智能网联为主新时代,电子电气架构被频频提及,被誉为智能汽车的基石。来自广汽集团的侯旭光正是该领域的专家。作为
本以为方程豹豹5的油耗事件会告一段落,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正感觉这件事是没完没了了,最后可能就是一个多方共输的结局。当然至于违不违法这件事就交给官方去处理了,咱们网友就当个吃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是吓一跳。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单月销量能够突破30万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比亚迪就是成功的代表之一。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比亚迪又一次实现了单月销量超过30万台
越到年底,各家车企为了冲量又有开启新一轮价格战的趋势。随着比亚迪官宣全系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也标志着年终冲刺的大幕正式拉开。当然有些车主觉得光是车企的补贴不够,别着急,各地政府
各位都看到各家车企公布的11月份的成绩了吧,不管以前卖的好不好的车企十一月份都是创下了新高,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魔法,毕竟上个月还没多少人买呢,这个月突然间销量就暴涨,任谁都得有疑问
撰文/孟 为编辑/ 张 南2023年已近尾声,除了年末各家车企正在上演的促销大战,销量争夺,我们更希望从这一年中国市场上上市的那些新车中发掘一些有关汽车产品未来或者汽车新物种的趋势
“技术日产”又发力了,东风日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全面推进新能源转型技术进阶再启航,东风日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各大车企争相攻克的领域,锂电池
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上,年轻人已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在选车用车上,一方面考虑城市工作代步,另一方面则会开车在闲暇时间出门旅行,因此轻越野车型成为他们的关注焦点,集“可城可野”于一身的捷
蔚来前脚刚和长安以及吉利签约换电战略协议,后脚华为余承东就表示,将在明年建设超过10万个一秒充一公里的全液冷超充桩,换电、快充谁才是未来发展方向
每年年底,车市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优惠促销情况。而这次则是由比亚迪开启,作为目前车市的高光明星,巨头车企,比亚迪全年的表现几乎都是高光级别,而且旗下产品也基本上是多点开花,按理说并没有
之前TOP君就关注到有些中国车企出现抹黑同行的拖后腿行为,没想到比亚迪高层也忍不住了,发出500万悬赏打击恶意抹黑行为。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平台上总结了不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