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老车部落格 1.7万浏览 2021-11-22 IP属地: 未知

大众Karmann Ghia集合了当年多个著名品牌的顶尖技术而成,皆因此车采用大众甲壳虫Type 1的底盘与机械部件,加上Ghia设计师Luigi Segre的手笔,及汽车制造厂Karmann的定制车身,令此车成为当年大众品牌中独一无二的型号,有耐用可靠的底盘与机件,又有Ghia流丽俊朗的外形,加上Karmann的精工的车身制作,一推出市场就赢来不少掌声。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Karmann Ghia在厂内的编号是Type14。在1961年,厂方推出改良版Type 34,是以甲壳虫Type 3作为基础,外形加入较多线条的方角设计。说回Type 14,其生产期是从1955年至1974年,在这19年里,超过45万辆Karmann Ghia驶出生产线,尤其是美国,十分畅销。在1957年更推出敞篷版本,也十分受欢迎,敞篷版在45万辆的总销售量当中,大约占8万辆之多。所有引擎、变速箱及底盘都在大众狼堡车厂生产,再运到Karmann厂进行车身的制作及做最后的组装。1962至1972年Karmann在巴西也生产约41,000辆双门轿跑车及177辆敞篷版。此车被包括美国及欧洲的汽车传媒选为最佳外形设计型号;甚至连设计工业方面的权威也将Karmann Ghia选为设计最美的产品。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1950年代的大众,以生产经济型家用车为主,例如甲壳虫。因为战后欧洲各国及美国等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豪华汽车的需求日增,当年大众的高层洞察到这个转变,希望在车系中加入一款主销豪华及时尚有格调的型号。最后与Karmann达成协议,生产有关的型号。Karmann得到这个任务之后,就将新车设计的重任交到Ghia身上。由于Karmann Ghia的外形设计相当独特,加上是全人手制造,所以令此车的生产成本不低。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Type 14 Karmann Ghia于1953年的巴黎车展中,以设计时尚有型的概念车身份在车展中崭露头角,反应异常热烈。1955年8月,Karmann Ghia的原型车展示在大众管理层面前,管理层对于原型车的设计,无论车身、车厢或布局等一切都感到十分满意,随即决定此车的生产。量产版的推出也带来相当好的反应,订单数目远远超于厂方的估计,推出第一年就售出了超过10,000辆,成绩令人鼓舞。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Type 14定位为一款实用而充满时尚气息的四座轿跑车,而非纯种跑车。所以开过此车的人都知道,此车虽然外表十分流线型,车头前卫得像太空船,车尾又充满肌肉感。其实此车的底盘与动力方面,与甲壳虫同出一辙,底盘方面轮距有所加宽,悬挂经过厂方有的调校,加上防倾杆,改用较运动化的弹簧及避震,车身低矮了不少,令操控有所改良。至于引擎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就连引擎排量都是跟随甲壳虫在之后的年代而增加。即最初的1.2升,之后增加至1.3升、1.5升及1.6升。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此车拥有流线的外形,车厢也有统一的设计。与甲壳虫相比,车厢经过重新调整,而且拥有更运动化的设计,坐垫更厚,用料也更高级,做工也不是甲壳虫能同日而语的。

车身比甲壳虫低矮而宽,虽然头顶空间不及甲壳虫,但却拥有较佳的车身稳定性,操控也有所提升,风阻方面也得到改善。因为此车良好的空气动力设计,虽然马力不是很高,但在高速公路巡航时也能做到128km/h的极速,在六、七十代时速限制不高的公路上驰骋绰绰有余。

最靓大众 1973款大众Karmann Ghia


1957年8月,敞篷版正式推出市场。此车的软篷是全手动操作的,操作时并不困难,只要将两边A柱的扣打开,便可以将软篷打开,折合在后座后方。打开软篷后,软篷外露于车尾与后座之间,就好像为车子加了一只小尾翼似的。此车的软篷除了操控容易、轻之外,尾窗竟然是玻璃制成,与当年不少同级敞篷车均设塑料尾窗相比,不但能提升后方视野的清晰度,而且更能提升此车的格调及豪华感。

 
相关推荐
老车部落格 1.3万粉丝    1519作品 关注 品味汽车文化,解读汽车历史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