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老妈想下手路虎新极光,我该不该赞成她?

老妈想下手路虎新极光,我该不该赞成她?

MJ车谈 4241浏览 2019-07-30 IP属地: 未知

优点:内外皆美,内饰质感很好。车机、流媒体后视镜非常好用,也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

缺点:空间同级较弱;动力、操控普普通通。变速箱小动作略多,发动机噪声稍稍恼人。

写在前面:新路虎揽胜极光将在7月31日上市,预售价35.9万元起。在内饰上,新极光的进步非常大,设计和用料看齐了家族的高端产品。我没有开过老极光,但是新极光在车身刚性和重量上有明显的进步,车开起来的感觉是轻松的,想必体验要比老款好很多。但我依然倾向于把这部车推荐看重内饰质感,而对驾控要求不高的朋友,因为新极光还称不上驾驶者之车。

炎炎夏日,我来到有山有水的安吉驾全新的路虎揽胜极光。安吉是江浙沪地区一个能够让人非常全面地感受车辆性能的地方——既有铺装精良的公路,也有蜿蜒的山路,还有不少非铺装路面,基本能涵盖江浙沪车主用车的全部场景。

厂家把试驾安排在这里,想必也对产品充满自信。不过此行的我也比往常更为严格,因为我是带着任务的——家中母上听说我要试新极光,告诉我这是她的Dream Car,让我仔细体验后把感受告诉她。也就是说,这有可能会成为自家真金白银换来的车,可含糊不得(虽然之前的试车也没有含糊就是了xD)。

酷似星脉,颜值在线

一打眼,新极光的外观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初代极光应该就是路虎现在这代家族化外观的先驱者,随着星脉、揽胜运动版的推出,新极光也迎来了换代。

相比上一代车型,新极光整体风格没有大变,但是在细节之处,比如隐藏式门把、车灯、格栅等等的进一步优化,让它看起来更洋气、更有整体性。

▲这是星脉,新极光和它像不像?

都说星脉是最美路虎,我看新极光和星脉也忒像,的确非常漂亮。相信大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外观我就不多评价了。

来到内饰,“好多皮”是我的第一印象。一半以上的门板和中控台采用皮质包裹,真皮方向盘手感非常好。这只方向盘的尺寸属于较大的,显得比较豪华,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小方向盘,打起来更快,这一点见仁见智。

▲星脉的中控,可以玩一下找茬

整个中控区域和方向盘,可以说是照搬了星脉的设计。上下双触屏的采用,让中控看起来简洁明了,非常舒服。两块屏幕的显示效果、触感反馈、界面菜单逻辑也都令我满意,好用程度与宝马的iDrive难分上下。

液晶仪表盘的显示效果也非常丰富。单表、双表,全屏地图等等,都可以用方向盘上的按键调节实现。

新极光的流媒体后视镜我要夸赞一下。因为之前我体验过一个自主品牌的流媒体后视镜,亮度不够,车外光线强烈的时候,屏幕上全是反光,看不清楚,导致我觉得这是一个鸡肋配置。但是新极光的流媒体后视镜非常亮,亮度据说是普通笔记本屏幕的三~四倍。我的实际感受,清晰度、亮度都非常好,是真能派上用场。而且如果你看不惯流媒体后视镜可以关掉,它就会变成一个普通的后视镜,非常人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档把从旋钮换回了传统的电子档吧样式,挂挡的时候更自信,不怕进错档了。

最后要阐述一个不太理想的事情,就是新极光的空间没有什么进步。前排两个座位可以调到非常后面,这点对我这样体型较大的人是好消息,但届时后排已经无法正常坐人。当前排坐一个1米8的哥们,并调到他偏向于紧张的位置时,我坐在后排依然不太舒服,膝盖即将顶到,脚掌卡在座位下面动弹不得。

虽然不加长是对操控的献祭,但考虑到购买中型SUV用户群体的需求,在同级竞品争相加长的时代,个人认为这一点是要吃点亏的。

另外,后备箱空间也不是新极光的长处。两个登机箱+3个双肩包,几乎就撑满了。有一段路一车要坐4人+4套行李,后备箱空间就不太够用了。有些遗憾,没有拍下照片,大家可以看空镜感受一下。

最后还有一个令我困惑的点是,极光没有配备车顶的拉手。在越野的时候,这个配置还是比较实用的,不太明白设计师的想法。

驾控轻松舒适,缺点刺激

新极光的车身得到减重和加强,但底盘配置与老款相差不大。由多片离合控制的适时四驱,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适合城市道路和轻度越野的用车场景。可惜的是前后轮胎宽度都从245mm减至235mm,在山路激烈操作的时候,偶有响胎发生。

虽然厂家宣称,新极光的底盘调教重视运动,但我依然觉得其更侧重舒适。过坑洼时,悬挂的过滤挺高级,也没有多余的动作,仿佛蜻蜓点水。但在转一些急弯的时候,缺少一点支撑,加上胎宽的因素,在山路上得不停做出调整,以小心摸索,不超其极限。

总体而言,新极光开起来还是更多温柔,缺一点劈弯的刺激。客观评判,新极光的底盘是优秀的,但不是我的菜。

动力部分搭载的是2.0T发动机配合48V轻混系统,最大提供249马力,365牛·米,配合9AT变速箱,自1300转/分就能爆发最大扭矩,动力储备是绝对达标的。

但不知为何,那么漂亮的数据,在给到地板油时推背感还是不明显。高转区间的加速总给我一种“中空”的感觉。而一拉高转,干涩的引擎声会清晰地传进车厢,作为本田车主,我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不过,表扬一下新极光的风噪、路噪处理就没有问题,车速超过130公里/小时风噪才开始明显。

这套9AT的变速箱,在2~3挡的区间,小动作不少,所以前段的加速,不知道是因为涡轮迟滞还是变速箱不聪明,感觉力量是有的,但并不那么跟脚。

如果你驾驶风格温柔,让变速箱平稳度过前期档位,之后的换挡还是非常平顺的,没有明显的顿挫,你也用不到高转区间,便来到较高车速。再加上偏向舒适的悬挂调教,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推荐重视内饰质感,但对驾控要求不高的朋友选择。

越野小试,新极光绝非花瓶

此次的越野试驾,分为两个部分:“场地道具试驾”和“泥泞山路实战”。

场地试驾的项目有:枕木路,上下陡坡,隧道和涉水。

枕木路无非是考验四驱系统,对现代的四驱SUV来说都不是难事,只要使用越野模式中的自动挡,新极光便轻松搞定。

而上下陡坡则,用到了新极光所搭载的ATRS全体系系统中的两项功能:360度车身影像和ATPC全地形进程控制系统。这座由上下陡坡搭起来的桥,只有左右两条供车轮通过的轨道,中间是空的。通过360度车身影像,我轻松控制车轮精准地对准了两条轨道。开始爬坡,则用到了ATPC系统。

ATPC是什么呢?它有点像一个高级版的巡航系统。就是遇到陡坡的时候,通过中控屏上的开关打开ATPC,再通过方向盘按键设置一个车速,然后你只需要控制刹车和方向,电脑会自动分配扭矩给四个轮子,以你所设定的速度通过坡道。到达坡顶,踩下刹车,关闭ATPC,陡坡缓降会自动开启,同样只需要控制方向,车辆就会缓缓通过。

有了ATPC,可以让驾驶经验较少的用户在通过高难度地形时,少管一个油门(上陡坡时,控制油门开合是一个精细活),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方向上,降低驾驶的难度。

隧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条隧道的地面上喷涂了数字。同样通过中控屏幕里的按键,打开新极光的“透明引擎盖”系统,屏幕便会显示车头下方的影像,地上的数字清晰可见。

而涉水就非常好理解了,全新极光的涉水深度达600毫米。不用冲刺,缓缓开进“游泳池”。长约10米,耗时近半分钟的涉水环节,没有漏水,没有熄火,新极光安全通过。这对近几年频发积水地区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实用的功能。

这些项目,虽然离重度越野还有距离,但也已经超出了大多普通用户会遇到的路况范围,而新极光都顺利完成,也完美证明了其全地形能力不是花瓶而已。

接下来的实战环节就不多赘述了,无非是对在教具上习得技能的一次应用,在ATPC和无死角的车身影像系统辅助下,非常轻松地通过了泥泞的试驾路段,只是没有车顶把手这回事,让乘客在剧烈晃动的车厢中稍有煎熬。

而“透明引擎盖”系统,个人认为它的用处不仅在于越野,城市中一些障碍物较多的小巷、停车位都能成为它的用武之地,再也不用担心停车没停到位、撞到看不见的石墩等情况了。这是我认为新极光上,最为实用的一个配置。

最后,我会不会把新极光推荐给母上?

平心而论,如果是我一定要在豪华品牌中型SUV里选,我应该会选宝马X3。二者的空间、内饰都在相近水平,但驾控方面宝马X3会更精神一些,新极光则更温柔舒适。

不过,我选SUV本身就是假命题,而对于我家母上这样我超个车都会被“批评”的精致女性,拥有高质感内饰,还有“透明引擎盖”这样友好配置的新揽胜极光,无疑是这个价位更适合她的选择。

七夕就要到了,没想好给心仪女神送什么礼物的小伙伴们,要不要考虑来一台新极光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相关推荐
MJ车谈 3万粉丝    2301作品 关注 选车、养车、玩车,我们是认真的。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