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压燃汽油机到“骨盘”操控,马自达“玄学”升级?

从压燃汽油机到“骨盘”操控,马自达“玄学”升级?

大家车言论 2804浏览 2019-07-23 IP属地: 未知

* 本篇为汽车品牌特约内容

马自达是很特别的,它喜欢把试驾活动安排在德国,因为他们的研发中心就在法兰克福,更因为这里有无限速高速公路,让他们的工程师,以及他们请来试车的媒体们,可以将车开到……想多快就多快。

为什么要开快呢?因为这样才能体会到他们的新一代马自达3在整车静音、发动机响应性、变速箱齿比改进等方面的进步。


作为开发人员,最希望就是你能清楚看到他的劳动成果。所以马自达举办试驾活动的方式,和其它厂商很不同。绝大部分厂商在欧洲、美国搞试驾,都是规划一条风景路线,让你开上几百公里,自己随意体验。通常在试车过后的晚宴上,会安排开发团队和你一边吃饭一边交流。我们也觉得这是相当不错的体验方式。

但我两次来法兰克福参加马自达的试驾,都是“研究探讨会”式的活动安排。在他们研发中心的附近,规划一条大约30-40公里的路线,包含了山路、市区,当然还有一段无限速高速。媒体被分组,先听开发工程师讲解一点基本设计理念,然后工程师给媒体“留作业”——吩咐一些试驾体验时建议要留意关注的点。然后媒体试驾。试驾完了,马上又把媒体凑到一桌,和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提问,再对产品做详细的介绍。


这样的过程,很像一个学习交流活动。当然,因为马自达所研究的课题、拿出来的产品都是业界奇葩一般的存在,所以这样的交流活动,都是学霸级别的,很多工程师给出的技术解决方式、知识点和开发理念、对汽车的思考和观点等,都让我大开眼界,意犹未尽。

以上是背景,下面就说干货。

这回活动我们试驾了两款车:新一代马自达3和全新车型CX-30。后者有保密条款暂时不能透露更多,但在这两款车上,我们重点研究的是马自达两大技术:SKYACTIV-X压燃汽油发动机,以及升级版的“人马一体”驾控理念。

这两点,我都有在视频里和大家分享,主要讲的是实际感受。今天借这篇文字,再点几个核心要点。


一,  关于SKYACTIV-X压燃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是马自达潜心研发十多年的技术结晶。它突破了整个汽车业界对内燃机研发的一些天花板,目的是让发动机燃烧效率更高,使得动力更好、更省油。要实现目标,马自达想到的核心技术手段是在汽油发动机里实现“压燃”。为此,他们应有了一系列的技术——包括提高压缩比(16:1)、用火花塞增加缸内压力(作用并不是燃烧汽油)、用机械增压提高进气压力,等等,才让汽油机史无前例地实现了“压燃”。

SKYACTIV-X创新技术之一:用火花塞制造“火焰球”来瞬间增大气缸内压力,使之达到压燃环境

这个技术原理,我在两年前的SKYACTIV-X首发说明会上已经了解过、体验过。当时的感觉就是:马自达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个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某个方面性能的提升,而是涉及到基础理论、基础学科的创新和颠覆。所以我说马自达的研发团队是汽车界的“学霸”,如果有汽车界的诺贝尔奖,SKYACTIV-X发动机绝对实至名归。

马自达认为SKYACTIV-X发动机是汽油机和柴油机优点的融合

时隔两年,我们这回试驾到的SKYACTIV-X发动机,已经是9月份开始全球上市的正式量产版本。说实话,主观感受和两年前试驾的样机没有很大不同,厂方表示,这两年的主要工作在于提高压燃的工作范围、优化油耗和动力输出。在量产化方面,由于SKYACTIV-X发动机主要是基础原理的创新,它并不依赖于某个特别尖端的新部件,所以投产并没有很大的困难。


二,  关于“人马一体”操控理念


马自达的车操控好,过弯极限高,人车交流强,这些都是公认的了。事实上,现款的车型已经如此,马自达在这方面已经是尖子生。

但从新一代马自达3开始,会运用一套全系的车体开发架构,将从更加本质的角度,进一步定义马自达的操控表现。


这个架构的核心,叫做“骨盘水平理论”——马自达研究了人行走时的身体姿态,发现坐骨的骨盘是整个身体最平衡的位置,只要维持骨盘垂直于地面,人就可以自如地感知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动态。运用这个原理,他们以“骨盘”为中心去设计车的动态,先从座椅设计着手——新一代马自达的座椅会确保人的骨盘位置保持垂直,马自达认为,这可以让驾驶者非常自然地感知到车身动态。

然后,他们用对人体骨架的结构研究,运用到整个车体的刚、柔设计上,研究如何让车体在行驶、过弯时具有最合理的扭曲变形。以这个理念,马自达将座椅、车体刚性、悬挂几何、减震阻尼等环节,全部统一成一个整体来开发设计,相比过去各个部分单独开发设计,更能往“同一个目标”去实现“人马一体”的操控感。

和马自达工程师交流真的是让人受益匪浅。除了“人马一体”,我们还交流到一些点,比如新一代马自达3平台为什么舍弃了全独立悬挂,改用了扭力梁悬挂?


马自达底盘开发的负责人首先坦言,用扭力梁确实有降低成本的考虑;同时他也强调,独立悬架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但是从新一代“人马一体”操控理念出发,独立悬挂也有负面的影响——因为先天特性更倾向于保持稳定,独立悬挂对于驾驶者转向动作的响应性、跟随性并不太好,而这种先天特性要完全消除并不容易。

而扭力梁悬挂对转向又更直接的跟随性,但传统弱项是悬挂的横向刚性。马自达通过对扭力梁构造的重新设计,采用变截面的扭力梁,提升了后悬挂的整体刚性,也有更精确的扭曲特性。开发负责人表示:这是“世界最先进的扭力梁”……


上述关于底盘、操控的理论,说实话已经让我有一点“玄学”的感觉。好在,车的好坏还是很容易开出来的。欧洲版马自达3的感受大家还是可以看我的车评,看完之后,我们就一起坐等国产版下半年的到来吧。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大家车言论 33.6万粉丝    4030作品 关注 顶级汽车KOL领衔,生产优质的原创内容,输出有影响力的观点。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